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模板拼缝不严象严重
1.1.3混凝土通病
表现形式: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 板拆除后出现孔洞、漏筋、表面疏松、裂 缝等
治理措施:砼浇筑前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 底,加强管理人员的旁站意识,混凝土浇 筑时,监理必须现场全程监管。对于楼板 砼浇筑必须采用平板振动器。
振捣棒振捣时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 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间距50cm。
而有效解决此类漏浆问题的最好材料还是在模板 拼缝之间采用双面胶棉,粘贴在板边,这样基本 会杜绝混凝土浇筑漏浆的通病。前提是在混凝土 施工前对施工单位提出此类要求,而且严格执行, 最好是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否则很难得到贯彻。
模板控制线放好后,认真校核,检查是否正确。 梁侧模应拉通线校正,同轴线同截面的梁模板应 保证顺直。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具有多发性、难治 性等特点,由于直接影响到收房后业主的 生活,而成为质量投诉的热点。此类问题 如果不彻底根治,将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 全、使用功能造成很大隐患,严重者可能 给业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公司财产 与名誉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容易发生质 量通病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子分项)工 程进行重点监管,从设计、施工方面着手,采 取预防措施,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管理,认 识到“通病”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我想建筑工 程质量通病问题一定会彻底解决!
梁、柱主筋保护层防治措施
制作梁、柱箍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截面尺寸 加工制作。尤其在箍筋的弯折部位,有效折弯半 径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弯 折半径,防止弯折过小,导致主筋绑扎时不能紧 靠箍筋,而使保护层过大(减小构件截面尺寸)。
甲方、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编制的钢筋料单抽查, 如发现现场钢筋绑扎尺寸偏差较大,应核对钢筋 料单,加大抽查频次,保障现场所需钢筋符合图 纸要求。
表现形式:楼板钢筋间距、位置难以保证; 负弯矩钢筋位置位移;梁、柱角部主筋保 护层厚度偏小;模板拆除后箍筋外漏。角 撑钢筋的垫块移位或被压碎,浇砼前未及 时更换。
混凝土表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有时甚 至完全没有保护层,钢筋头容易裸露,经 过一定的时间,产生氧化而出现锈斑;
楼板钢筋防治措施:
浇筑砼时应采取措施,在模板上垫上马凳, 铺上架木板,施工人员在板上操作,不要 直接踩踏钢筋。
要治理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 的原因,一般来说,和设计、材料、施工 、使用、维护等有关,有些通病是上述多 种原因之一引起的,也有的是几个因素综 合影响的结果, 这里着重讲述治理措施。
二、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
形式及防治措施
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
1.1主体工程质量通病
1.1.1钢筋工程
模板周转使用时,损坏严重的模板必须更换,务 必保证砼的外观质量。施工方应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及时补充新模板
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 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 平拉撑连通。
支承木方的横杆与立杆的连接,要求采用 双扣件;竖向构件模板扣件紧固时应使用 双螺帽。
洞口模板应特别加固,中间应搭设口撑, 防止浇筑混凝土发生变形。
钢筋绑扎之前,按照设计间距在模板上弹 线。
保护层板垫块间距600mm。
马道搭设
弹线绑扎
楼板负弯矩钢筋
负弯矩钢筋防治措施
施工阶段:钢筋绑扎时,应在负弯矩钢筋下 面增设足够强度的马凳支撑,并与梁钢筋进 行绑扎固定,马镫筋,间距≦800mm。
混凝土浇筑完毕,抹面时用专用工具随时将 钢筋上提至准确位置,混凝土终凝前,严禁 上人踩踏。
建筑工程质量 通病及防治措施
----主体与装饰装修
目录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 二、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形式及防治
措施 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 1.1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1.2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
顾名思义,所谓“通病”就是常见多发病。 而建筑工程治理通病是指:工程施工过程 由于各工种间相互的配合有密有疏,施工 人员的素质及责任心有高有低,又疏于管 理而出现难于彻底根治的工程质量问题。
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和砂的粒径,不得采 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拌制 混凝土。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 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保证混凝土密 实,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按规定留置施 工缝处,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集结 合。振捣混凝土应避免过振,混凝土初凝 前宜用木抹子搓平2-3遍。
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后12h,应及时采 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处于潮湿 和相对密闭状态。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备 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强 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载 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堆放材料超过模 板设计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楼面板产生较大 的撞击作用。应避免过早拆除模板,拆模 时间一定按照规范规定。
混凝土未振捣,表面未进 行搓面处理
钢筋混凝土成 品保护不好,混 凝土未有强度即 拆模,将混凝土 柱角破坏,
1.1.5现浇砼楼板裂缝
表现形式:楼板板顶裂缝、板底的贯通裂 缝以及阳角和转角处裂缝
治理措施: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 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严禁三层 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 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线管直径大 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木工看守模板要到位,漏浆、胀模及时修 整,严重问题及时停止混凝土的施工。
砼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柱墙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 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每个柱子或墙 砂浆不得过多。
模板拆除必须在同条件试块达到拆模要求 后方可进行拆除。
漏筋
板底部漏筋
某工程混凝土质量
砼漏振,导致 柱钢筋漏筋
1.1.2模板通病及防治
表现形式:拼缝不严,造成砼振捣时出现 漏浆,砼表面不平整,出现蜂窝麻面等缺 陷。加固不到位,造成涨模,构件尺寸不 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治理措施:模板在拼装完成后,由于现在 大部分工程均采用木模板,在接缝处粘贴 一道透明胶带是解决漏浆的较好方法,但 往往在钢筋绑扎时,由于钢筋的拖动,将 粘贴的胶带破坏,反而对混凝土造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