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1)
财务规划更多应用于利率的变动,其出 发点局限于财务目标。
精选课件
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一、负债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出现了
脱媒现象,同时,金融市场发展,出现了更多的金 融机构与金融产品。 二、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 A、银行券理论:银行券历史上代表银行的负债, 其管理就是最早意义上的负债管理。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券逐渐消失。 B、存款理论:存款成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核心。 出现了存款立行的思想。
缺点:短期证券市场会带来商业银行的投资 风险。
精选课件
C、预期收入理论:1949年普鲁克诺在《定 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文中提出。
贷款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 入,贷款清偿有时取决于借款人未来的获取 收益的能力。
优点:一是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展 到消费者贷款;二是银行信贷行为与整个借 款人的生命周期联系在一起,使其与经济结 合的更为紧密。
缺点:消费贷款相应会带来风险,特别是长 期的利率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商 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创新。
精选课件
D、超货币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兴起 的金融服务观下的管理理念。
超货币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在发放贷款提供 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如 咨询、信托、理财、保管等多种中间业务。
优点:一是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使流 动性与安全性有了新的内涵;二是适应了非银 行机构的竞争,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缺点:商业银行过多涉足不同的经营领域,从 而产生了一定的非专业 化经营的风险,同时, 有些表外业务也产生了风险。
精选课件
E、资产结构选择理论: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 托宾。
资产结构选择理论是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看成是金 融资产的一部分,对每一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风 险进行测算,从而达到一 种一定风险下的收益最 大,或一定收益下的风险最小。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 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资产管理理论 第二节:负债管理理论 第三节: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精选课件
第一节:资产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1、影响资产管理理论的因素:银行的经营环境;
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发展,这是一条主要的 线索,直接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 2、资产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 A、真实票据论:起源于亚当·斯密。商业银行 的贷款仅限于自偿性的贷款,用于短期的投资。 优点:一是与真实生产联系密切,不产生过度的 金融泡沫;二是有利于解决在金融产品不丰富时 的流动性与安全性问题;三是有利于货币政策的 执行。 缺点:制约了银行的业务的开展,同时会产生加 速器效应,扩张或紧缩经济。
精选课件
三、负债管理方法 1、准备金头寸管理:通过 购入资金来弥补
短期流动性的需要,通常是买入期限较短 的资金以补充第二准备金的不足。 2、贷款头寸管理:其作法是银行购入资金 来扩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 但无论何种方法购入资金的途径: 发行可转让大额存单 同业拆借 发行债券 向中央银行借款
精选课件
C、购买理论:商业银行可以在货币市场上通 过购买金融产品来借入流动性与增加盈利能力。
购买理论代表了商业银行进取与反保守主义的 一种思潮,被称之为银行业的革新与革命。
D、销售理论:商业银行通过销售产品来取得 报酬。
销售理论反映了银行业与非银行业的相互融合, 使商业银行的功能朝更具有复杂功能的方向发 展,代表了金融创新的一种方向。
精选课件
B、资产转移理论:1918年由美国的莫尔顿发 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的“商业银行及其 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
基本的形成条件:是国债的出现,提供了商 业银行更多的流动性与投资品种,使其可以 在解决流动性上有更好的手段与方法。
优点:一是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流动 性;二是扩展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使其 可以从事长期投资;三是为中央银行进行公 开市场业务提供了工具。
有价证券 固定资产
二、资金转换法
精选课件
3、线性规划法: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取 商业银行的目标函数与一定的约束条件 下进行最优求解。
线性规划法仅适应于商业银行在相对稳 定的环境下进行,不利于在竞争激烈的 环境中。
4、财务规划模型:根据商业银行的资产 负债结构,模拟出其财务动态的变化, 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精选课件
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 理理论
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是 因为注意到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 都具有收益性与风险性,保持其总量与结 构的均衡,有利于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 的管理。
流动性与盈利性与安全性目标综合规划, 资产与负债业务有机结合,使之统一于商 业银行的目标下,达到最佳状态。
资金来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金使用
活期存款
第一准备金
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资金总库
第二准备金 各种贷款
其它负债 股东产权
一、资金总库法
精选课件
有价证券 固定资产
2、资金转换法:考虑资产与负债的结构特 点,按负债的流动性来配置资产。
资金来源 活期存款
资金使用 第一准备金
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第二准备金 各种贷款
其它负债 股东产权
优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有了更加科学、定量 的管理办法,从理论上,提供了商业银行一种类 似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
缺点:风险管理的动态 化使测量时会有一定的难 度,同时,商业银行业务开展的被动性,都使资 产的选择在操作上不可行。
精选课件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方法应用
1、资金总库法:又称之为资金汇集法或资金 集中法,按不同来源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 资金总库,然后按三性原则 ,进行分配。
精选课件
二、资产与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 A、偿还期对称原理 简单地说,就是达到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上
的相匹配。 B、目标替代原理 设计商业银行的总效用来代替银行的三性
条件,从而找出相对的最优方案。 C、分散化原理 在资产配置上尽量分散,使风险组合相对
较小。
精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