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是利义全一的高级管理人
由于贾探春的思维是直线式的,因而她的改革思路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

薛宝钗则不同,她在完成物质层面的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展开了精神层面的思考。

为了给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薛宝钗提出了配套的改革措施,强化治安管理。

她对老妈妈们说:“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偷懒总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

”事实上,薛宝钗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治安管理,每天晚上带人各处巡查。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对改革环境的重视。

薛宝钗和王熙凤一样,深知管人是要讨人嫌的。

但她的处理风格却和王熙凤完全不同,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我本也不该管这事。

就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

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

我们太太又多病,家务也忙。

我原是个闲人,就是街坊邻居,也要帮个忙儿,何况是姨娘托我?讲不起众人嫌我。

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
薛宝钗把自己参与管理说成是身不由己、万般无奈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被管理者的同情。

即使是强化治安管理,薛宝钗也不是金刚怒目式的,而是循循善诱,尽可能启发人们的羞耻之心。

事实证明,薛宝钗的这套柔性管理确实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人们对此都口服心服。

由于有了薛宝钗的新设计,贾探春的这次承包改革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正如李纨所说:“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生产者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因今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护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间又有姑娘们行着船夹泥的、种藕的。

”同时,生产者的责任性也大大加强了。

春燕道:“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

她一得了这地,每日起早睡晚。

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糟蹋。

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乱动。


还应该强调的是,与王熙凤相比,甚至与贾探春相比,薛宝钗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管理实权。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红楼梦》中真正的管理权威就是薛宝钗。

杜拉克就说过:“不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如果只是一味地看重权力,那么,他就只能列入从属的地位;反之,不论一个人职位多么低下,如果他能从整体思考并负起成果的责任,他就可以列入高级管理层。

”按照杜拉克的这一标准,薛宝钗显然是可以进入“高级管理层”的.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篇2]
岁月如梭,有若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红楼一梦已看尽几世风雨飘摇。

解不开是离恨苦,道不尽是红楼梦,且不说那草木前盟缘未尽,今生魂断情难销,也不论那封建末世社会态,家族兴衰成败史……单是一个薛宝钗,就引得后人太多太多的话语。

一、山中高士晶莹雪睿藻仙才淑仪风——封建淑女的典型
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风范。

她克己复礼才德兼备,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贞淑娴静品格端方;沉着冷静,遇事清醒;行为豁达,宽以待人;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保尊严。

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恰是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弘毅宽厚,清平和允。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倘若不是集贤良淑德于一身,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大家庭里,宝钗是不会深得恩宠,获得上上下下广泛的喜爱与赞誉的。

“德言容工”四德俱全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基本要求,宝钗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闲雅,针黹精熟,集贤淑于一身。

在她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居次,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

她不仅以此为律,还常常用之规范别人,用心良苦。

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写尽了这位豪门闺秀的蓄雅和自重。

宝钗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在与周围姊妹的相处中体现出一种长者般的风度。

她善良真诚、细致体贴,她能在绮罗锦绣丛中,一片欢声笑语背后,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私下里劝袭人不要让湘云帮着做活计,帮岫烟拿回所当衣物;她也能在酒令中察觉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的失语,兰言解疑痴,这旨在保护黛玉免受谤议的从旁点拨,让黛玉深为感激,那一番女子“识礼守分”“得重于才”的说教,更是让黛玉心下叹服。

黛玉起初对宝钗是怀有敌意的,总认为她“待人极好”是“有心藏奸”。

宝钗的善解人意和虚怀
若谷,最终感动了黛玉,使其自觉错怪了她,进而与之尽释前嫌,互剖金兰之语,“竟比他人好了十倍(49回)”。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