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
总则
1.放射科各项检测和治疗, 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按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 经放射科有关人员审核后方可登记监测和治疗。
常规检查当日完成, 各种特殊检查事先预约登记, 并按预约日
期实施检查。
2.重要特殊检查, 应由负责医师, 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各种临床资料, 并检查患者, 确定可否进行特殊检查和选择最佳的检
查方法。
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 并办理签字手续。
3.为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的检查技术, 检查中应有临床医师监护患者, 以便随时进行抢救。
4.各种检查的原始资料, 如X线片, 造影片, CT片, MR-I片, 软盘、光盘, 录像带等其它介质均由放射科统一保管, 严格执
行借阅手续。
造影片, CT和MR-I等留底片一律不外借, 临床
医师阅原片须到放射科阅片, 不得出科。
5.执行集体阅片制度。
以科室为单位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 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
诊断报告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
核签发。
6.实行放射科专家( 主任, 副主任医师) 会诊、门诊制度、定期举行临床一放射讨论会和疑难病例讨论会, 努力做到综合
影像诊断及优选应用的原则。
7.健全各种管理体制,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全科的人事、财产、医疗、教学、科研指定专人具体管理; 加强安全保卫, 注意四防( 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 。
8.严格操作规程, 注意安全和防护, 按要求定期实行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和保健。
9.严格工作资料( 设备档案资料, 医疗, 教学, 科研资料) 的管理。
未经允许, 不得个人复制和外借。
10.定期召开专业组长、技术组长及全科会议, 总结和布置工作, 传达院长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部署、安排等。
11.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组织专业人员对职工的晋升实行全面考核, 提出书面意见, 报请人事部门。
放射科工作质量管理
一.放射科工作质量管理第一责任者为科主任( 负责人)
二.放射诊断工作质量管理
1.诊断人员应通晓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明确岗位责任。
放射诊断质量管理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
2.诊断人员应密切配合临床, 并依据优良X线, CT, MRI,影像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书。
3.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应规范化, 字迹清楚, 描写确切, 结论明确。
4.各种各类影像诊断, 造影检查均应按操作规程进行, 注意放射防护, 无菌消毒, 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放射诊断报告( 胸透例外) 必须由主治医师签字才可发出, 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应符合卫生部要求。
6.定期组织疑难病例和手术病例诊断对照讨论会, 及时总结经验。
三、放射技术工作质量管理
1..技术人员应通晓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明确岗位责任, 技术质量管理由主管技师负责。
2.X线摄影, CT扫描、 MRI扫描暗室, 维修实行岗位责任制, 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为保证落实各项技术标准措施, 必须接受技师、主管技师的检查报告。
3.每日技术读片应切实认真地按影像质量评定记录并落实到岗位责任者, 每月作技术读片考评。
放射科优质片率、废片率应符合制控规定。
4.定期组织废片分析讨论会, 总结经验, 落实改进, 防范的技术( 责任措施) 。
5.各项技术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按相关规定执行。
技术工作质量管理
1.技术组长负责制, 全面负责技术组的工作, 组织调配各类技
术员的分工协作, 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2.采用专机负责与定期轮转相结合, 以利于专业技术的相对稳
定, 保证质量和青年专业人员的培养。
3.评片制是保证和提高投照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由技师或主
管技师主持每日的评片会, 评出每个技术员的照片等级, 并及时征询意见总结经验。
4.组织技术员业务学习, 解决投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介绍新
的投照技术和方法。
5.参加地区或全国的技术组学研讨会,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
技术成果, 改进技术。
6.胶片处理室工作的规范化是稳定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
节之一, 可参照胶片处理室工作制度与技术管理相关章节。
设备使用及机房管理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各级医、技人员。
2.凡使用设备者, 均应按医技人员排班安排, 方有使用资格, 未经
安排者; 经科主任、总住院医师或技术组长同意后方可使用。
工作时间使用设备, 应按要求使用; 非工作时间不得随意启动忽然使用设备; 值班人员于值班时间内使用, 应作好记录。
3.当日使用设备的人员, 应保持该该机房的整洁和卫生, 使用完毕
应清扫机房, 出去污迹, 禁止在机房内抽烟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随地吐痰, 并有义务劝告病友遵守, 如已发生由设备使用人员负责清洁。
4.使用设备应按该机要求操作, 要熟悉各部分性能及操作方法, 不
允许超大负荷和不按规定作用, 如有发生, 由此产生的后果由当事人全部负责。
5.要养成良好正确的操作习惯, 包括开机前的电源检查, 了解各部
件是否正常, 随时注意电源电压等情况, 发现故障应及时向设备科和技术组长反映, 争取及时处理。
6.不得隐瞒设备故障, 不得推楼由于技术和责任造成的事故, 凡由
上级检查发现的故障而未主动报告者, 不论发生在哪一班上, 均应由被查出者负责。
7.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关机、断电源, 并检查所有设备的关闭状
态, 必要时, 应锁好机房移交或保管钥匙, 如发现未关机和其它设备, 一律按差错事故以上标准处理。
由此造成的设备损失, 则申报医院处理。
8.严格执行设备使用交接班制度, 如接班人员未能在接班时发现
的故障, 尔后一经发现, 由接班人员负责。
9.重点设备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 其余操作人员均应遵守该设备
使用规定。
10.每工作日使用设备后, 均应做好详细记录, 包括一班使用情况,
曝光次数, 使用中出现何种故障及排除情况, 并签名, 每月分别由主管人员或技术组长抽查, 核审记录本并签名。
CT设备环境和工作要求
CT, 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 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CT, 机房包括CT, 操作室CT扫描室和C江, 设备室, 各级各类人员均须严格遵守如下规定:
1.保持室内恒温( 18℃+2℃) 、恒湿( 40-60﹪) , 温度、湿度及光
源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机, 采取有效措施。
2.凡上机人员( 包括操作台, 工作站) , 均须持资格证书方可上机操
作, 上机人员应严格按照CT设备操作的要求正确操作, 不得任意违规操作, 一经发现, 严肃处理。
3.当天检查的病例资料必须当天输入PACS, 删除资料前应确保资
料已传送, 防止资料丢失。
4.操作人员应遵守工作岗位, 认真负责, 每日必须填写工作日志。
5.按要求经常维修, 保养设备, 发现故障, 立即停机, 并及时报告设
备维修人员, 做好故障记录。
任何人不得隐瞒设备故障。
6.维修时应配合维修人员工作, 检修合格, 须经设备人员允许后方
可继续使用。
严禁擅自拆卸设备部件。
7.禁止在工作时间外随意操作机器设备, 特殊情况, 应征得科主任
或技术组长的许可方能操作。
8.非CT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CT操作室, 本室工作人员有责
任阻止劝告。
9.病人进入CT, 扫描室须征得允许, 家属不得随意进入; 重症患者
需陪护, 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 以免发生意外。
10.CT机房应随时保持清洁环境, 每日下班后应做卫生, 包括清
河地面, 桌面和设备表面。
11.CT机房内严禁吸烟、饮水、饮食。
与设备操作人员无关的
物品如水杯、食具、食物、衣物、鞋帽、提包、报纸、个人读物等禁止带入室内。
严禁在室内聊天、大声谈笑。
X线摄影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