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 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 古诗两首
字词积累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江 南 春
杜 牧
作者简介
杜牧(803-
853),字牧之,号
樊川,京兆万年(今 陕西省西安市)人, 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 文家。
文学成就:杜牧在文学创作上有比较进步的见 解,推崇文章应为时而作,不应无病呻吟。他精于 诗、赋及散文,尤以诗的成就最高。他和同时代的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 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 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 高尔基
以看出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
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
可以看出来。
课堂小结
《江南春》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表
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神往,
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春日偶成》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
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
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他
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
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
主要作品:《阿房宫赋》《樊川文集》。
整体感知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细读感悟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丛丛绿树映衬着 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酒旗
到烟雨中尚存的佛寺楼台,想到南朝的统治者都已
烟消云散,生出物是人非的感叹。这是诗人站在历
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 外。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
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 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
一二句写景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具体写了哪些春景?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近午的日光、
长流的河水
三四句抒情: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身处宜人的春色,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
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人们甚至还以为他像少
年人一样偷闲玩耍呢。
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所感染?
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的
奠基者,世称“二程”。
文学成就:他与其弟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 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的诗大都申述理学
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整体感知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近:接近 随:沿着
傍:依傍、靠近。 过:到
对大自然的热爱。
江南春
杜 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程颢 (北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江南春》是
人 是 杜牧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代诗
写的。其中,怀古的 ,源自在迎风飘扬。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和楼台,还有 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千里莺啼绿映红,
首句即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
水村山郭酒旗风。
次句写出了江南独特的人文风貌,水村山郭, 春风和煦,酒旗招展。好一派明丽的江南。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突然转折
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
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
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
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 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程 颢
春 日 偶 成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字泊淳,学者称明道先生,
川:河流
不识:不理解
时人:当时过路的人。
余:我
将谓:要说,还以为
偷闲:忙里抽空
细读感悟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将近正午的时候,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
花丛柳林间穿行,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那时候路人并不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舒畅,还
以为我在偷闲贪玩,学年轻人郊游嬉戏呢?
。
诗句中,“映”的意思是 掩映 , “郭”的意思是 依山而建的城墙 。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 程颢 , 他是 宋 代诗人,题目的意思
是: 春天偶然写成的诗 。其中写景的
是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 。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第4课 古诗两首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春天就是绮丽、烂 漫的。无论是冰雪消融的北国春光,还是烟雨迷蒙
的南国春景,都别有一番韵致。现在,让我们去读
一读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以及宋代诗人程颢
的《春日偶成》,看看他们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重点) 3.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