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结果: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 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挺进大别山
指挥者: 刘伯承、邓小平 目的: 插入敌人兵力空虚地区,威胁南京和武汉 意义: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23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时间 1948.9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 第17课 内战烽火
•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22
第17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8——10月 蒋介石的目的: 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全国人民 中共中央对策: 尽量争取国内和平,戳穿内战阴谋
转战陕北
背景: 蒋介石在 1946 年 6 月对 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 中原 解放区发动进攻, 陕甘宁 解放区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18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结果: 时间:1931年
地点: 沈阳柳条湖
局部 抗战开始。
东北三省 在半年内沦亡,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发动者: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共出发点: 为了全民族利益,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中共代表: 周恩来
战果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 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华全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
歼敌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 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胜利

1949.1
百万雄师过大江 时间:1949年4月 意义: 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人民支持、官兵勇敢、指挥正确、敌军失势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长征的开始
长征的胜利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 渡过的江河: 湘江→ 乌江
战胜险恶环境: 翻越雪山、走过草地 两次会师: 1935 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 1936 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
2013-7-8
陕北吴起镇 会师 甘肃会宁 会师
17
八上历史复习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2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11课 北伐战争 •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13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
原因: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合理要求 中心地点: 北京→上海 时间: 1919年5月4日
24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25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贡献: 创办企业,还兴办许多文化教育机构 结局:许多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吞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一战期间黄金时代 →一战之后再度受挫 落后表现: 集中在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落后原因: 只能在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 和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10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第8课 辛亥革命
•1894年在 檀香山 建立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 中国同盟 会。接着在该会的机关 报《 民报 》上阐发了 民族 民权 民生 、 、 三大主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民国元年) 评价: 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7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 第6课 洋务运动
• 第7课 戊戌变法
• 第8课 辛亥革命 •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8
第6课 洋务运动
“自强”与“求富”
起止时间:19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 前期 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后期 求富: 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中国的近代化 { 创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开辟了道路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13-7-8 9 八上历史复习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 第3课 收复新疆 •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2
第1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赔款 2100万元 协定关税 影响 领土不完整;巨额赔款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 加重了人民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 商品输出 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结果,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八上历史复习 3
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7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戊戌年)
维新人士 ,任用 ; 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冗官 鼓励私人 兴办工矿企业 ; 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开放言论; 训练 新式军队 等。 结局: 慈禧太后 发动政变,戊戌变法 失败 。
2013-7-8
官僚资本主义 三
八上历史复习
26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淞沪铁路 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轮船: 黄鹄号轮船 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电影: 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申报》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抗日战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国的 意义: 为争取 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抗战的胜利 1945年 月 15 8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
投降,中国取胜,
2013-7-8
台湾 也回到祖国怀抱。 八上历史复习 21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口号精神: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意义: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会议名称: 党的“一大” 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了。
时间: 1839年6月
2013-7-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侵略者: 时间: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总面积: 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 《改定条约》 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 1862年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4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1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创办者: 陈独秀 作用: 掀起新文化运动 作品 作用 提倡白话文 揭露封建罪恶 提出民主科学
人物 代 表 作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狂人日记》
《敬告青年》
“新世纪的曙光” 任务: 传播马克思主义 时间: 1918年以后 作品: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人物: 李大钊 杂志: 《每周评论》: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武昌起义
清朝的统治 成功: 推翻了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 念深入人心。
,结束了我国 民主共和的观
袁世凯 失败: 革命果实被 北洋军阀首领 窃取,他建 北洋军阀 立起 的统治。我国仍然处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11
《新青年》的创办
时间: 1915年 旗帜:民主、科学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6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战争爆发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感到恐慌 1900年
战争爆发年代:
《辛丑条约》
签订时间: 1901年(辛丑年) 内容: 赔款 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严禁 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 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 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 使馆界 影响: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上面这首诗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功绩。
2013-7-8
八上历史复习
5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
爆发时间: 1894年(甲午年)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 1895年 内容: 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 白银二亿两 允许 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增辟 通商口岸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