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导学案教师:郑迎平一、单项选择题1.彭某入室盗窃,窃得电磁炉后被主人方某发现,方某一直追到大街上。
彭某与方某厮打,彭某被打倒在地,扔下电磁炉逃跑。
对彭某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盗窃罪既遂论处B. 以抢劫罪既遂论处C. 以抢劫罪未遂论处D. 以抢劫罪中止论处1.【答案】C【解析】彭某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由于被迫放弃财物,属于抢劫罪未遂。
盗窃罪虽然既遂,但是由于转化为抢劫罪了,所以最终不能以盗窃罪既遂论处。
2.方某外表俊朗但游手好闲,喜欢沾花惹草,得知吴某(女)是位富家小姐,便追求吴某,自称自己是某高官的儿子。
吴某很快喜欢上方某,并给方某送了许多贵重礼物。
两人相处时间长了以后,方某感到厌烦便离吴某而去。
方某的行为属于()A. 诈骗罪B. 招摇撞骗罪C. 侵占罪D. 无罪2.【答案】D【解析】方某没有非法占有钱财的目的,不构成诈骗罪。
方某只是冒充高干子弟,但没有冒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所以,方某无罪。
3.孙某(男,15周岁)与李某(女,12周岁)谈恋爱。
在恋爱期间两人发生了性行为,双方家长得知后杜绝了两人来往。
对孙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 构成强奸罪,属于奸淫幼女B. 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双方是自愿的C. 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孙某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D. 构成强奸罪,但不需刑罚处罚3.【答案】C【解析】根据2006年最高法院《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孙某不构成犯罪。
B 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孙某不构成强奸罪的理由不是因为双方是自愿的。
4.甲男与乙女恋爱7年,甲男提出分手,乙女坚决不同意。
某日在同居屋内,乙女对甲男说:“你要真的抛弃我,我就上吊自杀!”甲男:“你总是这么吓我!我倒要看看!”乙女无奈便上吊。
甲男不予抢救反而锁门外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男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 甲男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 甲男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甲男构成遗弃罪4.【答案】A【解析】甲男与乙女争吵时,乙女要自杀,甲男对乙女的自杀产生教唆促进作用,这种先行行为产生了作为义务,而且能够救助不予救助,并锁门排除他人救助,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5.赵男与林女结婚,但对林女与前夫所生男孩小明心生厌恶,认为小明是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便有心除掉。
某日赵男带小明来到山中游玩,在一人迹罕见的山谷,赵男对小明说:“我去上个厕所,你在这不要动!”然后悄然下山。
小明后被山中野狼吃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赵男构成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 赵男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 赵男构成遗弃罪D. 小明的死亡是一起意外事件,因为小明是被狼吃掉的5.【答案】B【解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遗弃罪的区分在于,该行为对被害人生命的威胁是否达到现实而又紧迫的程度,被害人的生命对行为人的依赖程度大小。
题中,赵男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6.王某与李某表面是朋友,但暗地里都想致对方于死地。
某日王某送给李某一瓶有毒红酒。
李某感觉该酒颜色和气味有点不对,怀疑有毒,没敢喝,而是送给了朋友刘某。
刘某回家后饮酒中毒死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某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打击错误B. 王某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对象错误C. 李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6、【答案】D打击错误是因为方法手段问题而出错,而题目中王某投毒方法本身没有错误,对象错误是指将甲对象误认为是乙对象而打击,而题目中王某也没有产生对象认识错误,李某明知红酒有可能有毒,还送给别人,放任他人死亡,属于间接故意杀人7. 警察孙某值班时上网看电影,接到一名男子甲报警求救电话:“歹徒正在杀害我朋友乙,请赶紧出警救助!”孙某能够出警但由于不忍中断看电影而故意不出警,后歹徒杀死了甲和乙。
孙某的行为构成()A.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B. 不作为滥用职权罪C. 不作为玩忽职守罪D. 过失致人死亡罪7.【答案】B【解析】首先,孙某是不作为犯罪。
其次,孙某不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因为其不作为与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具有等价性。
最后,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在于,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
滥用职权罪包括能够履行职责,故意不履行。
孙某就属于这种情况。
8. 甲系某省民政厅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灾款8万元借给亲友做生意。
甲的行为构成()A. 贪污罪B. 挪用资金罪C. 挪用特定款物罪D. 挪用公款罪8.【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定挪用公款罪。
9、甲为了评教授职称,先后抄袭他人作品4篇,后来果真被评上了教授,工资待遇比以前大有提高。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诈骗罪B.盗窃罪C.侵犯着作权罪D.不构成犯罪9、【答案】D【解析】《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着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着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要构成侵犯着作权罪,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且这儿的营利是一种商行为;甲是为了评教授职称,才抄袭他人作品的,虽然评上教授后,工资待遇大有提高,但不是这儿的营利,所以不构成侵犯着作权罪。
甲虽然欺骗了上级,获得了高工资,但还是以自己的工作换来的报酬,虽然自己的能力与待遇不符,只是轻微的行政违法,不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
当然也不构成盗窃罪。
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10、甲自己开了一家批发兼零售的百货商店,主营烟酒。
后来,甲感觉正常经营烟酒利润太低,于是便想经营“水货”。
由于甲所在的城镇靠近沿海,走私的烟酒很多,所以甲便通过各种渠道购进大量走私进口的“万宝路”、“骆驼”等国外品牌的香烟及“人头马”的洋酒。
甲不仅零售走私进口的洋烟洋酒,而且还向周围城镇零售商私下批发,赚取了大量利润。
则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非法经营罪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10、【答案】B【解析】甲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甲为谋取暴利,明知其经营走私烟酒的行为违法,仍非法经营,并私下大量批发,其行为严重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
由于甲并未直接从走私犯那里购买烟酒且未与走私犯共谋,所以不构成走私罪。
由于甲零售的走私烟酒的质量和商标都是真实的,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
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的有()A. 在运送他人偷越国境时暴力抗拒检查的B. 在走私普通货物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的C. 法官受贿并枉法裁判的D. 甲既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又向国家机关行贿的11.【答案】AC【解析】A项,将妨害公务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B项,数罪并罚。
如果是针对走私毒品,则将妨害公务作为走私毒品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C项,从一重罪处罚。
D项,两个行为,两个对象,定两罪:行贿罪和对单位行贿罪。
12.甲欲杀死乙,给乙投放大剂量安眠药,导致乙昏睡。
甲以为乙已死亡,便将乙扔下山崖,实际上乙是摔死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想像竞合,从一重罪处罚C.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D.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12.【答案】AD【解析】甲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13.小学老师甲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乙连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便当众说乙:“蠢猪!只会给我们全班成绩拖后腿,真是行尸走肉!”乙回到家中,羞愤自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B.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C.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 甲构成侮辱罪13.【答案】CD【解析】首先,甲不是教唆他人自杀。
其次,甲的辱骂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为辱骂行为对人的生命没有危险,不是杀人的实行行为。
最后,甲当众侮辱乙,并且乙不堪侮辱自杀,表明甲的侮辱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构成侮辱罪。
14、甲欲杀乙,但怕自己制服不了乙,就对朋友丙说:“乙经常说我坏话,你帮我揍他一下吧。
”丙答应下来,随后跟甲一起找到乙,二人一起动手将乙打倒。
待乙倒地时,甲便将乙往死里打,致乙死亡,对甲丙应如何论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B.丙构成故意杀人罪C.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和丙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14、【答案】ACD【解析】甲具有杀人的故意,丙只具有伤害的故意,二人可以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
15、甲乘乙不备抢走了乙手中的提包,乙紧跟着追赶。
甲看跑不脱,就转过身来向乙的腹部踢了一脚,然后继续逃跑,但乙一会儿又追上来了。
这时甲遇到了自己的朋友丙,丙立即领会了发生什么事,就问甲是否需要帮忙,甲点头答应,随后,丙也向乙的腹部踢了一脚,然后二人逃走了。
结果后来发现乙由于脾脏被打坏不治而亡,但无法查清到底是谁的行为所致。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B.甲应该对乙的死亡结果负责C.丙和甲构成共犯D.丙应该对乙的死亡结果负责15、【答案】ABCD【解析】甲的行为属于转化型的抢劫,并与甲构成了事后抢劫的共犯。
由于甲属于普通的共犯,处罚原则为部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甲应该对乙的死亡结果负责。
而丙属于承继的共同正犯,承继的共同正犯是指先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实行行为之后,后行为人以共同实行的意思参与实行犯罪的情况。
对于承继的共同正犯,虽然后行为人对参与之前的先行为人的行为产生的结果不承担责任,但在本题中不能证明就是甲个人的行为导致乙的死亡,因此在丙无法证明自己的行为和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丙也应该对乙的死亡负责任。
16、李某与张某二人为牟取暴利,在英国用30万美元购得大量黄金,欲图走私到国内转手,不料在海关被缉私人员发现。
李某与张某二人掏出随身携带的铁棒和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轻伤后携带黄金逃走。
则李某与张某的行为应当以下列哪些罪定罪处罚()A.走私贵重金属罪B.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C.妨害公务罪D.故意伤害罪16、【答案】BC【解析】根据《刑法》第151条第2款和《刑法》第153条规定,要构成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必须是将文物或者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往国外走私才符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