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016·全国甲卷T26(4)(5)/全国乙卷T8(B)、T10(B)、T26/全国丙卷T272015·全国卷ⅠT7、T8(D)、T10(A)/全国卷ⅡT13(B)2014·全国卷ⅠT8(C)、T27/全国卷ⅡT282013·全国卷ⅠT7(B)2012·全国卷T9(C)考点1|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知识整合]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2)化学性质N2的电子式为N⋮⋮N,结构式为N≡N。
①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N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Mg=====点燃Mg3N2,N2表现氧化性。
③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2=====放电或高温2NO,N2表现还原性。
3.NO、NO2的比较NO NO2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与O2或与H2O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与人体、环境的关系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22322425其中①N2O3、N2O5分别为HNO2、HNO3相应的酸性氧化物(酸酐)。
②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N2O4。
[应用体验]1.(1)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但N2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其原因是什么?(2)溴蒸气和NO2都为红棕色气体,如何区分?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可以吗?[提示](1)N2的结构式为N≡N,N原子间以三键结合,键稳定,难破坏,所以N2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①用AgNO3溶液,Br2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②用水,溶于水后有颜色的是Br2,无颜色的是NO2。
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区分,因为这两种气体都有氧化性,都可以把KI中的I-氧化成I2,使试纸变蓝色。
NaOH溶液可以吸收Br2蒸气和NO2而形成无色溶液。
2.实验探究:在进行NO2溶于水的实验时有如图所示操作。
(1)将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
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2)当向试管中通入O2,现象是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继续通O2试管内液面又下降。
[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 N2和NO x的主要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1.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导学号:95812086】A.雷雨天闪电B.NH3催化氧化制NOC.豆科植物根瘤菌D.工业合成氨[答案] D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A .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 .立即用排水法收集D [红棕色气体为NO 2,NO 2与水反应生成NO 。
]3.(2017·大连模拟)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C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 .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D [A 项,反应中NO 、O 2均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B 项,N 2不是污染成分;C 项,NO 与O 2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
]NO x 对环境的3种污染类型(1)光化学烟雾:NO 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 x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 3和HNO 2,随雨雪降到地面。
(3)破坏臭氧层:NO 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角度2 NO x 与H 2O 或碱液反应的问题分析4.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 .可能是N 2与NO 2的混合气体B .只能是O 2与NO 2的混合气体C .可能是NO 与NO 2的混合气体D .只能是NO 2一种气体C [根据题意①3NO2+H2O===2HNO3+NO,②2NO+O2===2NO2。
将①②反应合并可得4NO2+O2+2H2O===4HNO3。
最后试管充满水的条件是NO2或NO2和NO混合或NO2和O2混合。
] 5.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
(1)NO2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1)2NO2+2NaOH===NaNO3+NaNO2+H2O(2)NaNO2(1)氮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分析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
①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4HNO3(4∶3)。
②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4∶1)。
(2)NO x与NaOH溶液反应问题分析①NO2能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2种盐。
②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
③n(NO2)∶n(NO)≥1时能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
考点2| 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基础知识整合]硝酸的主要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H2O以任意比互溶。
1.不稳定性△(1)反应:4HNO3=====2H2O+4NO2↑+O2↑。
或光照(2)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HNO3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
2.强氧化性(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2)常温下,浓HNO 3使Fe 、Al 钝化。
常温下浓HNO 3可用铁桶盛装。
(3)与非金属反应如浓硝酸与C 的反应: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4)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H 2S 、SO 2、Na 2SO 3、HI 、Fe 2+、FeO 等还原性物质。
如稀HNO 3与SO 2、Na 2SO 3、Fe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3SO 2+2NO -3+2H 2O===3SO 2-4+2NO↑+4H +,3SO 2-3+2NO -3+2H +===3SO 2-4+2NO↑+H 2O ,3FeO +NO -3+10H +===3Fe 3++NO↑+5H 2O 。
3.与有机物反应(1)硝化反应(与C 6H 6反应)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
(2)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应用体验]1.(1)浓HNO 3如何保存?(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硝酸与Fe 反应一定生成Fe 3+吗?为什么?[提示] (1)保存在棕色带有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
(2)不一定,当Fe 少量时生成Fe 3+,当Fe 过量时生成Fe 2+。
2.向一定量的浓HNO 3中投入过量的Cu 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反应结束后,再加入稀H 2SO 4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NO 2、NO 、N 2O 4。
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
[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 硝酸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1.有关硝酸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B .足量Zn 与浓HNO 3反应最终产生的气体成分中含有H 2C .稀HNO 3溶液中Fe 3+、SO 2-3、I -、Cl -、Fe 2+可以共存D .稀HNO 3与FeO 反应时HNO 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D [A 项,浓HNO 3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褪去;B 项,HNO 3与金属反应不可能生成H 2;C 项,SO 2-3、I -、Fe 2+与HNO 3均反应,不能共存;D 项,生成Fe(NO 3)3表现酸性,生成NO 表现氧化性。
]2.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 mol·L-1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①NO-3②Fe3+③H+④NO⑤NO2⑥H2A.①⑥B.①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⑤B [Fe与浓HNO3反应时,开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并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NO2;当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2+,当HNO3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3+。
因产物有硝酸盐,故溶液中一定还有NO-3。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NH3、NH+4。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浓硝酸与铜反应时,若铜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被还原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其还原产物变为NO。
(5)铁与稀硝酸反应时,铁过量,氧化产物为Fe2+;铁不足,氧化产物为Fe3+;二者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生成Fe2+和Fe3+的混合物。
(6)NO-3(H+)不能与Fe2+、I-、SO2-3、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