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

境概括不准
如何概括形象特点: ①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或仔细揣 摩人物形象),敏锐感知并精确概 括其特点或氛围; ②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 基调,切忌孤立理解。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高考诗歌鉴赏
破解选择难题
题型的变化: 由两道主观题变为选择题(4选1)+主观题 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由单纯的考查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 础上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
角度和设误角度。 2、探究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3、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赴洛道中作 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 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 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 “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如何判断表达技巧: ①凡是有表达技巧的地方都要关注,慢读细 读,找到切实的根据,才能放过,缺乏依据 的说法,就是错项。 ②考表达技巧选项也是考对内容的理解,所 以切不可脱离诗句,只看选项,以他人的理 解代替自己的理解。 ③平时训练的时候要抓名句,名句抓炼字, 炼字抓技巧,这是我们诗词鉴赏的关键法宝, 不可掉以轻心。
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如何准确分析情感主旨: ①明确抓手(意象词、情感词、修饰词), 整体把握。不要只关注答题点的选项,导致 脱离文本的跳读,断章取义,最终理解偏差。 ②寻找诗眼,把握感情总基调。 ③探究典故,分析典故背后的深层用意。
约 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注]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 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 意境手法 衬托出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 内容解读 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 结构分析 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 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意象意境
考点: 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炼字、炼句、诗眼、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结构技巧 4、理解思想内容—背景、题材、主旨 5、把握情感态度—作者及其情感
常见的四大设误角度:
1.意象意境概括不准
2.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3.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如何理解词语: ①联系已学,准确判断。 ②结合情境,不能孤立地猜测。 ③读清题干,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减字木兰花· 暮冬杂咏 【清】史惟圆 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 丝。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根蔓牵萦,又 逐郊原春草生。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寄愁天上,埋忧地下”,作者借用来作词的起拍 与过片,成为词的主旨。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 B.“石破多时”化用了李贺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 破天惊逗秋雨”,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C.愁,本无形体,却可以“寄”,这是化抽象为具体, 他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上也容纳不下那 么多愁。 D.“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 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1、有效读懂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
注释、关键词句等)。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排除巧妙用。
(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 ①耿:微明的样子。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 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 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
还 山 宅 【唐】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 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 槎:读chá,指小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 词语解释 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芳草弥漫,空 形象概括 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 句子理解 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 技巧分析 仗,又有句内对仗。
秋兴八首(其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 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可见思乡之切;“每依” 可见这样的遥望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 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诗人老病一身,漂泊他乡,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 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 内容概括 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 词句理解 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意象解读 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 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技巧分析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 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 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 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 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 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 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 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的是时光 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D. “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 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 “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 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 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D .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 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E )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 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手法分析,意境概括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 的对照引人感慨。 主旨分析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 酒作乐的场景。 意象画面概括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 完全放松的状态。 情感分析 E. 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 表达技巧分析 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注]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 意象分析 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 情感解析 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 特点情感 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 泛起的红晕。 词句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