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电大环境保护法第三套题

2017电大环境保护法第三套题

2017电大环境保护法第三套题
一、选择题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

A. 参照标准
B. 指导性标准
C. 普遍适用标准
D. 强制性标准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方案并予以实施。

A. 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
B. 生态保护
C. 治理与保护
D. 恢复治理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A. 管理
B. 统一监督管理
C. 监督管理
D. 统一管理
4.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 )。

A. 努力达标
B. 按期达标
C. 减轻污染程度
D. 改善环境质量
5.《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加以表示。

其中预警级别最高的是()。

A. 橙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红色
6.集中体现自然资源价值的法律制度是( )。

A. 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B.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C. 自然资源调查制度
D.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7.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 )监测预警机制。

(2.00分)A. 环境容量承载能力B. 环境总量承受能力C. 环境资源承受能力D. 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8.依照我国《渔业法》的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A. 以养殖为主
B. 以扶持为主
C. 以捕捞为主
D. 以加工为主
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A. 高于
B. 严于
C. 宽于
D. 低于
10.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施( )。

A. 适当保护,避免损害
B. 采取保护,不得损害
C. 加强保护,防止破坏
D. 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11.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

A. 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B. 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C. 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D. 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缴纳排污费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 污染状况
B. 环境状况
C. 环境质量状况
D. 生态环境质量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 金融诚信
B. 企业诚信
C. 社会诚信
D. 政府诚信
14.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是( )。

A. 企业
B. 政府
C. 公众
D. 社会团体
1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A. 限期治理制度
B. 排污许可证制度
C. 目标责任制度
D. “三同时”制度
2、判断正误(总分10.00)
1.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2.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5.新环保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三、名词解释
1.公害(5.00分)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5.00分)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00分)
4.自然保护区(
5.00分)
四、简要回答(总分27.00)
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9.00分)
2.对破坏环境者实施的行政处罚有哪些形式?(9.00分)
3.森林法对森林采伐的规定有哪些?(9.00分)
五、注析案例(总分13.00)
1.养鸡场经营者甲发现自她所在市某公司在她鸡场附近修建预制板厂以来,小鸡纷纷死亡,产蛋鸡也不再下蛋,经济损失达数万元。

同时,其住宅出现裂缝,家人住院。

主要原因是各种设备产生的震动和噪声。

据环保局监测,其住宅及养鸡场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

该厂自规划以来,未履行“三同时”手续,也未安装任何消声防震措施。

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厂罚款3万元,并要求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生产。

问题:(1)环保局的处罚有无法律依据?
(2)该厂若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时,甲有何救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