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在正常生产作业环境中受突发事件影响时,为维持产品的生产和按期交货得到合理的保障,以便正确采取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进一步建立预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应变能力。
凡本公司生产供应的产品均可适用。
2.术语
(无)
3.职责:
各部门均负责实施,见责任及代理人表格。
4.工作方法
4.1突发事件:
4.1.l 事先不可预见的生产条件改变,如水电气中断,主要生产设备故障。
4.1.2社会环境变迁,致使生产条件改变,如劳工短缺。
4.1.3供方、外协厂发生变故,无法正常供应原材料及外购件。
4.1.4自然灾害、战时状态及社会环境等不可抗拒事件除外。
4.1.5顾客或市场退货。
4.2成立紧急应变小组
4.2.1成员:由总经理或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召集人,各相关部门主管为主要成员。
4.2.2责任及代理人:
4.3紧急应变处理程序:
4.3.1厂内发生突发事件:
4.3.1.1各部门主管按事件发生种类,依照4.2.2.权限及责任处理。
4.3.2外协厂发生灾发事件:
4.3.2.1准确核对外协厂库存量,及时调配正常生产协作件。
4.3.2.2对模具实施保全处理分类。
4.4应变计划对策:
4.4.l成立消防安全编组,由管理部门定期实施消防训练。
4.4.2劳工短缺时应急对策
类别应急措施
暂时性短缺加班加点或部门之间的人员相互调配;
长期性短缺招聘所需人员;
4.4.3停水、电、气时应急对策
类别应急措施
内部停电; 15分钟内报告主管部门组织抢修
外部停电; 15分钟内报主管部门,联系供电单位抢修;
水泵、空压泵出故障;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抢修;
管道堵塞或损坏;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抢修或订购更换,
物流过程受阻;由主管部门现场协调解决,采取补救措施。
以上突发事件影响正常生产时,由生产部负责调剂生产班次,并报告主管领导审批,填写(紧急应变计划跟踪实施记录表);
4.4.4主要制程设备出故障应急措施;
主要设备出现故障,由设备维修人员立即安排组织抢修,若在2小时以内不能修复的,由生产部负责调剂生产班次;能在本市采购的必须6小时内给予解决,若市内采购不到的由设备管理人员向同行业厂家联系调剂配件修复或向省外联系,十天内解决。
4.4.4.1 防范措施
·掌握过程物流和生产动态,避免生产过程异常和原材料待料;
·加强对员工培训,严禁违章操作;
·健全设备保养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4.4.5找出合适的委外生产加工厂商,协议紧急借用生产设备的相关事项。
4.4.6备品配件紧急应变计划
4.4.6.l 调查了解本地区机械行业设备备件储备情况,必须时作好准备件调剂工作。
4.4.6.2摸清市场有关物资供应分布情况,配件类型,产地、规格型号,必要时进行定点购买。
4.4..6.3掌握分供方生产情况,对独家生产设备的备品配件,须进行适量储备。
4.4.6.4对进口设备的备品配件,事前作好测绘,进行委外加工储备,国内无法解决的须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作好安排。
4.4.6.5对自制设备的配件,须备好图纸,临时力工解决。
’
4.4.6.6根据生产需求,凡属急件申请的备品配件,在资金保证情况下,能在市场采购的必须在4《小时内予以解决,只能在省外购买的及时联系,力争5天内解决。
4.4.7建立各零件、物料合格的其他厂商沙协)名册。
4.4.8执行《汽车召回制度》对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同一缺陷,对其生产和销售的含有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合理危险的缺陷产品,通过通知有关消费者和有关责任方知晓,并通过采用退货、换货、修理等处理措施。
5.文件及记录
5·l文件(无)
5.2记录
5.2.消防安全编组表
5.2.2紧急应变计划跟踪实施记录表
7.本程序由生产科提出并负责解释本程序主要起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