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劳动,其缘由发韧于个人的精神需要,即有话想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辩、方能成于思而形诸于文。
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容易摔跌打滚。
那些在父母呵护下学步的孩子虽然最后走的稳稳当当,但动作往往没有靠自己摸爬滚打学会走路的孩子来的灵活敏捷,小学生作文也应该像小孩“自由学步”一样。
让学生自由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一、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学生刚学写作文,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
实际上,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更容易。
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上的新闻广告、愉快的球赛、欢乐的节日、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
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难道不就成了今后作文的内容吗?
二、善于表扬,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里状态。
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
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表扬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些难关。
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难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
学生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关注甚至换来的是白眼,劳动者只好逃避劳动或者应付劳动。
作文本来就是很劳神的一件事,对学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师多给一些表扬,又没有多付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难做呢?这恐怕与老师习惯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惯以报刊登载的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关。
这实在是和学生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
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做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
三、寻找阅读教学与个性的切入点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其经历、性格、教养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起点、潜力和追求彼此各异;然而他们的生活却都是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心理,以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看法。
我们逐渐发现,环境影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阅历喜好不同,思想成熟的程度不同,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向也明显不同。
那些农家孩子对放牛、割麦、受稻子有话可说;城市的学生对电脑等一些电器感兴趣。
有个男孩联系自己父母的实际,对下岗再就业滔滔不绝;有的同学一提起足球,
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 了解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在以“我的生活”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果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班三十多篇作文就像三十多朵鲜花各呈异彩。
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这样的作文,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追求。
四、课内外结合、个性化阅读
生活是文章的基础,文学是影响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有力工具,学生在个人生活里所接触到的,在阅读中体会到的,必然都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更能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才能产生飞跃,获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铭心。
如我所带五年级环保活动客,在我召开全班会议,号召学生开展争当“环保小能手”活动后,班级学生立即组织了各种小队,环保宣传小组,红领巾扫把小队等等,在两个星期里,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活动之后,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
其实,生活和阅读都是作文立意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基础,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面,也很难对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产生专我所有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
因此,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那就要从个性化阅读抓起。
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趣味爱好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喜欢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章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中去。
学生的阅读面越广泛,这种影响越大,渗透越深,其写作个性特点也鲜明。
我曾尝试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小组 3 ——4 人,在要求学生多在课外阅读时,我并没有要求和规定看那一类的书,而是让学生由着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由阅读,阅读的体会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在小组里口头语言交流。
学生逐渐爱上阅读,阅读面越来越广,积累的词汇、语言越来越多,也能初步运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