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食品监管薄弱环节及监管对策

保健食品监管薄弱环节及监管对策


监管对策 委托加工单位要申报成品库房,备案; 要对委托加工单位的成品库房进行审查; 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
九、以非普通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主要问题 使用非药食同源原料、保健食品原料生产
普通食品:西洋参 使用新资源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芦荟 未经审批,生产营养素补充剂。
有关规定
《食品卫生法》
第十条 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 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 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
《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 第五条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由 卫生部颁发。 利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和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以外的物品 (包括药材)作食品新资源的,按照《食品新 资源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报请审批。
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关于《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 理办法》若干问题的答复
《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所称“中药 材”,不仅包括药典(国家药品标准)、部颁 标准和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而且包括其他古 代或现代医(药)典籍中记载的品种。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薄弱环节 及监管对策
天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张军
一、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主要问题 部分企业长期停产; 部分企业偶尔生产; 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监管对策 实行生产报告制度:
企业生产前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受委托加工单位要报告委托加工情况; 如果不报告,则视为不生产; 长期(一年以上)不生产,注销将卫生 许可证.
四、不按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核准的 内容组织生产
主要问题 配方与批件不符:冬虫夏草 菌丝体; 企标功效成分含量与批件不符; 食用量与批件不符; 产品规格与批件不符; 企业名称与批件不符。
有关规定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保健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批准的内容组 织生产,不得改变产品的配方、生产工 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以及产品名称、 标签、说明书。
监管对策 认真核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内容; 与批准证书不符的必须有依据;
对于不按照批准的内容组织生产的,且 不能提供依据的,不予发(换)证。
五、食品、药品共用车间、生产线、库房
主要问题 无有专用车间、生产线、库房,同时持有食品、
药品许可证
先取得食品许可证,后取得药品许可证; 先取得食品许可证,后取得药品许可证; 有专用车间、生产线、库房,未做到专用。
证号
有关规定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并标明下列内容: (一)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 (二)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 (三)贮藏方法; (四)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标明与保健功能有关的原 料名称; (五)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六)保健食品标志; (七)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它标签内容。
《食品卫生法》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 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四)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 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 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 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 防止食品污染;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有关规定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查处: (一)擅自超越或者变更卫生行政可证上核定 的内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 (二)卫生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的; (三)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而擅自进行改建、扩建的; (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超出卫生许可证核准内容生产经营
主要问题 超出《食品卫生许可证》许可范围生产
食品 企业名称变更,《食品卫生许可证》未
做变更
有关规定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
许可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许可证编号、有效 期限、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及发证日期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卫生许可证载明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工商部 门核准的名称一致;单位注册地地址与生产地地址不 同的,填写地址时应当分别标明。 第三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改变生产经营地址的,应当 重新申请并办理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者变更卫 生许可证其他内容的,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 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改变或者原生产经营场所进行 扩建或者改建的,卫生行政部门在予以变更前应当进 行现场实地审查。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 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 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食品生产经营者不 得伪造、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
法律责任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 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五百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涂改、出借卫生许可 证的,收缴卫生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百元 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照而未取得许可证照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的,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 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 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 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 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有关规定
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 评价准则有关问题的复函(卫监督发〔2003〕 282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第 (四)款,第(六)款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 规范》(GB17405—1998)第7.3.2款的规定, 为防止食品、药品间的交叉污染,生产保健食 品与药品不能使用同一生产线,且保健食品与 药品的生产加工车间也应严格分开,存放保健 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库房也应与药品的 相分离,不能使用同一库房。
监管对策
告知企业违法行为性质及后果,提高企 业自律性;
加强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加大处罚力度。
三、分段加工问题
主要问题 购入半成品加工:软胶囊突出
有关规定
GB17405《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
原料的前处理(如洗涤、筛选、切片、 粉碎、提取、浓缩等)以及外包装可以 在非洁净厂房生产;
从原料备料开始,称量配料、混合、制 粒、压片、灌装、内包等工序必须在符 合保健食品GMP的洁净厂房内进行。
监管对策
索证:
原料加工单位必须提供加工单位有效的 《食品卫生许可证》
半成品加工单位必须提供加工单位有效的 《食品卫生许可证》及符合《保健食品良 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
不能提供有效资料的,不予发(换)证。
(GB17405—1998)
7.3.2 生产操作应衔接合理,传递快捷、 方便,防止交叉污染。应将原料处理、 中间产品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洁、 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等工序分开设置。 同一车间不得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不 同工序的容器应有明显标记,不得混用。
法律责任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 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 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 证。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 或者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 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 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以及洗涤剂、 消毒剂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 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 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 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有关规定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人 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 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 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 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 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 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审查批准而生产经营表明具有特定保 健功能的食品的,或者该食品的产品说 明书内容虚假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 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卫生部法监司关于明确食品生产经营 人员体检范围问题的批复 》 卫法监食发 [1999]第11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 二十六条的规定,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 查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是指直接接触食 品的生产经营人员。
法律责任
《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 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 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或者对患有 疾病不得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人员,不按规定调离的,责令改正,可 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卫生部关于委托生产加工食品问题的批 复 (卫监督发〔2004〕416号)
对委托生产加工的食品,其产品的最小 销售包装必须在标签和说明书的同一展 示版面上,分别标注委托方和受委托方 双方的单位名称、地址和卫生许可证文 号等内容。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按《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 进行处罚。 (一)未经卫生部按本办法审查批准,而以保 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的; (二)未按保健食品批准进口,而以保健食品 名义进行经营的; (三)保健食品的名称、标签、说明书未按照 核准内容使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