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其实“我们”懂得世界上所有的道理。
不幸的是:有时“我们”是在事后的恍然大悟中发现道理的不过如此的。
有时候,我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为什么几年来我念念不忘要和时经理合作。
除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之外,我觉得凭我的一己之力,不可能很早的开展并成就我的成功。
因为现在我的阅历和经验可以维持一个小公司,但不一定能将公司引向正确的道路。
需要一个人来把握方向,要不然我这个孙猴子能耐越大,那么可能造成的危险或损失就越大。
更重要的一点,我是带着报恩的态度来对待这次合作的,同时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也希望能成为时经理商业活动中一个新方向。
时经理帮我太多(不仅仅是物质上),可以这么说,如果我当时没有去康庄艺坊而是去临沂的超市写pop,也许我的生活并不是如此。
那么,也许无从谈起我在平面、品牌的任何创造。
上周五晚上,经理(现在的公司)和我谈了一个晚上,内容无非是公司前景、设计部门如何运作、和我的合作方式、以及索要07年的计划,我明确表态我不会承包公司的设计部门。
当然没有说理由,那样只能让双方不快。
周六公司在体育馆进行了招聘,去年的时候我也在这里为公司招聘,我特别留意了一些好的人,毕竟我走了不能仍下就走。
还得让公司能正常下去。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发牢骚或者背后责人。
无非想说明一点,合作的成功与否不只是生意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
我想,我和时经理彼此应该是认同的。
这非常不容易。
为什么在今年进行?从两个人的角度讲:这应该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的。
通过年后的交谈,我领会到时经理对现状的不满。
等你把这些文字都看完之后,我想你可能会做出你的决定。
从我的角度讲,经过两年的上海经历,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并实践了客户沟通活动。
我们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去做事情,因为那个时候永远都不会到来!06年,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家致富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业。
其他的方式都不怎么行得通。
从设计公司的角度讲,中国的设计公司普遍规模比较小,并不是广告公司的老板不想做大。
而是很难做大,这是中国市场决定的,当工业生产、商业经营、社会环境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每个行业都日渐成熟了,那时才是设计公司壮大的时候。
不成熟的广告(设计)行业中有很多搅混水的人在里面。
这样的状况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不会像西方国家的广告公司那样,一出生就会遭到打击。
大家规模都小,只要我们做的比别人稍微好一点,服务更专业一点,价格更合理一点。
我保证业务不会是问题。
同时,初期就做出公司发展计划,伴随中国市场慢慢的将公司做大。
我们不是冲小利益去的(如果那样我们完全可以投资个小品牌)。
我们一开始就是一个有理想的公司。
如果一个设计公司连自己的命运都不想好,那么就别扯什么专业了。
我们有更大的理想要实施。
上海公司得责任是什么?广告行业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欧美),将来的中国也会是这样的,不过钱都让那些大佬们赚去了,我们想发展到那种程度的可能性有,不过得需要太多时间。
上海公司是上海市场的敲门砖。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有我们的实业企业出现。
为什么?在上海,最新的资讯,最强的企业,最有商机的环境。
她无疑是企业最好的所在地(不是生产基地)。
预祝我们的合作愉快。
正文关于公司的根本问题一、时间:有一种需求,而且你有实现这些需求的条件,这就到了时候了。
设计是永远需要的,只要还有企业/市场/竞争。
2010年世博会召开,我们争取能在之前作一些东西,比如旅游纪念品,到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来支持。
这个人就是上海公司。
二、地点:显然我们不需要交通非常发达的地方,但是一个广告公司的选址,直接关系到客户考察、员工招聘、员工生活、企业品位。
量力而行,我们应该选择在创意园区。
她的好处:1—价格适中。
租金1.8-3.8元/平米/天。
4-6元/平米/月。
我们租90平米差不多。
2—同行聚集。
3—周边设施齐全,政府对入住企业政策也比较好。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有些创意园区由于构造复杂,客户都找不到。
上海平面设计聚集的长宁创艺空间还不错,外观好。
楼层高。
我下周就去看下,空间对装修改变有限制,有个朋友愿意帮我们装修。
三、名字:八点设计。
我们是早上8点钟的太阳。
(好处比较多,比如客户问什么时候给我文件,统一回答是明天早上8点。
比如重要例会8点开,比如公司培训叫8点课堂。
)视觉上也比较好表现,并且相对比较适合现在公司的风格。
四、定位:卖点,如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我们需要给我们的服务来些智力支持。
设计---品牌成长服务商,着重强调品牌策略性服务。
摄影---产品与纪实,着重强调即时服务。
比如一些杂志合作换取一些广告位。
我相信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服务态度上,世界上只有两种态度,积极的和消极的,做设计,很少能听到客户的赞扬。
所以,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最重要,只要人人积极,公司就变得魅力十足!五、投入需求与筹集资金:最终的开支往往会高于预算50%甚至还多,上次康庄艺坊装修你超支了多少?1—前期投资项目:房租/装修/办公用品购买/工商2—日常支出:工资/水电费/业务报销金/杂费/员工午餐费3—隐藏成本(失去控制的都是这些小事):电脑升级/业务开发费用/购书/聚会/节假日/奖金。
4—合作成本:印刷/网站设计/展示,有时候我们的利润很小,甚至没有利润。
但又不得不作。
关于资金: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地基才能盖起摩天大楼。
如果没有足够的备用资金,一旦受到重创,等待我们的就是消亡,虽然我通过非商业合作的形势也筹集到一些款,但对于开公司只是杯水车薪。
依照投资大风险大的原理,在回报方面也应如此。
关于收入和现金流:广告公司的收入不会像其他实业那样比较稳定,但平均下来,我想在初期,保守讲每月2万的收入应该比较轻松达到。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收入是依赖投资的,在中国企业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之前,通过对人才的投入壮大我们的公司,在中国设计行业到了市场清理的阶段时我们能依然屹立在市场中。
相对于这边的市场,每年企业与设计公司签约的时候一般是年初,那么上半年的3、4、5月可能现金流量大些。
如果我们5月开业,我们开业后便是去抢饭吃(大的业务),那些零星的小业务只能耗费我们的精力且收益不大。
投入与现金流都取决于我们对公司标准的定位:比如价格、服务原则、管理模式等,这些有待于我们共同商讨。
六、公司的组织结构:这个你来决定吧,无非那几种模式,公司还是以你为主导,我作为你的先锋将军。
七、需要多少人计划初期5-6人。
设计人员3人:我(指导/设计)、设计师(能独立完成设计业务)、设计助理(辅助工作)。
行政助理一名:负责行政管理与日常财政支出兼前台(这个最好你从山东公司调用,因为行政与财务非常重要,必须找有经验并且对人员有一定了。
如果山东公司不方便,那么需要通过挖其他公司墙角来充实)业务员1个:负责客户关系的维护,肯定需要有经验的,要不然宁可不要。
运营总监(经理):负责公司方向的把握,这个你来担任。
如果从必须成本上压缩的话,可以去掉业务员。
人才是公司的最大问题,有时候可能业务比较忙,我们可以通过兼职的方式与其他的设计师合作。
小公司,请个人是大事,不到成熟的时候是不能加人的。
我的计划是这样,第一年由我作为主力负责设计,第二年聘请设计上能够指导我的人来负责设计,我负责业务管理。
当然即使到时候公司的主力设计走了,我还可以出来撑着,我必须在3年之内敢于放下我的老本行,并不是不做,而是我担心员工会因为我而对设计的意见不诚实,只有我不过分干预设计部门的具体工作,公司的设计部门才能迅速壮大。
(这就是为什么设计师不能当老板的原因。
)八、人员管理政策。
在这里,最重要的应该是员工手册,将公司的规定写下来,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有“法”可依。
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亲身经历了一个公司有员工手册与没有员工手册之间的区别。
太大了。
上海公司的具体实施原则(草案)一、人员职责分配:主要是你和我的分工,你来把握公司重大事件的决策,我具体执行公司事物,可能更多的决策是我们共同协商的结果。
关于员工:除了每个人分内的职责,我们力求给每个人面前都挂一个胡萝卜(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二、公司内部氛围营造:A—流程:流程在公司创立初期就设立是最明智的,如果后期才导入流程,会出现很大的麻烦,而且很容易被老习惯瓦解。
所以公司氛围营造最重要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并且始终坚持,不断完善。
B—给员工提供方便:我不提倡无休止的满足员工的要求,哪怕要求再小。
因为有些员工的要求会越来越出格。
但是一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情是值得做好的,比如午餐(上海的公司基本都有午餐的),比如不要让员工来轮流打扫卫生(有些员工的待遇可以请5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了),比如国家规定的公司应该为员工提供的保险等。
这些事情能让公司给人比较正的感觉,等等这些是公司应该做的,在上海,这些细节就是正规与不正规的区别。
C—书籍:一个广告公司没有书(不管是不是专业的)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设计每月购书计划,并且订阅一些业内比较高的杂志,这是员工进步的一个途径。
D—员工福利:有些公司会送比较辛苦的员工餐卷,有些公司送员工电影票……我们只需要为员工提供其中一种就好。
我现在有个想法,每人每月100元的提高基金可以报销,可以买杂志(买来要在公司放2个月),可以看展览,可以做其他学习相关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小事情说明了我们对员工的关怀,更能吸引人才,并且这不是做秀,是我们真心希望做的事。
E—统一的界面,统一的文件夹命名:这样做的好处是,公司所有的电脑就像一个电脑一样,查找的时候只需要找到工作号。
意味着任何员工都能操作一切电脑:有时候一个员工病了,其他员工可以直接来继续他的工作,无需繁琐交接。
F—集体活动:集体讨论:定期的讨论,主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事实证明,讨论有助于氛围的提升,前提是,这个讨论不是客户部与设计部的争论,有时候也许只是单部门的闲聊。
目的就是增进大家的感情,在交流中提高团队实力。
不定期的观看展览:一是提高,二是宣传。
G—工作失误难免,责任到家!避免责任不清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任何稿件中都能找到员工的责任签名,文案,美术,策略。
H—使用最新的设计软件和稳定高效的硬件设备:这些事物如果不能满足,只能让一个优秀的员工变得焦躁不安!I—参加艺术设计协会或多参加大赛:公司是需要宣传的,好多事情都是可以操作的,但是客户并不知情,他们只是看到我们这些幌子,便承认我们的实力。
J—解雇不合群的人: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一个员工,那么我们就必须解雇他。
为了是整个公司。
K—其他……三、加强竞争与争取业务:A—老生常谈:吸引更好的人才加盟:两种人我们需要,一是迫切希望证明自己的、有潜力的年轻人;二是希望有更高发展的老将(计划第二年可以请得起)。
B—有原则与计划的参加竞稿。
在上海会经常收到比稿邀请。
一次比稿的胜利可以提高团队的士气。
但更多时候是相反的。
C—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效率高、反应快、想法全面出位的设计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重质量,不拼价格!D—加强宣传,特别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