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填
空)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热量大小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
2.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和气温表。
这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3.测液体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壁。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浸入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行。
4.水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熔化是固态物质变为液态的过程,熔点是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
5.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是液体表面分子逸出形成气体的过程,而沸腾是整个液体内部产生气泡并从液体表面逸出的现象。
6.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和汽化,而放热过程有凝固和液化。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7.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采和污染。
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大气污染。
8.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分子数和分子平均动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包括加热和做功。
1)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2)电流的方向是电荷正向流动的方向;
3)电流的大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2.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体、电器、开关、电阻等。
3.电路的基本要素:电源、导体、电器、开关、电阻等组成的完整路径。
4.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由电源和电路元件决定,符号为I,单位为安培(A)。
5.电路中的电压:电压是电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符号为U,单位为伏特(V)。
6.欧姆定律:电流经过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即U=IR,其中R为电阻值,单位为XXX(Ω)。
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中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8.电功率:电器消耗电能的速率,符号为P,单位为瓦特(W),P=UI。
1.电流可以由正电荷或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由正
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
2.物理学规定电流的方向,即按照电流方向定义负电荷的
定向移动方向,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通路是一个完
整电路中有通过的部分,开路是电路中没有通过的部分,短路是电源正负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直接连接起来的情况,绝不允许发生。
4.电路可以是串联或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把电路元件连
接起来的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是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各支路互相影响。
判断方法有电流流向法、节点法和拆除法。
5.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毫安(mA)和微安(uA),1A=1000mA,1mA=1000uA,电流强度可以用每秒通过导体
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表示。
6.使用电流表前需要校零并确定量程和分度值,电流应从
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
流表的量程,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7.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8.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单位是伏特(V)、千伏(KV)和毫伏(mV),1KV=1000V,1V=1000mV,常用电压值有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铅蓄电池每个电池的电压为2V。
9.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有三个接线柱和两个量程,若用“+”和“-3”两个接线柱,量程为V,分度值为V。
5.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电压表应该连接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从“-”接线柱流入。
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以测量电压。
6.电压表与电流表比较:
仪表类型:电压表和电流表。
用途: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符号:电压表符号为“V”,电流表符号为“A”。
连接方法:电压表可以直接并联在电源两极上,电流表应该连接在被测电路中。
使用前的准备:调整指针零刻度,确定分度值和量程。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等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值,不能估计电流或电压值时可用试触法判断是否超过量程。
7.仪器所测物理量:
验电器: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有电。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能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能。
单位和量程: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大量程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的分度值为1V,小量程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的分度值为0.1V。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根据具体仪器而定。
8.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公式为XXX。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公式为XXX。
9.电阻和变阻器: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单位为XXX (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以及温度等因素。
变阻器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利用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值,其符号为Rv,构造示意图为一个可滑动的电阻线。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公式为I=U/R。
其中,I为电路中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U为电路
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R为电路中的电阻,单位为
欧姆(Ω)。
11.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公式为I1=I2=。
=In。
串联电路中,电阻值相加得到总电阻值,公式为XXX。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公式为XXX。
电功率是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通常用XXX(W)表示。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U×I,其中U表示
电压,I表示电流。
对于纯电阻电路,还可以使用P=I²×R或
P=U²/R的推导公式来计算电功率。
XXX是电功率的单位,它等于每秒钟消耗或产生的能量,即1W=1J/s。
千瓦是XXX的一千倍,即1kW=1000W。
额定电压是指电器正常工作时需要的电压,而额定功率是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或产生的电功率。
当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它的额定功率,此时电器
正常工作。
当电器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但仍能正常工作。
当电器两端的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仍然能正常工作,但容易损坏。
因此,决定电器工作状况的是实际功率,它会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然后根据P=U×I计算电功率。
此外,还有焦耳定律,它表示电功率与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用公式
Q=I²×R×t来表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电器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和电阻依次相加。
在并联电路中,电器并列连接,电压相同,电阻和电流分别相加。
因此,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物理量总量和各分量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