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信息化要求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信息化要求

信息化管理的一些要求
1、乡镇至少有1人熟悉微机操作,且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有下文。

2、配发的电脑及打印机必须用于此工作,不得挪用,不得在此电脑上装其它系统以免引起数据库冲突,造成本系统无法使用。

电脑及打印机张贴免疫规划专用的管理标签。

3、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点客户端用户档案表》,并加盖公章存档。

4、对录入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电脑及U盘均应进行备份,每月30日前将本月的备份数据发到我处邮箱。

3、即时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应在每轮预防接种完成后7日内录入。

保证数据完整性。

4、乡镇必须保证2007年以后出生的建卡儿童全部录入系统中(包括临时接种儿童、流动儿童),有时间的乡镇应尽可能将儿童扩大到2004年以后出后的儿童。

录入率100%。

5、准确性:疫苗接种时间必须卡、证、机相符。

6、完整性:09年以后出生的儿童要把儿童接种疫苗的批号、生产企业、接种医师、接种部位等录入系统中。

7、居住属性及在册情况填写:应准确,每月运转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上月儿童的在册情况,及时在系统中变更,以保证接种率统计的准确性。

8、熟悉应用应种儿童识别及通知、逾期儿童查询、数据导出、未种统计等功能(必须用系统的未种统计表代替手工写的完成情况记录表。

注意:统计时应点预约通知,时间统计为下月的最后一天这样才能将整个月的儿童未种统计完整)
9、及时进行系统升级。

10、应在系统中录入疫苗的基础信息,以方便接种数据的录入。

11、填写2006年以来的人口构成。

12、如重装系统时应注意进行联合疫苗替代的更改维护、及在疫苗预约设定中将麻疹类疫苗全部打勾,以保证未种统计表导出时的准确性。

13、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基本属性:
◆常住=户籍为本乡镇的儿童;
◆暂住=户籍为外镇的儿童;
◆流动=户籍为外县的儿童。

在册情况:
◆异地接种=在本辖区居住但在外地接种;
◆临时接种=在本接种点只是暂时接种(但要及时更改在册情况,如儿童已不在本地应及时更改为临时外转或迁出);
◆本地=在本地居住超过3个月且在本地接种;
◆外地转来=从外辖区来本地且在本地接种;
◆空桂户=户口为本乡镇但长期不住在本地在外地居住。

◆临时外转=外出打工的儿童。

◆入托=读幼儿园的儿童;
◆死亡=已死的儿童;
◆迁出=两种情况1、如户籍为本乡镇的儿童,户口迁出;2、暂住、流动的儿童流出本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