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土猪”的定义
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樊福好
最近和朋友聊天,突然遇到了“土猪”这个话题,由于我是所谓行业内的人士,朋友们把我当成了这个方面的“砖家”,交谈甚欢。
在养猪行业内,对“土猪”一致的定义是指中国地方品种的猪,以此区别于外国进口的猪种,甚至有些人士还把外国进口的猪种称为“良种”,这种称呼让我想起了当年日本人颁发的“良民证”。
为了追逐利润的需要,有些商业公司将中国地方猪和外国进口的“良种”杂交,行业内称为“土杂猪”,无论如何,毕竟和“土猪”还是沾了点边儿。
由于对“土猪”定义的莫衷一是,导致中国“土猪”市场的鱼龙混杂,也让消费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朋友们七嘴八舌的提问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不过,我个人对上述定义不以为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是指“地之吐生物者也”,“百谷草木丽乎土”。
“土”有滋养之意。
如果“土猪”沦落为仅仅满足于饱腹,失去了“滋养”的功效,则无论如何不能再称之为土猪。
在笔者提出的“新五行”中,
土居左,左升右降也。
左,乃佐也,有
调和之意。
《黄帝内经》亦云:五谷为
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现代养猪业中饲养的“良种”猪早已失
去了其滋养作用,无所不用其“毒”。
我对土猪的定义是:
1、长期接触“泥土”的猪。
接触
泥土是饲养土猪的前提。
那些常年生活
在水泥地板上,钢筋漏缝地板上的猪当
然不能算是土猪。
中国的地方猪种跑到
水泥地上就喘气不断,由此可见一斑。
2、远离“预混料”的猪。
“预混料”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甚至药物添加剂,其主要功效是促进快速生长,这种富集的微量元素失去了其在微量状态时的功效,成为“毒源”。
广大的消费者称这样的猪为“饲料猪”,其不屑之意跃然于兹。
3、经历四季更迭的猪。
有句俗语说,朔风起,秋鱼肥。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得出结论,不经历秋冬的动物食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劣质的。
所以,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在春季的时候“不得杀生”,即“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过去的老百姓,过年后把猪苗买回家,到了年底的时候取其肉,留其骨,无论男女老幼,分而享之。
此谓“年猪”。
所以,不经历四季更迭的猪也不能称之为土猪。
按照每个季节90天计算,180天就上市的猪当然不能算是土猪,经历270天的猪才勉强跨越三个季节。
所以,土猪的饲养期应该在300天以上。
至于土猪到底“土不土”,最终还是消费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