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共鸣。
师:同学们,今天我特意请来了一位小小少年(出示图片,介绍故事情节),大家一定想知道他曾经历生过怎样的故事?这得从40多年前德国的一个普通家庭开始讲起。
他叫海因切,从小就失去母亲,他的父亲突然又被人诬陷入狱,为了挽救父亲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
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的故事。
我们就来聆听由海因切演唱的电影插曲《小小少年》(二)学唱歌曲1.初听原文歌曲:(播放电影视频)感受音乐2.复听歌曲:师:大家还沉静在海因的歌声里吧。
其实歌曲有多种演唱形式,你们知道哪些呢?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原文独唱,现在再来听听齐唱+合唱版的好吗?生:好。
这一次我们要开动你的小脑筋,认真思考(出示问题)停留3秒师提示:今天课前老师早已安排了加分记录员,只要是在课堂中表现积极的同学,课后有都会有惊喜的。
感受歌曲情绪、速度、演唱形式。
师:提问:1、歌曲分为几部分?生:两部分选择2、每部分在演唱形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呢?3.体验二声部合唱效果:师:我们聆听了三种演唱形式,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歌声体验一下合唱的效果呢?为了声部分明,现在同学们就分成两支队伍:百灵鸟队(高声部)、黄鹂鸟队(低声部)出示PPT11|6- - 11| 5 –- 11 |4 - - 11|3 - - 0 ||11|4- - 11| 3 –- 11 |2 - - 11|1 - - 0 ||①百灵鸟队先来随琴演唱高声部,黄鹂鸟认真聆听旋律的节奏和音准。
②B组随琴演唱低声部,A组认真聆听旋律的节奏和音准。
师:我们在演唱中,注意姿势正确、高音位置、音准与节奏、还要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与自己的声部的和谐与平衡。
③A与B组合唱二部旋律④学生齐唱用la模唱4.副歌学唱:师:同学们你们的演唱老师非常满意,这让我想起来在合唱队训练中,每位同学基本会固定自己的演唱声部,今天,大家想不想挑战一把,每位同学争取把两个声部的演唱都学会呢?我相信你们一定行!(出示图片)(学生自己读谱,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吗?)①教师范唱一遍低声部旋律,全体学生学唱。
②演唱一遍后,抛出难点:弱起小节、附点八分音符六度和四度的跳跃,附点音乐的出现使旋律更加跳跃,活泼。
③用la模唱,加歌词演唱。
Lu是基石。
④教师范唱一遍高声部旋律,全体学生学唱,用啦模唱,加歌词。
⑤师生配合演唱歌词。
(跟伴奏切换图片,唱一段)※老师(高声部)+学生(低声部)※老师(低声部)+学生(高声部)⑥生生配合交替跟伴奏※百灵鸟队(高声部)+黄鹂鸟队(低声部)※百灵鸟队(低声部)+黄鹂鸟队(高声部)师:第一遍la和 lu ;第二遍加歌词合唱高低声部用la和低声部lu配合,低声部起到衬托的作用。
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每一位同学学会倾听另一个声部的习惯。
⑦师:从表情、声音位置、气息、情绪表达出少年的复杂心情,稍带忧虑烦恼的感情,最终仍然是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
5.主歌学唱:师:合唱的难关你们都攻克了,简单的齐唱部分对于你们来说一定不是问题,来,我们一起随琴用la轻声模唱歌谱。
①随琴用la轻声模唱歌谱。
②加歌词演唱。
③师:你们演唱的声音比较流畅,如果在下面两个音符的音准和气势上再加把劲,一定能完全表达出歌曲坚定明朗和愉悦的情绪来。
你们猜猜是哪两个音符呢?生:大跳给出图(出示“2-7”六度、4-5七度大跳)师:难点练唱。
音准气息(随机出示,唱准了可以不提示)④:齐唱。
师:你们的演唱充满了朝气,把主人公的开朗性格完全展现在眼前。
那么,用你最佳的情绪状态演唱再来一遍好吗?生:好5、全体合唱歌曲。
切换图片,放全伴奏。
起立(三)成果展示活动:师: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歌声,老师先做表率,现在谁愿意和我合作演唱一段呢?1.教师与小组学生合作展示(放伴奏,一段,唱第一段。
)①找四五位同学与老师合作,学生唱高声部,师唱低声部。
师:评价歌曲我们要从演唱的咬字、吐字清晰、声音流畅、情绪饱满、表情丰富、状态积极来展开。
②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欣赏。
学生简单评价2.学生随机展示(放全伴奏)切换图片师: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来为大家展示美妙的歌声呢?上台的同学加分。
生:主动(提前分好组,有八位同学上台演唱)师: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欣赏。
做出评价。
3.全体合唱。
歌曲伴奏起立,带着自己的情感表达来演唱,注意二声部的声部的平衡。
感受海因切的勇敢和快乐的童年。
(四)拓展延伸:每个故事都希望有个美好的结局,海因切终于如愿以偿。
家人团聚的视频片段。
55岁的海因切来到中国,现场真情演唱。
腾讯视频https:///x/page/n0383w8z006.html 55岁演唱(五)小结:同学们,海因切虽然经历了很多烦恼,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困难。
从此刻起,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阳光、自信、活泼、勇敢的小小少年。
有信心吗?生:有。
听着音乐,开心地离开教室。
《小小少年》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当地的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生比例占98%,在近几年的高学历音乐教师的填充和学校教育理念不断升华,学校教师的子女和周边单位的子女也开始陆续来到我们学校上学,这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我们音乐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演唱,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每节课都会利用几分钟时间来进行发声训练,课堂中适时穿插各种音乐知识,而且,参加各种音乐小组的学生也不断增多,孩子们已经基本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这是一个乡镇小学多年以来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针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二声部合唱的训练也在循序渐进地深入,除了参加合唱队的同学们有机会体验合唱和声的效果,其他同学在四年级上、下册部分二声部歌曲学唱时,教师及时开展二声部训练,并增加课时来完整地演唱歌曲。
对于部分音准、节奏、音乐感觉不好的学生也要进行适时鼓励和增加练唱的机会,在学唱分声部的演唱技巧,以及每个声部间的合作与声部的平衡,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音乐本身由它的专业性和先天条件的制约,所以,针对感觉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更有耐心和爱,让他们能真正地喜欢聆听和感受音乐,从而得到音乐的熏陶和升华。
《小小少年》效果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效果量表的统计分析,这节课共42位同学听课,从课堂环节上体现了环环紧扣的效果,尤其在学生自我展示的环节,每一个同学都主动上台来表演,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声部练唱中采用了好多种形式,合唱效果非常好,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从听课情况、发言情况、声部合作学习情况、演唱情况、情感表达情况来看,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老师没有预期到的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课堂老师上的舒心,学生上的开心。
《小小少年》教材分析少年时代是人生的花季,花季少年最富有憧憬、朝气和活力,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但烦恼也会不请自来,少年的生活就是这样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的。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这首歌曲旋律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同时歌词也表达了大部分少年儿童的心声,容易引起学生们心灵的共鸣,歌曲难度不是很大,朗朗上口。
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陷害入狱的少年在女律师雷纳特的帮助下,以自己的诚实和善良感动了,对父亲怀有很深成见的外公。
最后外公和父亲冰释前嫌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影片是随着小小少年的歌声开始的。
这首歌曲4/4拍,弱起小节,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旋律变化,重复。
在句尾的变化上做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悦,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为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
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
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
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小小少年是一首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训练的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同时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少年多变的心理状态,其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少年成长的快乐又略带烦恼忧虑感。
《小小少年》学习效果测评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小小少年》课后反思《小小少年》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不能等同与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活动和互动练习可以少加入一些,这样更好地可以完整教学任务。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二声部合唱的训练也在循序渐进地深入。
针对这节课中我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1 、丰富了学生的自我演唱和声的效果体验。
我从声乐演唱形式入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了多种演唱形式,从而自然地引入由学生自己来演唱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和声,达到初次体验的兴奋感,对下一步的合唱教学奠定基础,也极大的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能做到处处引导和时时提醒在合唱中每个队员的重要性,虽然是一节短暂的音乐教学课,但是,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最精华的音乐知识,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孩子们都是自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内容相对不是很游戏化的教学更加生动起来。
合唱中,第一件事是要学会安静。
第二是要学会倾听。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当然是需要倾听的。
在团队里,大家相互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倾听的习惯。
第三,是要学会合作,会忍让。
合唱是集体的事情,那么,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必须保持和谐的气氛。
在这个集体里,无论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大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几个声部彼此配合,才可能演出美妙的歌声。
3、让拓展从故事拉回到现实。
海因切虽然经历了很多烦恼,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困难。
孩子们很好奇如今的主人公究竟生活如何?通过引导,让学生从故事的情节中来回到实际生活,让他们更有信心以后遇到烦恼时,都会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勇敢、坚强小少年,同时进行了德育教育。
4、不足之处: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对学生的评价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发言面不是很广等不足之处。
在环节设计上受教师年龄和性格的限制,没有加入更多的律动,使课堂略显古板。
对于部分音准、节奏、音乐感觉不好的学生没有做到适时鼓励和增加练唱的机会。
所以,针对感觉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更有耐心和爱,让他们能真正地喜欢聆听和感受音乐,从而得到音乐的熏陶和升华。
《小小少年》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审美为核心;以人文主题为单元;以音乐要素为线索;突出音乐实践;强调能力培养;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
首先《小小少年》这首合唱曲,就是以人文主题组织教科书的内容,从横向体现音乐文化的人文情怀。
《小小少年》一直被选用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被编排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少年时代是人生的花季这个主题,针对花季少年最富有重景朝气和活力,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但烦恼也会不请自来,少年的生活就是这样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的专题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