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编号XDG-2012-64号地块-A块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模板工程中隆广场项目施工单位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交底日期2018-12-22 交底提要5#楼基础模板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序号分项工程模板选型1 基础导墙模板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木钢管龙骨2 电梯基坑、集水坑模板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木钢管龙骨3 200~450mm厚剪力墙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钢龙骨4 柱子柱模板采用圆扣加固体系5 梁板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木、40×40钢龙骨6 楼梯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木钢管龙骨7 门窗洞口模板15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木龙骨二、基础导墙模板施工工艺1、基础外墙吊模支模体系1.1. 基础外墙导墙二侧吊模高度为300mm(人防部位500mm)1.2.基础吊模施工控制要点(1)定位架立筋:根据墙梁轴线确定架立定位筋位置,采用不小于C22下脚料钢筋在基础通长主筋上焊接架立定位筋。
(2)定位筋焊接牢固,对吊模起到支撑作用,在水平向上有限位作用。
(3)导墙吊模模板上口侧必须钉一根25高的模板木条,使基础导墙上口形成企口式,能有效控制上部模板的密封性能,改善漏浆、麻面等质量通病,详见下图。
导墙模板支设、加固及拆模后的效果图三、电梯井、集水坑模板支撑1、电梯井、集水坑模板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成矩形盒,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复合板,次楞为40mm×80mm木,设置间距200mm,主楞为40mm×80mm设置间距400,底模采用15mm厚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上按300mm间距开25mm直径排气,部采用木做撑,竖向间距为400mm,水平间距为600mm,上部采用钢筋与槽钢同筏板基础桩顶钢筋焊接固定,防止电梯井、集水坑模板上浮。
2、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应格控制浇筑速度,优先浇筑集水坑并浇筑至模板或者是坑底上来200mm,振捣完成后停留一段时间,让混凝土稳定下来,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浇筑高度和浇筑时间间隔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情况确定。
集水坑模板支设加固抗浮示意图四、柱模板施工工艺1、本工程5#楼地下室有70根箱型钢管混凝土柱,规格1200*1200mm、1100*1100mm。
2、柱模板的主要技术参数:2.1.柱面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胶合板,面板竖楞采用40*40*3mm钢,钢平行于柱高向设置,间距200mm。
2.2.柱箍采用10#双槽钢柱箍,平行于柱截面向设置,离基础顶面150mm开始设置,因柱为箱型钢柱,柱箍不设对拉螺栓,故采用减小柱箍间距来控制柱模质量,具体设置间距如下:第一至第三道柱箍为350mm,第三至第六道柱箍为400mm,第六道至柱顶设置间距为450mm,5-14与5-15为连体柱,柱箍间距不变,中间设C16对接螺栓一道。
对接螺栓间距同柱箍间距。
3、柱模板工艺流程3.1.柱模制作编号→弹柱位置边线→焊定位钢筋→安装柱模及背楞→安装柱箍→安装对拉螺杆杆→紧固→校正加固→预检3.2.施工要点:(1)柱模板安装条件:钢柱安装完成、验收合格、柱钢筋绑扎完成,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可封柱模,柱模预先配制并按照柱规格编号。
(2)在底板砼面上弹出柱边线,检查板面的平整度,若平整度误差超20mm,宜找平,然后根据柱边线焊接定位钢筋。
(3)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斜撑,中间的柱四边均用斜撑钢管撑紧,边柱采用一拉一顶的办法稳固柱模。
斜撑钢管与满堂脚手架相连,每根柱的各面必须设置三个连接点,三道钢管支撑落地稳定模板,防止砼浇筑时冲击荷载造成柱模位移。
(4)柱模校正,采用吊线锤的法进行,将模板位置吊垂直,位置校正达到规定的要求,可最后紧固。
(5)角柱模板的支撑:预埋件置于砼板中,柱身同一标高处设置不少于2根斜撑,如下图。
如采用圆建筑专用夹具作为柱箍,柱箍间距必须根据厂家要求设置箱型钢管混凝土柱加固示意图(6)1200㎜柱使用标准模板模配模时按照下图配制,锯下零料315作为梁底模板,如采用1220*2440模板可另行考虑排模式。
柱模板配模体系图、五、地下室墙、梁模板施工工艺1、外墙壁模板1.1.本工程地下室墙厚400㎜、450㎜,外墙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复合板,竖向龙骨为40×40*3mm钢,中心间距≤200mm;横向主龙骨采用双30*50mm钢加固体系,负二层墙壁厚450mm,起步三道主龙骨间距依次为350mm、横向间距400mm,第三道以上纵横向间距均为400mm。
负一层墙壁厚40mm,起步四道主龙骨间距依次为400mm、横向间距400,第四道以上间距均为450mm。
止水对拉螺杆水平间距均为400mm,纵向间距同主龙骨。
1.2.外墙模板加固采用钢管U型托支撑与支护桩对撑,侧在基础底板上设置钢管抛撑与模板对撑。
1.3.对拉螺杆基础外墙对拉螺杆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避免过长或不足。
对拉螺杆规格为C16mm粗丝对拉螺杆,中间焊接50*50止水片,根据墙体厚度焊接控制墙体截面尺寸的钢筋头,并在外侧套设15厚橡胶垫块,止水螺杆水平间距≤400,竖向间距同主龙骨间距。
地下室外墙模板配模体系图地下外墙模板加固示意图1.4.外墙模板安装时清理导墙,弹水平线,粘贴海棉条,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预埋水电管线或套管,现场整体组装模板,竖向次龙骨采用40*40*3mm钢、模板接缝处采用40×85mm木压缝,采用Φ16的止水螺栓穿墙固定,每块模板均设置撑块,施工时在模板两端同时吊线,并在模板顶端拉一条水平线,此时可通过调整斜撑的倾斜度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砼浇筑前质量员对模板垂直度、几尺寸进行复核,经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才允进行砼浇筑。
2、墙模板2.1.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减少模板的损耗,根据我们的施工经验决定地下室墙模板采用整块模板免开的施工法,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40*40*3mm钢背楞贴紧模板,加Φ16对拉螺杆收紧的法。
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模板免开工艺,即按照模板尺寸1830x915mm,全部横向排版,2模板之间加设板条(根据现场排模尺寸进行调整),在板条上开设对拉螺栓,间距150mm,竖向钢间距150mm,由于此项技术为公司推行新技术,在墙体模板大面积施工前先制作样板,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图地下墙模板免开模板排列图地下墙模板免开施工示意图地下墙模板免开施工效果图2.2.工艺流程放线→验线→钢筋绑扎→设备管线、洞口预留预埋→检查验收→安装一侧模板→穿对拉螺杆→安装另一侧模板→模板加固、校正→检查验收→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2.3.施工要点(1)排模时考虑底部第一道螺栓在20cm位置,由于模板免开增大了排距,所以必须缩小螺栓的间距,经计算本工程采用Φ16的螺杆,间距控制在15cm能满足要求,夹在模板中间开板宽度根据排版确认,采用与模板同厚的木板,以防浇砼时变形,为了减少拼接麻烦,最下部的穿墙螺栓可直接在底部窄板上直接钻,该板尽量采用旧板或边料,基本上为一次性使用,钻板开示意图(2)配模:根据翻样图(安排专人配制各种异形尺寸的模板及钻板),配制时尽可能保留原板边,切割时尺寸要正确,以防大小头出现,割缝要平直,所切割的板要及时进行封边处理以防泡水后变形,所配制的模板要编号有序,存放避免泡水、雨淋及暴晒。
(3)对拉螺杆要求,采用模板免开,由于开板比较狭窄,为了防止开板向里弯曲,墙采用水泥专用撑块。
(4)组拼时应从墙角模板开始,向互相垂直的两个向组拼,以减少临时支撑的设置,否则要随时注意拆换和增加支撑,以保证墙模处于稳定状态。
(5)现场整体组装模板,竖向采用40×80㎜木压缝,按照排列图拼装开板,采用Φ16的螺栓穿墙固定,对螺杆横向间距为150㎜,纵向间距为1000㎜左右,每块单元模板均设置撑块,模板外侧采用40×40㎜的钢竖向加固,间距不大于150㎜。
模板垂直度采用斜撑固定,下部预埋在砼底板上。
施工时在模板两端同时吊线,并在模板顶端拉一条水平线,此时可通过调整斜撑的倾斜度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砼浇筑前质量员对模板垂直度、几尺寸进行复核,经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才允进行砼浇筑。
(6)为了保证混凝土标号、强度及观感,在柱根部标高不均匀情况下,采用40*40角铁四做底,以防混凝土在浇筑过程成漏浆造成烂根现象。
3、梁模板3.1.本案根据梁截面大小确定梁底排架支撑间距,梁模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梁侧模、底模均采用15mm厚多层板。
梁底模用40×85mm木间距150mm作背楞,直接落在钢管横杆上。
梁侧模布置40×85mm木作为水平背楞,间距为200mm。
水平背楞外背两根竖向短钢管做主龙骨。
3.2.对拉螺杆设置:梁腹板高度大于600mm中部竖向设Φ14对拉螺杆,中距600 mm,大于1000中距450 mm,当梁高大于1200设二道水平对拉螺杆,沿梁跨度向间距为450mm。
梁底支撑力杆纵横向间距均为450mm。
3.3.本工程地下室负一层顶板最大梁规格为600*1600mm,本案以600*1600梁支模作为参考节点详图。
600*1600梁支模示意图1.1.脚手架搭设顺序:立定位立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加设剪刀撑。
1.2.地下室顶板厚度120mm、180mm,顶板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支撑,采用Φ48*3.2mm立杆配合500mm长可调顶托支撑板底模板,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900mm,底部距地面200mm设置扫地杆,距板底350mm设置扫天杆,搭设时拉线定位,做到横平竖直。
2、搭设注意事项2.1.立杆不允搭接.2.2.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至边角处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3。
(2)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水平杆3.1.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3.2.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架体立杆扣紧;4、剪刀撑4.1.剪刀撑和加固杆必须与排架同步搭设;4.2.水平加固杆应设于立杆侧,剪刀撑应设于立杆外侧并连牢;4.3.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度,剪刀撑宽度为6~8m;4.4.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5、顶托支撑顶部采用可调节U型顶托,顶托托丝外露长度≤200mm。
支撑底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
主龙骨应放在顶托中心,禁止偏心放置。
禁采用扣件,立杆顶部自由段长度≤300mm。
标准跨排架搭设平面布置体系图(图15)楼板排架支撑体系搭设示意图6、板底主副龙骨设置6.1.板底主龙骨采用40*40*3双钢,间距900mm,次龙骨采用40*40*3钢、间距200mm,模板接缝处采用40×90mm的木,通长设置,防止在此处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