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1.氢原子能级关系如图,下列是有关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B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4.54eV 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C .用能量为10.3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 =2能级D .氢原子从n =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e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 .一群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D .核反应238234492902U Th He →+为重核裂变3.三种不同的入射光线甲、乙、丙分别照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 、b 、c 上,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

已知三种光线的波长λ甲>λ乙>λ丙,则( ) A .用入射光甲照射金属b ,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B .用入射光乙照射金属c ,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C .用入射光甲和乙同时照射金属c ,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入射光乙和丙同时照射金属a ,一定发生光电效应4.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

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取hc=2×10-25J·m ,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D.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B.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7.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能量为3.0eV的光子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的读数为0.2mA,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读数为0,则()A.电键K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B.所有光电子的初动能为0.7eVC.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2.3eVD.改用能量为1.5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普朗克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最早发现了电子B.玻尔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C.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的核式结构模型10.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1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B.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C.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1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若仅减弱照射光的强度,则可能不再有光电子飞出13.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14.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的阴极时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B.改用紫光照射C.增大绿光的强度D.增大加在光电管上的正向电压15.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 D.16.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一种光电器件,把光电管连入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 的关系,描绘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刚好不发生光电效应时的电压是遏止电压B .当电路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1ν,则电压表示数为1UC .K 极的逸出功为21hv eU - D.普朗克常量为112eU νν- 17.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 .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B .若仅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C .若仅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18.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 =4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A .改用从n =4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B .改用从n =3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C .改用从n =4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 .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19.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 ,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规律认识错误..的是( )A .用能量为14.0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B .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中,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C .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 .用能量为10.21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20.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组 次 入射光子的能量/eV 相对光强 光电流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V 第 一 组 12 3 4.0 4.0 4.0 弱 中 强 29 43 60 0.9 0.9 0.9 第 二 组4 5 66.0 6.0 6.0弱 中 强27 40 552.9 2.9 2.9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2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2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用锌板和铜板制成(锌板和铜板的截止频率分别为ν1和ν2,且ν1<ν2),极板的面积为S ,间距为d.锌板与灵敏静电计相连,锌板和铜板原来都不带电.现用频率为ν(ν1<ν<ν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假设光电子全部到达另一极板,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荷量Q 正比于( )A .dS(ν1-ν) B .dS (ν1-ν2) C .11()·S d νννν-) D .Sd(ν-ν1) 23.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7N 获得反冲核178O ,发现了质子C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 .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24.用波长为300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 63×10-34J.s ,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 ,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单色光的最低频率( ) A .1×1014Hz B .8×1015Hz C ..2×1015Hz D .8×1014Hz 25.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它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OO′ 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圆形白纸片.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关于此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逆时针方向转动B .顺时针方向转动C .都有可能D .不会转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A .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33C =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 错误;B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 =E 2-E 1=10.2eV ,则照射逸出功为4.54eV 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 正确;C .因10.3eV 不等于基态与n =2能级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10.3eV 的光子照射,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 =2能级,选项C 错误;D .氢原子从n =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 ′=E 3-E 1=(-1.51)-(-13.6)=12.09eV ,选项D 错误; 故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