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概率初步知识点

初中数学概率初步知识点

概率初步知识点
1、事件类型
(1)确定事件
(a)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发生的事件。

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若a、b、c均为实数,则a(bc) = (ab)c。

(b)不可能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如:没有水分种子也能发芽。

(2)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如:掷一次硬币正面朝上。

注意:
(a)事件分为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b)事件一般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

2、事件的概率(probability)
(1)事件的概率:对于一个,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 = 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 = 0。

(4)如果A为随机事件,那么0 < P(A) < 1。

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时,P(A)接近0;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时,P(A)接近1。

(5)对于任意事件A,有0()1
P A
≤≤。

3、频率(frequency):事件实际发生次数与可能发生次数的比率。

设在相同条
件下,独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出现f 次,则事件A出现的频率为f
n。

如:掷均匀硬币的试验。

注意:前提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

注意: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1)频率总是围绕概率上下波动;
(2)样本量n越大,波动幅度越小,频率越接近概率;
(3)随着实验次数增至足够大,频率逐渐稳定于某一常数附近,则该常数为概率。

4、古典概型:
一种概率模型。

如果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
相等,事件A中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m
P A
n。

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

注意:古典概型与频率的区别。

5、几何概型:
一种概率模型。

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或度数)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主要区别:试验的结果是无限个。

如:往下图中抛点,该点刚好落入四分之一圆内的概率。

6、用列举法求事件发生概率的常用方法
(1)穷举法:如果试验的结果较少,我们可以采用简单列举的方法,把所有的结果直接排列出来。

(2)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3)树状图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

掷骰[读tóu]子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