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工装、设备维护和保养管理办法JN.LY/QW-039-A/00-2015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5.08.01 实施日期:2015.08.01工装、设备维护和保养管理办法1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工装、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维护工装、设备的使用能力,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2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工装、设备维护和保养。
3 引用文件无。
4 术语4.1 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在本规定中特指“模具、夹具、工位器具和辅具”。
4.2 设备设备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门分。
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如: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起重运输设备、铸造设备、汽车专业设备、其它机械设备;动能发生设备、电气设备、工业炉窑、其它动力设备;环保设备、特种设备、办公设备等。
4.3 关键设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为对质量、产能、成本、安全、环保以及维修方面有重大影响的设备。
它将随企业的生产结构、生产计划与产品工艺要求的改变而定期调整,是维修与管理的重点。
包括关键工序设备、瓶颈设备、安全与健康风险设备、环保设备以及精、大、稀设备等。
4.4 关键工序设备指承担产品关键工序、对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质量等至关重要的设备。
由公司专业技术工艺职能部门确认。
4.5 瓶颈设备指生产线上各台设备中,生产出合格品时间最长的设备为该生产线的瓶颈设备。
4.6 计划维护为了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
4.7 项目维修按照公司非产品开发项目批准程序而设立的设备维修计划。
5 职责5.1 设备动力部设备动力部为本公司工装、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使用部门提交的年度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并协调如期组织按计划实施检定工作,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使用部门对工装、设备的使用、维护、现场管理,负责备品备件资金的平衡,确定供货商家,负责备品备件采购计划,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科负责对大修及委外维修项目的合同签定工作,并跟踪项目的实施。
5.2 工艺装备使用部门5.2.1 各使用单位为工装、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执行单位。
5.2.3 各使用单位负责责工装、设备改造项目方案的提出。
5.2.4 各使用单位负责工装、设备预防性维护和检修设备计划工作的执行。
5.2.5 各使用单位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工装、设备的一般故障的维修工作。
5.2.6 各车间技术设备科负责编制工装、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工装、设备检修计划、备品备件计划;负责统计工装、设备故障停机率数据,并报科长审定;负责制定工装、设备改造方案,并跟踪项目的实施。
5.3 采购部负责根据需求部门提出的申请,对工艺装备的配件、易损件进行采购。
6 内容及要求6.1 计划编制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科负责计划的编制,科长审核后报部门领导审批。
6.2 计划调整工装、设备计划性维修是工装、设备预防性维护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年度计划经批准下达后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执行。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确需变更,必须按原审批程序办理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6.3 日常维护6.3.1 工装、设备点检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结合工装、设备结构特点制定工装、设备点检内容,并监督工装、设备操作员根据设备点检管理办法进行执行。
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6.3.1.1 工装、设备的运转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有无异常。
6.3.1.2 工装、设备的各导轨面有无拉毛或拉伤。
6.3.1.3 各操作系统是否灵活准确,安全可靠。
6.3.1.4 润滑系统及装置有无异常,润滑是否到位、有效,以及检查油质、油位情况。
6.3.1.5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6.3.1.6 工装、设备电气系统是否可靠,有无异常。
6.3.2 工装、设备巡检6.3.2.1 工装、设备巡检工作由维修工执行。
6.3.2.2 巡检内容为操作工点检表及频发故障点、主要隐患点等。
6.3.2.3 维修工应及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6.3.2.4 设备管理员应每月收集、分析《设备巡检记录》。
6.4 年度维护保养6.4.1 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的制订6.4.1.1 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科根据评审(制造厂建议、运行时间的优化、统计过程控制数据与预防性维护项目的相互关系、重要特性、仪表监测数据等)制订工装、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应包括维修项目、维修周期、所需工具和物料等。
一般机型设备的维护保养按设备特点自行制定的内容执行;汽车专业设备或其他非标设备结合设备本身特点自行制订。
6.4.1.2 一般维护项目可以以《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形式下发到维修班,由维修班按照《年度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复杂的维护项目,由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制订《设备维护作业标准》,由设备管理员与维修班共同完成。
6.4.2 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的实施6.4.2.1 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将《年度维护保养计划》下发至维修班,并作好相应的协调工作。
6.4.2.2 维修班根据《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负责维护项目的现场实施,填写《年度维护保养计划》中的相关内容返回到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处。
6.4.2.3 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设备管理员将相关记录归档,长期保存。
6.4.3 预防性维护计划的评审和改进6.4.3.1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科对各车间预防性维护实施状况进行跟踪,对维护后设备的运行效果作出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写在《设备履历表》《工装履历表》上,如有必要,各设备管理员及时调整预防性维护计划。
6.5 检修6.5.1 设备动力部按照各类设备的检查周期、检查内容,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纳入企业的年(季)度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6.5.2 每半年对检修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6.5.3 设备检修类别划分为大修、项目修理和小修。
6.5.3.1 大修6.5.3.1.1 设备的大修理是计划修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
在大修时.要对被修设备进行解体。
修理基准件,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件,同时修理、修整电气部分以及外表翻新,从而全面消除设备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达到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运行5000小时含5000小时以上的设备维修保养可以结合大修理进行,人员安排以各设备管理员为主,维修工人配合协作。
6.5.3.1.2 关键设备和特种设备大修可委托原制造厂或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修理厂进行。
修理以前需对设备进行鉴定,确定修理内容和要求,其中包括验收标准,签订包括技术要求、零部件更换、技术资料等内容的技术协议。
按公司规定签定合同,并按合同和技术协议要求修理设备。
设备修理完工后,按验收标准由设备管理科科长、部门主管、质量部指定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6.5.3.2 项目修理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功能达不到工艺技术要求的某些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修理。
修理时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设备运行400-500小时的维护保养可以结合项目修理进行,人员安排应以维修工人为主,设备管理员指导。
6.5.3.3 小修6.5.3.3.1 设备的小修理是按定期维修规定的内容或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通过检查、调整、紧定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性能,设备小修由使用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组织实施。
6.5.3.3.2 负责区域维修人员接通知后应尽快赶到现场检查、修理,尽量减少停机时间。
6.5.3.3.3 半小时内不能修复并影响生产的或影响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修理者应立即向技术设备科科长报告,设备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工程设备维修及有经验的修理人员会诊。
6.5.3.3.4 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不能修复的,设备管理员除继续组织力量抢修外,同时上报设备动力部设备管理科,不报告,由相关设备管理员负责。
6.5.3.3.5 进口设备、关键设备当天不能修复的,维修主管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科。
6.5.3.3.6 对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引起设备损坏和人员财产损坏的,应办理手续后方可修理,特殊情况在进行现场分析、教育处理后,边办手续、边抢修。
6.5.4 设备的大修、项目修理、小修完成后,需要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记录应包含更换零件明细。
6.5.5 检测、试验设备修理后,涉及标定的需通知质量工艺部标定。
6.6 工装、设备的故障维修6.6.1 设备故障维修实行区域负责制,即设备由指定的机械、电气修理人员进行日常维修,责任到人。
进口设备、关键设备须指定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机械和电气修理人员进行维修,必要的时候由部门组织维修。
6.6.2 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现故障征兆后,设备操作人员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并报各制造部技术设备科维修人员,由维修人员立即安排检查修理。
6.6.3 设备修理人员在接到《设备维修申请单》后,要按设备状态标识的规定,先挂牌后修理,修复以后及时摘牌,并在《设备维修申请单》上认真作好修理记录和按规定进行传递。
6.6.4 设备故障排除后,应由维修班长和设备操作人对设备进行确认,并由维修人员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中相应维修记录,《设备维修申请单》作为设备故障修理后认可的凭证。
6.6.5 每次设备故障修理后,设备修理人员要将设备维修记录登记在《设备维修履历表》上。
6.6.6 设备保修期内出现故障,应履行采购合同及时联系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进行售后服务,并在维修活动结束后出具维修服务报告。
6.7工装、设备的改造6.7.1 工艺部门根据要求(包括工艺变更要求、设备不合理现状等因素)提出设备改造项目方案书。
6.7.2 设备改造项目方案书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编号、名称、类别、性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并附上改造项目所需的材料清单。
6.7.3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设备改造项目方案书进行评审。
6.7.4 经审批后的设备改造项目由工艺部门(或总经理指定部门人员)负责实施。
6.7.5 设备改造项目所需的材料采购按《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进行。
6.8备品备件的合理贮备和管理6.8.1 设备动力部备件管理员根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零部件的易损程度及设备的原值等因素制订《设备备品备件清单》清单,其内容要体现安全库存定额。
备件库房根据备品备件最低安全库存控制库存数量及金额。
备件库存在新进设备时必须更新,至少每年度评审一次。
6.8.2 备件的采购具体按《设备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6.9 设备润滑6.9.1 正确使用润滑油脂,做到设备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检查填补及更换润滑油脂,并开展根据油质状态监测换油的科学方法。
6.9.2 每次换油后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中作出相应记录。
6.9.3电气修理人员要每月对进口设备、关键设备的电控箱进行一次保养与检查,吸去灰尘,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