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遴选管理制度
背景
药品遴选是指医疗机构对临床药品进行审评、筛选与把关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医疗体系中,药品的遴选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按照政策、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理。
本文将介绍药品遴选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帮助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体系,提升医疗质量。
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药品遴选的程序和管理要求,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药品遴选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委员会、药品遴选评审、竞价评审、采购合同签订、采购程序、进货验收、入库管理、配药、开药、监测报告等。
主要内容
药品遴选委员会组成
医疗机构应设立药品遴选委员会,委员应由医院药学、临床、财务、质控等科室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
遴选委员会委员应按照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确保药品遴选工作顺利进行。
药品遴选评审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遴选评审机制,对入选的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疗效、安全、经济性等方面的审查和评估,药品通过评审方可上
报竞价评审。
竞价评审
竞价评审应遵循政策法规和合同约定,确保采购的药品来自合法、合规的生产企业,并具备明确的价格、质量、数量、交货期限等条款。
评审应按评审要点和流程进行,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采购程序和合同签订
采购程序应按照药品遴选委员会、竞价评审等程序落实,确保在
全面了解、比较后订购符合临床需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药品。
采购
合同应明确各项条款,并进行签字盖章。
合同需包含药品品名、剂型、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标准、保质期、运输条件等内容。
进货验收和入库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进货验收及入库管理的规范,确保进到库中
的药品与合同一致,并符合质量、卫生标准。
药品入库应按规定时间、数量、品种和次序记录入库情况,并标注保质期及其他特殊要求。
配药和开药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配药和开药程序,确保符合临
床用药需要,避免药品误用、误伤。
医护人员责任重大,须按系统要
求操作,同时不得随意更改医嘱。
监测报告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品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对药品进货、配药、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和
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责任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药品遴选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明确各
个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并根据规定的标准、指标进行考核。
对不履
行职责、违反规章制度、质量安全问题较严重等情况,应按规定进行
相应的问责处理。
结语
药品遴选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
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制度、规范的流程
和科学的管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