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测定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6结论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分析与论证】
v2<v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有关推论:
①.同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它的平均速度是随着各段时间或路程的不 同而变化的.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不能用 来计算
③.如果把变速运动分成几段,各段的平均速度都不一定相等
④.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物体实际的速度有时比平 均速度值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值小
例. 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是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n
v v v v n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