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目标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正确读写“周围、补充”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开头,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孩子们玩耍的快乐和童年生活的美好。
2.学习创编童话的方法,能根据提示自主创编童话故事。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和读准多音字“量”。
可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方法,也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狠,大灰狼没有了尖牙,再也凶狠不起来了”。
注意读准多音字“量”,在“商量”中“量”读轻声。
(2)写字:本课的9个会写字,可采用归类法指导写字。
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写好“周、围、句”,比较三包围、全包围、半包围三种结构的字在书写上的异同。
2.朗读教学本课描写的是儿童生活,故事性强,朗读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指导。
通过分角色朗读,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感受孩子们的快乐。
3.理解运用本文是按先概括再具体的方式来布局谋篇的,因此可以从中心句切入,以关键词“快乐”为发散点,以“想象”为线,辐射全文,引导学生感受“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句、补、充”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板块一看图知“童话”1.插图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看过哪些童话故事?(2)看图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3)揭示课题。
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他们不仅垒起城堡,还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你想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沙滩上的童话》。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看课文插图导入新课,借助学生的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从生活中的游戏引出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群小朋友在沙滩上玩游戏时编出的童话故事。
板块二初读,入“童话”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想一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检查初读情况,汇报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同桌互读本课的生字,有不会的字,同桌互相教读,纠正读音。
(3)用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并在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城堡插上凶狠补充攻打商量驾驶轰炸反驳火药赞赏合力忘记(5)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①“插、充、商”都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②学习多音字“量”,在本课“商量”一词中“量”读轻声“liɑnɡ”。
③“凶、充、攻、商、量、轰”都是后鼻音。
(6)开火车读词语。
(7)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加一加:保+土=堡、加+木=架、艹+约=药。
②看图识记:堡、商、赞、药。
③字理识记:凶、合。
a.凶:指事字,由表示陷坑的“凵”和指事符号“乂”组合而成,表示有东西落在坑中。
本义指险恶之地。
b.合:会意字,上部的一撇、一捺、一横,表示三画会合在一起,加上下部的口,表示闭合。
④猜字谜识记:二“先”肩并肩,站在“贝”峰头。
(赞)3.回顾课文内容,了解大意。
(1)指名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根据汇报,提炼关键词。
(3)填写流程图:(垒城堡)→(公主被困)→(攻打城堡)→(救出公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结合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正字音、记字形,落实学习的重点。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个性化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生字,再到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板块三再读,学“童话”1.学“垒城堡”。
孩子们在沙滩上垒起了一座怎样的城堡呢?(1)看插图,范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就是我们的树。
(2)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板书:垒城堡)(3)默读这段话,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垒、筑、插)(4)动作演示“插”,用“垒、筑、插”组词。
(5)从这些动词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6)指导朗读,感受快乐。
2.学写“周、围”。
课件田字格中出示“周、围”。
(1)指导观察“周、围”书写的异同点。
(2)引导学生交流:“围”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
“周”是三包围结构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协调。
(3)教师范写,提醒重点笔画,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价。
3.指导书写“句、补、充”。
(1)你能用这几个字组词吗?(2)发现规律:仔细观察,为了写好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重点指导:“句”第二笔运笔稍向左倾斜;“充”竖弯钩要写得舒展;“补”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礻”。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了解课文的写作流程,教师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情节,借助课文插图,了解第2自然段的大意——“垒城堡”。
随文识记表示动作的词语“垒、筑、插”,再做动作识记生字,接着学写生字“周、围、句、补、充”,把学文和识写生字融合在阅读中,水到渠成,富有趣味。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药、合、死、记”4个字,正确读写“周围、补充”等9个词语,理解“凶狠、补充、反驳”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展开想象,能根据开头,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入“童话”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来到沙滩上,遇到了一群垒城堡的小朋友,城堡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城堡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检测字词,听写巩固。
(1)教师报听写,学生书写。
课件出示:周围补充公主勇士飞机地道火药胜利叫喊忘记(2)当堂订正,及时修改。
【设计意图】复现是延缓遗忘、强化记忆的方法之一。
这一环节,通过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等方式,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既是对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也是检测学生对课文字词、内容的感知。
板块二品读赏“童话”1.学“公主被困”,知起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说说孩子们为什么要救公主。
指名交流,教师评价。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理解“凶狠”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恶狠狠的语气。
(3)指导读好第一组对话。
课件出示: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①大家为什么讨厌凶狠的魔王?谁来读读这两个句子?②关注标点:文章中不仅语言文字能说话,标点符号也能说话。
你从这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③学生交流。
④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4)对照板书,理解“补充”。
课件出示:有人接着补充:“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第三个小伙伴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5)师生合作朗读。
(6)引导思考:救公主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抓提示语,明确是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编的)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救公主的原因,也就是故事的起因。
(板书:起因)2.学“攻打城堡”,知经过。
(1)一转眼,城堡变成了魔窟,“我们”变成了攻打魔窟的小勇士。
小勇士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攻下了那座城堡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7~13自然段。
(2)指名交流:“我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课件出示: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①理解“商量”。
像这样一起讨论,交换意见,想出办法,就是“商量”。
②理解“反驳”。
小伙伴想出驾驶飞机去轰炸城堡的办法,而另一个小伙伴却认为那时候还没有飞机。
像这样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或观点,就是“反驳”。
③分角色朗读。
(3)最后大家同意了哪种办法?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4)朗读第12~13自然段。
①理解“四面八方”。
引导学生用方位词说一说,并用动作演示“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的情形。
②聚焦“挖”。
文中多次出现“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小结:多么有趣的体验!小伙伴们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塌了。
这就是“我们”攻打城堡的经过。
(板书:经过)3.学“救出公主”,知结果。
(1)城堡轰塌了,“我们”救出了公主,勇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4~19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①关注三个“欢呼”。
②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2)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课件出示课文第15~19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教师小结:至此,故事有了美好的结局,这就是故事的结果。
(板书:结果)(4)讨论交流: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①指名交流。
②教师小结: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把“为什么救公主,怎样救公主,结果怎样”这三个情节串起来,说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编织成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应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多走几个来回,体会语言的精准和作者写法的精妙与独到。
这一环节,我采用抓关键词“补充、反驳”等词语,指导读好对话,再在朗读的比较中去揣摩“反驳”的语气,理解词语和读好两组对话的目标顺利完成,并引领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板块三想象编“童话”1.大胆想象,创编童话。
(1)一位童话大师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童话大王!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自己编童话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快乐童话故事会。
(2)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出公主?自己思考——小组内交流——确定办法——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共同创编。
(1)出示要求,明确任务。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2)提出问题,开阔思路。
①你想选用哪个开头?②你想让谁当你故事中的主人公?③怎样把故事说清楚?可以试着用上题中给出的词语,也可以加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3)四人小组合作,轮流讲故事。
3.班级展示,师生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