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中考模拟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__①__(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江流域重峦dié__②__(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
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闽江文化__甲__(A.兼容并蓄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__乙__(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 甲______ 乙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由诗人挑灯看剑,回想起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C.这首词展现了诗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D.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末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所展现的场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①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③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④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注释】①记: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②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③问:探究,追究。
④咎:责怪。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_(2)斗.折蛇行斗:________________(3)不出,火且.尽且:________________(4)极.夫游之乐也极:________________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三处)(3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文的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分别产生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22分)生如水稻陈甲元①和一季水稻的收割一样,父亲走了再不回来。
父亲躺在他亲手打造的木门上,木门上垫着稻草,柔软、温暖。
这是老家的习俗,像喜欢睡暖和芳香的稻草床一样。
这令我慰藉,也令我不止一次开始审视水稻,这样一种伴随我们终生的植物,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②我一直怀疑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
比如每年的稼穑,春种秋收,晴耕雨读,他都安排得像稻粒一样饱满。
穗期,他扛一把锄头,为稻子的抽穗扬花保驾护航,我远望着墨绿的稻浪托举着他头顶的草帽,能想起课堂上老师吹来的唐宋的微风;冬天,天气寒冷,间或会有小雪,打湿院落的矮墙和柴火,通红的炭火旁,父亲使劲搓着稻草绳,身后的墙壁挂着他前些年亲手搓成的草鞋、草绳、草帽。
只是稻草的手工成品经过岁月的淘洗,已有了沉郁欲言的褐色……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
③于是,我习惯了回去。
想父亲,想从前的时候,我就一次次往回走。
回老家看山岭,看老屋,看稻田,看稻子。
④老家本身是稻区。
不是山岭房屋环绕着青黄相间的稻田,就是或青绿或金黄的稻田环抱着山岭房屋。
很多时候,田畴无言,却又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一种亘古千年、内蕴深沉的姿态,是天底下最朴实和厚重的无华。
站在旷野的田畴深处,我总能感觉自己的卑微和轻小。
那么多的农人,祖先的祖先赤脚走在田埂上的远远近近的身影,没有隔膜般素朴和亲切。
⑤而躬耕田垄一辈子的父亲,对稻田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他不但靠着田垄四季常新的稻子,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仙风道骨的祖母说过,我家六姊妹,有两个的出生就和田垄和水稻紧密相连。
⑥一个是二哥。
正是苍翠欲滴的插秧季节,正是插秧竣工那天的黄昏时刻,家门口的田垄里刚刚插下青绿秧苗,母亲兴致勃勃挺着大肚子在青黑瓦屋的灶房间忙碌,突然间下身一热,连忙呼唤炉膛前烧火的小脚祖母。
添丁之喜,大好兆头。
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
⑦还有小妹。
小妹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中午时分,稻子收割的季节,田野到处金碧辉煌。
人力打谷机在父亲脚下嗡嗡地响,也没请其他劳力,父亲和大哥两人轮流给稻谷脱粒。
二姐一路小跑来到田埂对父亲说:妈妈让我告诉你,她生了。
父亲手里捂着要脱粒的稻穗,大声说知道了,告诉你妈妈,我们打满这一担谷就回家吃中饭……前面有了五个崽女,父亲对又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已然淡定,四十不惑,小妹来临的时候,父亲的思想是不是已渐趋成熟?他看生命是不是也像看他手中的稻子一样,一茬一茬,心里有了新的内容?⑧应该是有了一茬一茬新内容的。
父亲耕作了一辈子水稻,睡了一辈子稻草床。
父亲在稻草的拥绕下离去以后,我也开始从事一项和水稻相关的职业,更近距离地走近和了解水稻,也更深刻地了解父亲。
⑨催芽,播种,育秧,除草,施肥,收割;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结实。
一次生育,一段旅程。
临了,稻桩化成基肥,哺育又一季新的生命。
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选择?⑩一年冬天,又一年稻子收割后的空旷来临。
记得当年稻草垛,转眼又是白头翁。
我身在城市的高楼以当年在田野依偎草垛的姿势躺倒,想:原来和父亲一样,像水稻一样活着,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0日) 10.作者为什么用“生如水稻”作为本文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11.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2.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
1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
1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的理解。
(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2分)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