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建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土建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土建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1基础定位及放线监理质量控制要点1.1依据原有的基准点和坐标点,用经纬仪、水准仪和钢米尺按图纸设计轴线尺寸对工程进行定位,并引出控制线,对桩点做出标记,然后放各条轴线及结构边线,并进行复核。

1.2放线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1.3控制的要点⑴施工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的检定证书。

⑵对报审的控制桩成果、保护措施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测量成果进行校核。

⑶检查基准点的设置。

2基槽开挖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2.1基槽开挖监理控制要点⑴基槽开挖时可采用轻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时应挖至设计标高200-300mm处,以下部分采用人工开挖及以防破坏持力层。

人工开挖控制在100mm范围内,主要目的保护地基原土不受扰动,以防遇雨灌槽,而影响工期。

⑵基槽开挖后,应检验土质质量和钎探是否符合设计地耐力要求,若局部不符合要求,应按设计采取补强措施。

⑶清槽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质监、勘探、施工单位进行地基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参与单位会签。

⑷对已知地下管线等地理物做好保护。

⑸控制基槽标高、宽度、长度、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如位移超标,则应通过设计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检查方法: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检测。

3基础垫层监理质量控制要点3.1灰土垫层: 配合比采用体积配合比,石灰、土3:7 ,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超过5mm,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快,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灰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适当控制含水量,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铺设时可采用夯实,压实等方法,施工时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宜200-300mm,在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夯实后的灰土在三天之内不得受水浸泡,若遭受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排除,晾干后再补夯密实。

检查:目测、尺量、经纬仪、试验报告。

3.2砂垫层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亦可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砂石混合料,不得采用粉砂或冰结砂,不得含有盐渍土、草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得超过5%。

铺设时可采用振实、憾实、夯实、压实等方法。

施工时应分层进行,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检查:目测、尺量、水准仪、经纬仪、试验报告。

3.3砼垫层:⑴基槽开挖后,如基底局部有杂填土或暗浜,应挖尽杂填土或暗浜,按设计要求施工至基底标高,要求填压实系数≥ 0.97 。

⑵基槽验槽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⑶钢筋砼基础底板下混凝土垫层为C15混凝土,厚100mm。

垫层宽度比基础每测宽处100mm。

4基础回填土监理质量控制要点4.1回填土应分批分层回填,每层控制厚度在200-250mm左右,可采用多种方式使其密实(水渗透夯机击实)。

4.2回填土的质量:回填土中不得含有腐殖质与建筑垃圾,粒径不宜大于15mm。

4.3回填施工结束后,重新复核标高,压实程度。

5钢筋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5.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材质报告单,并经现场抽样送检复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5.2焊接:对钢筋的焊接试验要现场取样,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大量焊接。

5.3当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需做变动时,应及时与设计部门取得联系,对钢筋的变更取得设计部门的许可,受力部位钢筋需做变更时应做等强代换。

5.4在砼浇注施工前,对钢筋工程应做隐蔽验收,其内容包括:5.5钢筋代换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采用。

5.6钢筋的弯钩、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5.7制作好的钢筋成品、半成品必须按规格种类分类,按规范要求堆放,避免淋雨受潮,钢筋成品经专职质检员复核后报监理方验收,合格后才能够使用。

钢筋加工、绑扎、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8钢筋直径、级别、数量间距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绑扎到位,不得有漏绑、缺扣、松扣现象。

5.9保证钢筋的支数、间距及各支点处的布筋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

5.10钢筋的下料加工:A、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下料加工B、异性钢筋构件应先做出大样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大批量下料加工,防止造成工、时、料的浪费。

5.11双排双向,单排双向受力分布筋绑扎时必须满扣绑扎,不得隔一绑一。

5.12钢筋的实验项目,一般为抗拉、冷弯,有特殊要求时按有关规定执行,以60T 为一批或按甲方供货情况而定(对于钢号不明的钢材以20T 为一批)不足该检验批数量的按一批记。

5.1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a、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主长净尺寸为± 10mm;b、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为± 20mm;c、箍筋内净尺寸± 15mm。

5.14钢筋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a、网眼的长度、宽度允许偏差为± 10mm用钢尺检查;b、网眼尺寸焊接时为± 10mm,绑扎时为± 20mm,用钢尺连续测三档取最大值;c、骨架的宽度允许偏差为± 5mm,骨架长度允许偏差为± 10mm,用钢尺检查;d、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 10mm,排距允许偏差为± 5mm,用钢尺检查中间,两端各取一点取最大值;e、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 20mm,钢尺连续取三档最大值;f 、受力筋保护层基础为± 10mm,梁柱为± 5mm,墙板为± 3mm,尺量检查6模板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6.1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注砼的自重和侧向压力及在施工中的活荷载;6.2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涂刷脱模剂,不得用废机油代替,并严禁污染钢筋;6.3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能漏浆,在浇注前,模板底应浇水冲洗,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6.4现浇砼结构的模板及支撑拆除时,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上报项目监理部,监理方同意后方可拆膜。

6.5模板拆除时不得损伤砼表面及棱角。

6.6拆膜后砼表面不影响结构的蜂窝、麻面不能擅自用水泥砂浆涂抹,大的孔洞应征得现场监理的同意后拿出可行方案,进行修补。

7砼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7.1现场搅拌砼工程⑴为确保砼质量,必须对组成砼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把关,对水泥、砂子、石子按规定数量批抽样送具有资格的或质检指定的实验室作复检试验,砼配比必须委托实验室作测配并出具配合比通知单。

⑵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 个月)时,应进行复检试验,并按复检结果决定该批水泥的用否。

水泥抽样数量批,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 T 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⑶水泥试验进行的项目有①安定性、 ②强度、 ③凝结时间、④细度等性能进行复验。

进入 施工现场的砂、 石料应按规格、 品种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混骨科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且砂石含泥量不得超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应过筛,石子冲洗。

⑷砼用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距的 3/4。

现浇结构实心板,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⑸砼选用外加剂应根据砼的性能要求、 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 结合砼原材料性能, 配合比 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其品种及用量。

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与坍落度。

⑹砼浇注前,必须将模板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后,在确认模板尺寸,钢筋有效 截面尺寸无误的情况下, 方可浇注砼, 并做好开盘鉴定与记录, 注重砼原材料上料的次序 (石 子、水泥、砂子) 。

且严格控制砼的搅拌时间,从原材料进入搅拌筒内不得低于 120 秒。

⑺砼浇注时,震动棒操作应快插慢拔,四面开花,均匀振捣,并随时观察模板、预埋件的 预留洞的位置是否存在问题。

梁、柱构件应采用振动棒,板采用平板震动器。

⑻施工缝位置的确定, 在砼浇注施工前应首先确定施工缝的位置, 设计有要求的按设计要 求留置,无明确要求的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 应先清除干净施工缝部位的松散砼,然后用 1: l 水泥砂浆做结合层,浇注砼均匀振捣使新 旧结合面紧密结合。

⑼砼工作面浇注完毕后,应在 12h 后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 7 天.⑽砼试件的留置:每 100 盘不超过 100m3,留置不少于一次,每一工作台班同一配比砼不 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m3 时同一配比砼每 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件, 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以便作于构件拆 模强度依据,并做好试验台帐,砼浇注完毕后应采取措施控制砼的收缩和形变。

⑾砼原材料每盘配比计量偏差,水泥为±2%,粗细骨科为± 3%,水、外加剂为± 2%。

8 砖砌体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8.1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一般规定: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⑵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 1-2 天浇水湿润。

⑶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 ;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500 mm.⑷ 240 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 砌。

⑸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或假缝。

⑹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茬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润湿,并填实砂浆, 保持灰缝平直。

8.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主控项目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砖 15 万块,多孔砖 5 万块,灰砂砖及粉煤 灰砖 10 万块为一检验批,抽检数量为一组。

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第 4.0.12 条的各点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⑵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 3 块,取其平均值。

⑶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 砌筑并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茬,斜茬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查 20%接茬,且不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⑷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检查数量:外墙每 20m 检查一处,每处 3-5m ,且不少于 3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 查 10%,且不少对含有泥块、 草根等杂物的沙子 l / 4,且不得超过钢筋的净间 l/3 ,且不得超过 40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