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精心整理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 A 还是 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来、去去”的情况:+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11.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 得 +不得了 / 死了 / 坏了 / 得很 / 多了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 不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 很 /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

(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 +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 +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重复动词)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 + 时间)(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形式:动词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1)动词 +动量词 +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 (2)动词 +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形式:处所词语+动词 +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形式:动词 +了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19.语气助词“了2”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变化: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语气助词“了”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

(还要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 *快要)回国了。

(“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22.动态助词“着”形式:动词 +着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持续、动态)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23.动态助词“过”形式:动词 +过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24.在 / 正在 / 正+动词(呢)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

(可以跟“着”一起用)25.连动句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26.兼语句形式: A请/ 让/ 叫 B+动词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 A(不)比 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 B 更/ 还+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还高。

(3) A 比 B+形容词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 B早/ 晚// 多/ 少+动词 +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 A 跟 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 A 有 / 没有 B(这么 / 那么) +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

(或: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 AA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 AABB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形式: A 把 B+动词 +其他成分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我把作业做完了。

(动词后用“结果补语”)你把箱子拿上来。

(动词后用“趋向补语”)你把这本书给他。

(动词后用宾语)注意:(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我把车停在门口。

|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1)用“被”的“被”字句:形式: A 被 B+动词 +其他成分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 2)表示态度或看法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就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心理类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一点儿(表示比较):昨天 20 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一点儿 +(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名词 | 代词 +指示代词 +数量短语 +形容词 / 名词 +中心语学校这两个新学院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40.状语的一般顺序时间 +处所 +范围 +程度 +情态 / 方式 +介词短语 +动 / 形我们都对他很热情我们在学校非常认真地跟老师学汉语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注意: 1.“也” +别类副词: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程度副词: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 +介词短语: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 +形容词短语: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介词短语: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

/我能把这件事做好7.时间词语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介词短语: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能愿动词: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

/今年我来了中国,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