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
(4)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络出口的一侧 行进,并随时注意出口的位置。在烟雾大、 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 (5)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 低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温 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摸着轨 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6)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应利用水浸 湿毛巾、衣物或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 (7)无法撤出时,则应迅速进入避难峒室; 没有避难峒室时,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快速构 筑临时避难峒室,进行避灾自救。
矿工井下避灾与自救 互救
第一节 概 述
一、为什么提倡矿工井下避灾和自救互救?
矿井发生火灾,水灾,瓦斯顶板等重大事故时的初期阶段,波及的范围和危 害一般比较小,既是补救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 的关键时刻,多数情况下,事故发生的比较突然,矿山专业救护队员难以及 时到达现场抢救,灾区职工如何及时的开展救灾和避灾,在保护矿工自身安 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事故处理中,后期,也往往需 要井下矿工正确的避灾自救的帮助,才能提高抢险救灾的工作成效.事实证 明井下矿工在紧急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积极正确的采取避灾急 救措施,是矿山开展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损 失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矿井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现 场人员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一、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 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案例:刘桥一矿“12.22”特大火灾事故 1991年12月22日18时30分,皖北矿务局刘 桥一矿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26人,淮 北矿务局杨庄救护队在救灾中牺牲1人,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148万元。
事故教训: 1、QC-80N开关操作手柄断掉,不能进行停电操作。 开关内部刀闸处于永久合闸位置。辅助触点及其底 座损坏三处,存在很多缺陷,应拆除更换,不应在 井下继续使用。 2、对长期停用的开关,未做详细检查就盲目送电 试车。 3、“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不按规定对电器设 备进行检查、维修、试验,违章操作。采区变电所 未按矿井停产大检修计划进行检修,造成设备失修。 KSJL-320/6变压器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变压器 油长期未做处理、未做化学性能和电气耐压试验。 在送DW80-350馈电开关前未先送上漏电继电器, 违反操作程序,且该开关的过流保护 人为调到最大 值,起不到过流保护作用。
入井人员基本知识
1)掌握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事故发生后 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应急预案; 3)学会识别各种灾害的预兆,学会处理突发事故 的方法; 4)熟悉矿井的井下巷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和 避灾硐室; 5)掌握避灾方法,每一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 救器并会使用自救器; 6)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的方法。
六、矿井运输事故时,现场人员的避灾 与自救措施:
1、发生墩罐时,乘坐人员应如何进行自救与 互救? (1)当罐笼下降到离停罐位置30多米处时, 就要减速。当到达此处还不减速,乘坐人员 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采取措施防止墩罐对自 己的伤害。 (2)罐笼人员不多时,应分散到两边,双手 握紧罐内扶手,提气使手用劲,两腿悬空, 以减少或避免腿部伤害。
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如 何进行避灾?
(1)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
发生突出事故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迅速外撤。
(2)寻找可避难的场所。
退路被堵,可到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装置 处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的巷道、 硐室内躲避。
四、矿井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 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现场人员的 避灾与自救措施:
1、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现场人员如何进行避 灾? (1)在采煤面有突出预兆时,要迅速从进风 侧撤离。撤离中,要边走边快速佩用好自救 器。 (2)在掘进头有突出预兆时,要迅速撤至防 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突风门关好,然 后继续外撤。
4、领导对各种规章制度管理不严,抓得 不力,井下电气管理混乱。采区变电所无 人看管,井下拆接线搭火不申请、不审批、 随意干,电气管理缺少应有的图纸资料。 5、采掘电器设备长期在井下倒装使用, 致使绝缘低事故多。 6、电工技术素质差,放松了技术培训和 考核发证工作。
1、发现初起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1)在井下发现火灾灾情时,应立即向调 度或现场领导人汇报。 (2)火势小时,应戴好自救器积极进行 灭火;火势大时,应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 (3)无法撤离时,在附近找一个临时硐室 暂避。
2、透水后被围困时,避灾自救的措施有哪 些? (1)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快速建筑的临 时避难硐室,迫不得已时,可爬到巷道中高 冒空间待救。 (2)在避灾时,应保持安静,要做好长时 间的避灾准备,轮流担任岗哨,注意观察水 情和外部情况。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的关信号。 (4)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 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 营救时,且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 意外。
3、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安全撤退 和避灾待救的措施有哪些? (1)首先要迅速辨别发火地点和风流方向, 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 有组织地撤退。 (3)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 风流撤退。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如果距 火源较近而且火势小,可迅速穿过火区, 撤到火源的上风侧。否则,应迅速戴好自 救器顺风撤退。
二、什么是自救?什么是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在灾害影响区 域内的每个矿工,进行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或帮助 受灾人员安全脱离灾区。
矿工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 重要意义: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 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 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 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 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 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 重要环节。
五、矿井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的 避灾与自救措施:
1、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应 如何避灾自救?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躲到木垛处 避灾。 (3)遇险后要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2、掘进巷道发生冒顶事故后,被堵人员应如 何避灾自救? (1)尽量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 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长时间避灾的 准备。 (2)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 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 (3)加固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检查,保障 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如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稀 释瓦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暖。
①小型爆炸:在进风侧的人员应迎风撤出灾 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用自救器,经 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②大型爆炸:佩用好自救器后,在进风侧的 人员要迎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 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③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 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 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以进入暂避 。
谢
谢!
第二节 发生灾变后,现场人员在行 动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及避灾的行 动准则
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及时报警;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二、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有哪些?
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坚定的信 念。 3、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5、积极同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6、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2、用水直接灭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注意检查火灾附近的顶板、瓦斯及其它有 害气体变化。 ②保持正常通风,使水蒸气和火烟能顺利地 排到回风道。 ③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火源的上风侧,一般 不能站在下风侧。
④灭火时,喷射水流应由火源的边缘逐渐向 中心推进。 ⑤不能用水直接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 ⑥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1、透水后,现场人员怎样正确地撤离灾区? (1)透水后,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 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 头巷道。 (2)应靠近巷道一侧进行,抓牢支架或其 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并注意 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迷失进行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 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应尽可能的留设指示行 进方向的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下时,应遵 守秩序,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 (6)如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 织地在独头巷道躲避,等待营救,严禁盲 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3)罐笼内人员较多时,握不到扶手时,应 抓住握扶手的人,将两腿弯曲。 (4)发生墩罐事故后,未受伤的人员应积极 救助伤者,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2、斜巷跑车时,矿工应如何避灾自救? (1)发生跑车事故后,在斜巷中的人员应立 即进入躲避硐室。 (2)来不及进入硐室时,若巷道为砌碹或锚 喷支护,应紧靠巷道贴帮避灾;若巷道架设 的是金属支架,应挤进支架贴帮避灾;若巷 道很窄,可抓住棚梁将身体收缩,使车辆从 下部通过。 (3)巷道中有水沟时,应爬在水沟中避灾。 (4)巷道中有管道时,应趴在管道下面贴帮 避灾。
3、掘进头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现 场人员如何自救?
①巷道未破坏,立即佩用好自救器,迅速撤 出。 ②巷道破坏严重,退路被阻时,应迅速佩用 好自救器,疏通巷道,尽快撤出。 ③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在支护良好的地点, 或在避难硐室内待救。
4、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 现场人员如何自救?
事故经过: 1991年12月22日中班,65采区下部变 电所着火,引燃65运输上山第二部皮带, 造成特大火灾事故。火灾波及65采区2 个采煤面,5个掘进头,一万一千多米 巷道,严重威胁正在该区域作业的252 名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