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11篇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11篇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11篇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1】
___家庭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本人是一名教师,丈夫是一名乡镇基层干部。

工作20多年来,我们虚心好学,不断提升,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均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优秀工作者。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公公和婆婆是家里的后勤部长,他们勤俭、善良、质朴。

结婚生子后,公婆承包了做家务和带孩子的全部重担。

我们小两口平时工作忙,就常给老人买吃的、穿的,帮着分担家务。

父母生病时,我们能在身旁端茶递水,悉心照顾。

言传身教,以德育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百教德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原则。

不穷养,不富养,注重培养孩子的教养,培养他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让他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理。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2】
___家庭
家训: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为先
___的爱人___是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的护士长,当抗击疫情的号角吹响,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一员,甄护士长与135名同事第一批出发,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___全力支持妻子的工作,为了不让远在前线的妻子分心,他担了全部家务,照顾老人、辅导孩子、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抗疫前线的甄护士长一刻都不曾松懈,35间病房、50张床,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

她尽己所能帮助患者解决输液困难问题,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利用休息时间为大家指导防护知识。

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范宇然虽然很想念妈妈,知道妈妈的工作很忙后,便很懂事的把对妈妈的想念放在心中,偶尔的通讯联系中也是全力支持妈妈的工作,让妈妈不要担心。

在历经了65个日夜的艰苦鏖战之后,北京援鄂医疗队胜利归来。

___作为家属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采访,北京日报也登载了他们的事迹。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3】
___家庭
___一家始终注重家庭正能量教育,弘扬家国情怀,五口之家其中三人为中共党员。

其父从小在子女面前树立了敬业好学、严谨自律的形象,经常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颂扬红色精神。

她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时刻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牢记“家庭就是孩子上思政课的第一课堂”,经常带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共同给留守儿童写信,引导孩子将个人学习和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孩子的党性修养教育,让她更好的铭记__党恩,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4】
___、___家庭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社区工作人员任务很重,人手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和老伴现在身体虽然不如从前,但是还能走能动,希望能出点力,为年轻人带好头,74岁老党员___和爱人___主动在社区党员群里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___积极肯干,他穿着红马甲戴着小红帽和袖标在胡同儿内巡视,劝导居民不要随便出门,出门一定要配戴口罩做好防护,做起了社区的宣传员,每天耐心细致地向社区居民群众宣传防疫工作。

在参加抗“疫”的时间里,___在卡口的岗位上忙着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发放返京人员温馨包、为返京人员进行登记,并督促居民做好防护工作。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5】
___家庭
勤劳俭朴,自强不息。

勤劳善良,节俭质朴,自强乐观,是他们的本色,也是他们人生的底色。

在简朴的家里,她用空奶粉罐,缝制坐凳,用洗衣液空壶、旧脸盆,制作花盆,载上绿植,美化环境,点缀生活,体味人生,感受美好。

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从教20余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特别是组建了洋县第一支女子足球队。

天不亮早训,放了学晚训,周末又集训。

2020年、2021年代表洋县获得汉中女子足球丙组冠亚军。

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有人劝她,别再那么拼了。

她却说,工作是我的饭碗,育人是我的价值,足球是我的使命。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6】
___,39岁,西半屯镇天水屯村医生,他的丈夫于玉秋是天水屯村党支部书记,一双儿女懂事善良。

她乡村医生十几年,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全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多年来她作为医生,出诊时间早晚不定,且村中年迈老人居多,工作忙、辛苦。

她既要行医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很辛苦。

她的丈夫,村里事务繁杂,对家里的事无暇兼顾,___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使他全身心投入服务全村的事业中去。

他的丈夫先后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星级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一双儿女懂事孝顺,每次放学陪老人聊天,主动给老人盛饭端饭,帮老人洗脚铺炕,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家庭事务,她任劳任怨,正是她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7】
___家庭
___,53岁,西半屯镇李庄村。

她的家是一个五口之家,她和丈夫、大女儿、二儿子以及小女儿,家庭和睦。

她家一直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村委会所组织的例如清扫垃圾、植树、村口疫情检测站的值班等活动。

在推进煤改气项目中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些乡亲们不会设置温度、水压等使用问题。

例如,村民张桂花不会使用壁挂炉因取暖,经她耐心细致讲解说明后,使她懂得了壁挂炉操作方法顺利取暖。

例如在农村改厕项目当中,她家在第一批次时就带头进行了改厕,改厕完成之后,经过多次相关人员的检查,各方面均达到改厕项目要求。

同时积极动员村民进行改而,例如,李学永一家之前没有改厕的意识,经她多次动员做工作,一家人终于同意加入改厕行列。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她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8】
___、___家庭
___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四口之家,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的好评。

2020年,他们曾荣获崖州区文明家庭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家庭”。

近期,___、___家庭入选2021年三亚市“最美家庭”孝老爱亲类型候选家庭。

___是崖州区政法委联防队队员、崖州区武装部应急民兵连____排排长,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生活中,___平易近人,孝敬父母,是个积极乐观的人。

___夫妻经常与老人孩子沟通,促进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生活中遇到事情,他都会和爱人一起商量,夫妻两人互敬互爱、有商有量。

在疫情期间,___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__工作中,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也归功于他的妻子全心全意照顾好家庭,让他无后顾之忧的投身到工作中。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9】
___家庭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坚持以人社为民服务为出发点,至尊的服务,把群众的满意,当做自己最大的收获,看做自己的荣耀。

妻子始终本着对教育的那份赤
诚,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县师德先进个人,再到市县级教学能手,连年奋战在高三一线。

夫妻互勉,共同进步。

人社工作面广任务繁重,加班已成常态,教育孩子、家务事大多都落到妻子身上,他都默默的承受支持着。

“教书就给人家努力教”这是我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她常说“你比我们校长对我要求还厉害”。

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她甘愿委屈自己下乡支教。

我们互相鼓励,共同追梦在平凡的岗位上。

言传身教,科学育女。

遵行“百教德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育女原则。

注重教养,培养习惯和品质,让她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理。

从小有个独立的学习理念,学习不拖拉,不怠慢,认真对待每个问题。

过去一年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篇10】
__年8月,张书岩年满60岁退休,带着老伴回到漈头村,带着儿子、儿媳妇等全家人一起做普通乡村文物保护志愿者。

这一做竟然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心事业,而名扬21个国家地区。

7年来,老张一家人所做的公益事业主要有:自费买来300多把扫帚分发给村民打扫自家门前村道,并连续四年从每月的退休金中取出800元,聘请两位村民协助打扫村道卫生;用5年时间,培育出一万多株红豆杉,用于村道绿化和单位植树等公益事业;发动全家人耗时1年多,照顾村里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直至老人安祥过世;自费办村邮政代办所,一家人承担起义务投递邮件工作以方便群众。

十次到马来西亚探亲,每次都为当地献爱心,受到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接见。

以保护抢救乡村古文物为己任,自费修缮十二座清代古民居,创办内设历史文物博览馆和清风正气史鉴馆等11个展馆,展区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
历代古(文)物一万余件,拥有“十一展馆,三个基地,三条长廊”展览规模,被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誉为“民间故宫”的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此外,还利用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好平台,开办仁爱启明书院和福建第一个爱故乡工作站,让乡村儿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全部从中受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