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句子成分练习一、划分句子成分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 [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干上] [来回]拉﹤了﹥﹤起来﹥。
8],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改进)的方法。
13] [几乎] [每时每刻] [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14、(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 [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7.我‖[从此] [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20.(一位)()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2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 [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存现句、非主谓句)2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23、(纽约市)()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2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 [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2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 [没]吃过白米。
2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27)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2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3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 [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31、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32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33、(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
34、[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 ‖他[从阵地上]下来吃饭。
35.(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的智慧和力量。
36.[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37.(蠢笨)的企鹅,‖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38.(新换)的毛‖颜色深些。
39.牛郎‖[]放﹤一次﹥牛。
40)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英语。
41、(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42.(鲁迅)的)裤子‖穿了﹤好几年﹥。
43.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没个角落里]。
1。
2、秋天比春天(主)更(状)富有(谓)欣欣向荣的(定)景象(宾)。
3、张思德同志(主)永远(状)是(谓)我们学习的(定)榜样(宾)。
4、汽车(主){在[望不到边际的](定)高原上}(状)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状)我(主)一向(状)过着(谓)朴素的(定)生活(宾)。
6、峰峦(主)刚刚(状)从黑夜中(状)显露出(谓)一片(定)灰蒙蒙的(定)轮廓(宾)。
7、淡淡的(定)朝阳(主)刚(状)把树梢(状)照亮(谓)。
8、豆大的(定)汗珠(主)不停地(状)从脸上直往下(状)落(谓)。
9、他(主)踉踉跄跄地(状)从外地(状)赶回(谓)久别的(定)家乡(宾)。
10、我们村里的(定)农民(主)往冻土上(状)铺了(谓)一层(定)麦秸(宾)。
11、已经上了岸的(定)勇士(主)乘机(状)俯身(状)冲了上去(谓)。
12、小学校(主)显得(谓)那样(状)幽静而又神秘(宾)。
13、心里(主)突然(状)感到(谓)万分(定)沉重(宾)。
14、他(主)推开门走进去(状)站在(谓)桌子前(宾)。
15、连长(主)命令(谓)我们(宾)马上休息(宾补)。
16、祥林嫂(主)叫(谓)阿毛(宾)坐在门槛上剥豆(宾补)。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
(宾语)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这儿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二、用“‖”划分主语、谓语不正确的是A.我姐姐‖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B.他‖为人正直是大家都知道的。
C.瓢泼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D.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三、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动宾短语的是A.炉火的微光渐渐暗了下去。
B.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
C.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D.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四、下面句子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的生活幸福。
(2)我们生活得幸福。
(3)幸福来之不易。
(4)幸福生活万年长。
A.(1)谓语(2)补语(3)主语(4)定语B.(1)谓语(2)宾语(3)主语(4)定语C.(1)补语(2)谓语(3)主语(4)定语D.(1)谓语(2)谓语(3)状语(4)主语五、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1、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2、获得冠军‖是每个运动员的心愿。
3、一阵风雪‖刮得他几乎站不住。
4、小华成绩过硬‖是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
6、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热情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吧。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1.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这件事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是一个极好的值得反省的事件。
•1、语序不当1.这次的活动得到了几个学校老师的积极响应。
(歧义:“几个学校老师”)2. 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4.北京的秋天很美丽。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1我们为顾客创造周到的服务。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创造”改为“提供”;2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一面对两面:应把"是否"删掉)3他们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主客易位导致搭配不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主语是“观众”,而不是“他们”。
改为“得到”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5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