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赏析附答案

诗歌赏析附答案

诗词赏析专项训练1.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

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2.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3.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4.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5.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6. 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春花秋月”即良辰美景,是词人昔日欢娱之时。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句是说春花秋月来去匆匆,词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萦绕在心头。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表明上说故国的宫殿仍在,但自己已经衰老了,深层意义则表现“江东易主”之痛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是以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喻多而深且连绵不断地愁情。

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借春花秋月之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留恋和向往,抒发了游子如春水一般永无止息的思乡之愁。

B这首词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和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

C词人通过春花秋月和流逝的一江春水,表达了时光易逝,美景难留,人生短暂的仇怨之情。

D这首词借“春花秋月”抒情,以“一江春水”为喻,表达了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这首诗后两句以“晴空”、“碧霄”勾画出一幅明快、清新的秋景图,热情歌颂秋天,把它说得比欣欣向荣、充满生气的春天还好。

B.作者虽然表达了与古人逢秋悲伤、寂寥不同的感受,但在一鹤振翅高举的孤单意象中,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C.第三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画,这是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好的原在:在秋日晴空中,一鹤振翅高举,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历发有为,大展宏图。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句写出了诗人充满豪情,努力进取的情感,表达了诗作的主题。

9.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0.阅读下面诗歌,选出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是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

展示了戍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

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

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戍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府旧题。

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的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

C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

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是运用拟人化修辞手法,借暮春衰残景象渲染离别的忧伤。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别后的思恋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C“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运用白描手法,写自己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容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是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并寄予希望。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离别之苦。

B诗的首联先写景,后抒情。

以残春之景烘托出一种笼罩全诗的悲剧气氛。

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D此诗采用了多种抒情方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借叙事抒情,借比喻抒情,借神话传说抒情。

13.阅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本诗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14.(1)选出对这首词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即“激情奔放”,实际上就统摄了全词精神。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来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

C.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射天狼”中“天狼”喻指侵犯北宋的辽和西夏统治者,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2)选出.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阙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由叙事而抒怀,一气贯注。

B.该词通过对特定情景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略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

C.全词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走马挽弓,“狂”态不减少年的爱国志士形象。

D. 全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基本相同。

15.对杜甫的《蜀相》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