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香辛料作物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兰科香草兰属攀缘藤本,原产墨西哥。
蒴果呈三角形,种子极细小,黑色,香草兰是高级食用香料,有“天然食品香料之王”之称,豆荚含有2~3%的香兰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烟、酒和高级化妆品。
胡椒(Piper nigrum L.)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攀缘藤本,原产印度。
种子黄白色,为主要食用部分,有强烈的芳香辣味。
胡椒含有5~9%的胡椒碱,1~2.5%挥发油,用作调味料、防腐剂,医药上用作健胃剂、利尿剂。
可治疗消化不良、寒痰、积食、风湿病。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常绿大乔木,高可达6—20m,胸径可达50—90cm,土沉香主根发达,幼树分枝为二叉状,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
罗勒(Ocimum basilicum)唇形科罗勒属,别名兰香。
全株有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带薄荷味,嫩茎叶可调制凉菜,油炸或作汤。
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禾本科香茅属,因有柠檬香气,故又被称为柠檬草。
可以治疗风湿效果颇佳,治疗偏头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驱虫。
抗感染,收敛肌肤,调理油腻不洁皮肤;赋予清新感,恢复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阶段),是芳香疗法及医疗方法中用途最广的精油。
嫩茎叶为制咖喱调香料的原料。
依兰香(Cananga odorata Hook.f.et Thoms.)番荔枝科依兰属,又名香水树,高10—20米,花期5—11月,花朵较大,长达8厘米,黄绿色,具有浓郁芳香气味,是珍贵的香料工业原材料,用它提炼而成的“依兰依兰”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和高级定香剂,所以人们称之为“世界香花冠军”、“天然的香水树”。
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番荔枝科假鹰爪属,又名酒饼叶、酒饼藤、山指甲、一串珠、鸡爪凤等。
假鹰爪花美香浓,香气持久,一树花开,满园皆香。
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造香精、化妆品、香皂用香精等之用,且鲜花出油率较高。
紫苏唇形科紫苏属,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
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等功效。
热带饮料作物咖啡(Coffea Spp.)茜草科咖啡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非洲。
花期2~4月,花白色,芳香。
果实为浆果,成熟期1~4月(中粒种)、9~11月(小粒种)。
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种子(咖啡豆)经烘炒磨碎后即成咖啡饮料,还可提取咖啡碱作麻醉剂、利尿剂、兴奋剂、强心剂。
果皮和果肉可制酒精、醋,花可提炼香精,用作高级化妆品。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属常绿小乔木,原产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下。
花细小单生或聚生于主干和粗枝上,每年5~11月为主花期,果实长圆形或纺锤形,外皮具纵沟,较厚,未熟时绿色、红色、浅红色,熟果期4~5月、9~11月,熟时橙黄色或红色,内有种子(即可可豆)30~50粒。
可可豆含40~50%的可可脂。
可可豆加工成可可粉和可可脂,主要用作饮料和制高级巧克力糖果、糕点和冰淇淋等食品,是登山运动员良好的营养品。
可可与咖啡、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产地浙江以东及日本,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亦有野生的。
用大叶冬青制成的茶,为名贵的苦丁茶,价值很高,被誉为“绿色黄金”。
苦丁茶具有降压、清热降火、解毒消炎、利尿强心、抗辐射、抗癌防癌等功能。
糯米香(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H. P. Tsui 爵床科巍山狭苞香料,原产我国云南。
糯米香是一种名贵的天然保健茶,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份和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
可供调配香精,亦可作茶叶配料,其香气清雅、滋味醇正爽口,并具有独特的糯米清香口感,有清热解毒、养颜抗衰,补肾健胃之功效。
是理想的天然饮料。
可拉(Cola nitida Schott and Endl)梧桐科常绿乔木,原产热带西非。
果为骨突果呈五星状,内含7~10粒种子。
种子含2%的咖啡因和脂肪、蛋白质等,具有与茶、咖啡同样的刺激兴奋作用,可配制汽水、可拉酒和可拉巧克力,又是西非大众化的咀嚼物。
瓜拉那(Paullinia cupana Kunth)无患子科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森林,是亚马孙地区特有的典型的热带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功能饮料植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和制药工业。
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Thunb.)C.Y.Wu ex H.W.Li又名猫须草,为唇形科肾茶属多年生草本,由于其雄蕊酷似猫的胡须,故有此名。
猫须草清凉消炎,可做保健茶,对肾炎、尿路结石患者及上呼吸道炎症患者效果特别明显。
热带药用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原产东南亚热带地区,常用药用植物。
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全身是“宝”,种子、果皮、花、花苞均可入药药用主要用种子,药名为“榔玉”,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是很好的收敛剂,有固齿杀菌、消化积食、去水肿,消脚气等功效益智(Alpinia oxyhylla)姜科山姜属草本药用植物,主产海南,原为野生资源。
益智是四大南药之一,有健脾胃、补心肾、安神等功用,主治肾虚、小便频繁、腹痛泄等症。
嫩果还可制成益智茶和凉果小叶地不容(Stephania succifera)别名“金不换”,防己科千金藤属藤本植物,原产我国海南。
小叶地不容及海南地不容“两兄弟”是同属植物,块根药用,可用于止痛及治疗肿瘤等症。
肉桂(Cinnamomum cassia)樟科樟属乔木,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肉桂为药用植物,叶、小枝、碎皮或果是提取芳香油(桂油)的原料;桂皮(茎皮)是香味料,药用;桂枝亦作药用。
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原产我国海南及热带非洲。
芦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药用植物,它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可用作健胃剂、腹泻剂,还可治胃病、醒酒、烧伤、刀伤和高血压、风湿病、皮肤粗糙等。
芦荟还是美容材料。
巴戟(Morinda offcinalis How)茜草科巴戟天属,花期4~5月,果期7~10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四大南药之一。
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传统中药,可以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砂仁(Amomi Semen)姜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是四大南药之一.可用用于脾胃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呕逆少食,苔腻;脾胃虚寒,呕吐腹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为三尖杉科乔木,生于海拔700-1 200米山地雨林或季雨林,木材优良,三尖杉酯碱的含量及药用成分较高,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肉瘤有一定疗效,目前破坏严重,资源日趋枯竭,处于濒危状态,在海南岛已列为禁伐树种。
热带蕨类植物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 )凤尾蕨科常见植物,主要生于湿润荫蔽的环境,为钙质土指示植物。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肝炎、痢疾、肠炎等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生于水边潮湿的泥沼地带,嫩叶可作野菜食用。
金毛狗蚌壳蕨科金毛狗属,为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株高l~3米,体形似树蕨,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
金毛狗植株上金黄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药,中药名为狗脊。
伤口流血处,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
根状茎还有补肝肾、利尿等功效。
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铁角蕨科巢蕨属,别名鸟巢蕨、山苏花,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
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
叶片密集,碧绿光亮,为著名的附生性观叶植物,常用以制作吊盆(篮)。
喜温暖阴湿环境,常成大丛附生在大树分枝上或石岩上大叶黑桫椤: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
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
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
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树。
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观音座莲科观音座莲属的蕨类植物,别名福建莲座蕨,植株高大,生长健壮,株形优美,为美丽、奇特的观赏蕨类。
适合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荫棚及林下种植,也适宜种植于庭园中较阴湿处。
室内盆栽亦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
栎叶槲蕨:亦称骨碎补:植株高1米左右,附生石头上或树上,根状茎肥大,可作药用,主治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耳聋、久泻久痢、跌仆闪扭、金创刀伤、骨折筋断等瓶尔小草:也叫一支箭,是一种只有一片叶子的小型蕨类植物。
又可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棕榈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棕榈科椰子属单子叶多年生常绿乔木,为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
经济价值高,全身无废物,被称为“宝树”。
主要用椰肉榨油,嫩果可生吃,椰水为最好的天然饮料。
据不完全统计,椰子综合利用达360多种。
糖椰子(Borassus flabellifer L.)又称扇叶棕。
棕榈科常绿热带植物,原产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非洲等地的干旱地区。
开花其肉穗花序的大量汁液可作椰花饮料或浓缩制糖。
果实椭圆形或卵形,是公园、植物园优良的热带景观树。
短穗鱼尾葵(Caryota mitis Lour.)别名桄榔、酒椰子。
棕榈科鱼尾葵属丛生小乔木,原产印度、马来半岛。
为美丽的庭园观赏植物。
茎的髓心含有淀粉,可食;幼花轴含多量糖汁,可煮为糖蜜或发酵蒸馏制酒。
鱼骨南椰(Arenga tremula)棕榈科丛生型,别名菲律宾桄榔、鱼骨葵。
主要用途:羽叶均匀、整齐,为优良的庭园树种,宜丛植,也可篱植。
红槟榔(Cyrtotachys lakka)棕榈科红椰子属,原产马来西亚,红槟榔树姿优美,叶柄与叶鞘猩红色,异常美丽.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 (Mart.) Becc)棕榈科椰子属,原产地巴西,优美的株形是其主要的观赏特征,是理想的行道树及庭园树,而且它的果实还可提取果酱和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