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
护理
摘要:高血糖危象的治疗和护理较困难,尤其是合并高钾血症。

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关键词:高血糖危象;高钾血症;护理
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代谢紊乱,可发生在1、2型糖尿病患者中。

据国外报道,DKA发病率为13.6~14.9%,HHS发病率因病情复杂性及研究人数少而不甚清楚,但大约1%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HHS。

当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为高钾血症,>7.0mmol/L为严重高钾血症。

当K>6.5mmol/L时,心肌跳动可随时停止。

因此,研究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资料
选择机场院前急救自2013年至2020年约15例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年龄41~58岁,平均(45.77±4.62)岁,病程2~30年。

血糖36.49~
66.1mmol/L,尿酮体(+/-)~(+++),血钠126.34~148.56mmol/L,血钾4.15~7.11mmol/L,CO
CP 6.5~22.4mmol/L,血浆渗透压304.49~351.08mmol/L。


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治疗36h后,血糖为8.38~13.69mmol/L,尿酮体(-)~(+/-),血钠139.4~144.1mmol/L,血钾3.96~4.5mmol/L,CO
CP 19.5~
2
24mmol/L,血浆渗透压295.1~306.23mmol/L。

有意识障碍者意识逐渐恢复到正常且病情稳定。

二、急救
1、合理补液。

由于糖尿病在高血糖状态下常伴有脱水,这是胰岛素及组织
灌注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充分补液至关重要。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根据电解CP测定结果计算血浆渗透压进行补液。

通常,注射0.9%氯化钠以快速补
质和CO
2
充血容量和纠正脱水,第1~2h,每小时输入1000ml(取决于心脏状况);第3~
5h,约每小时输入500ml;第6~12h,每小时输入250ml。

及时观察血压、出入
量等,以判断补液治疗是否有效。

当DKA患者血糖≤11.1mmol/L,HHS患者血糖
≤16.7mmol/L,将液体改为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继续
治疗。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素是治疗高血糖危象最常用的
方法。

建立静脉通路后,继续静脉输注小剂量胰岛素,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
将胰岛素入莫菲氏壶滴注。

每1h监测一次血糖,并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下降率基本维持在2.8~4.2mmol/(L·h)。

当患者高血糖危象表现缓解并能
正常进食时,应在继续补液时,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CP。

高血糖危象患
3、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每2h复查一次电解质和CO
2
者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与胰岛素缺乏、高渗脱水、酸中毒等有关,大部分可通
过补充大量液体和小剂量胰岛素来纠正,因此无需特殊处理,少数患者(pH<6.9)
可给予适量碳酸氢钠碱补充治疗,并及时监测pH值,直至pH值维持在7.0以上。

合并严重高钾血症患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注射时间5~10min。


充液体和胰岛素后,酸中毒症状缓解,血钾浓度开始下降,为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当血钾低于5.2mmol/L且有足够尿量(>40ml/h)时,开始补钾治疗,每1L输
入溶液中加入KC1 12.0g,以确保血钾保持在正常水平,24h内补钾总量不得超
过6~8克。

4、治疗诱因和并发症的预防。

早期治疗诱因和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之一。

高血糖危象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因而合并感染者应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
积极使用抗生素。

胰岛素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钾血症及低血糖,治疗时
应注意及时监测电解质和血糖,并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是否需补钾,当DKA患者血
糖≤11.1mmol/l,HHS患者血糖≤16.7mmol/L时,给予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并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继续治疗。

高血糖危象患者可能发生脑水肿,虽然罕见,
但通常致命。

脑水肿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时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可能是
原因之一,需提高警惕。

三、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
1、补液护理。

补液时建立2条静脉通路,留置针穿刺,用输液泵控制流速,采用先快后慢原则,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补液速度。

观察患者意识、尿量和生命体
征等,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造成心脏负荷过重。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液体渗出、红肿,避免发生静脉炎。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

24h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每30min记录一次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和血氧,连续低流量吸氧(2L/min),密切观察患
者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尿液颜色及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CO
CP,每1h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
2
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如有异常或不适应立即处理。

每2h复查电解质和
CO
CP,计算血浆渗透压,根据结果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2
3)胃肠道症状监测DKA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

暂禁食水、止吐抑酸治疗。


察并记录呕吐物性质、次数、量,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于头脑清醒、无胃肠道不适症状者,鼓励口服补液,可避免大量静脉补液造成心
脏负荷过大,达到安全有效纠正脱水的目的。

4)做好抢救的充分准备。

高钾血症时,应警惕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
发生。

高时钾抑制心肌并降低心肌张力,因此出现心动过缓、心脏增大、心音减弱、房室传导阻滞、各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扑、室颤等,甚至心搏
骤停。

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观察波形改变(如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P波消
失等),准备抢救药品和物品,发现异常时积极进行抢救。

3、一般护理。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常伴有极度疲劳、肢体苍白湿
冷和意识障碍等症状,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加床档,防止坠床,保持舒适的
体位。

对于意识模糊患者,将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感冒。

病室有足够光线且安静,以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室温20~22℃,空气
湿度50~60%。

4、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

在口腔中易滋生细菌,对不能漱口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d/次,保持口腔清洁,直到患者能漱口。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观察受压部位有无红肿、破损。

床头设立翻身卡,每2h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和继发感染,保持床身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

为预防糖尿病足,患者穿的袜子应宽松舒适,接缝应朝外或无接缝,保持足
部干燥清洁,卧床患者应给予足跟保护以减轻压力。

5、心理护理。

患者清醒后,应及时开导其负面情绪,积极解答患者疑问,
使患者意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但可通过药物、饮食、锻炼等方式加
以控制,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定制个性化教育,让患者学会如何治疗糖尿病和自我管理等,以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6、健康指导。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人群自我管
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患者高血糖危象解除后,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
知相关病理知识及护理要点:1)告知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如发生低血糖,应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

2)给予糖尿病饮食。

平时定时定量进食,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戒烟限酒,每天食盐量<6克。

3)让患者了解运动在治疗中的作用,结合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帮助患
者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家中自备血糖仪,测量空腹和餐后2h血糖,若出现低血糖反应,立即测血糖,
并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血生化等检测。

5)告知患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
发症,并指导其防治,如DKA、低血糖、HHS、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等,让其了
解控制糖尿病是根本。

6)指导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若不适应及时就诊。

7)向患
者及其家属提供糖尿病宣教资料,鼓励他们参与糖尿病教育培训。

8)告知患者及
其家属,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低血糖,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个人身份识别卡,以便身体不适时路人能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细致护理干预探析[J].当代医学,
2016(03).
[2]唐华明.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