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课标解读

乙醇课标解读

《乙醇》课标解读
(一)目标分解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确定关键词。

《内容标准》: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业水平》: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金属钠反应、催化氧化等)及主要用途。

第二步:分析中心词,构建概念图(分析图)
1、依教材文本构建概念图、确定教学重点(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针对乙醇的性质教材中描述了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其中化学性质描述了可燃性、与金属钠反应和催化氧化。

而且化学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依据学情确定教学难点(认知的基础、关键点、障碍点、发展点分析)。

乙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乙醇,对乙醇的分子式、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必修1中已经学过钠和水的反应,但对催化氧化来说为第一次接触,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它确定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乙醇性质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可燃性
与金属钠反应
催化氧化重点、难点分子结构
用途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
概念体系 确定行为条件
乙醇
性质
化学
性质
可燃性
与金属钠反应 催化氧化
物理性质
说出
概念体系
适用的行为动词
学生的经验
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课标分解总表
(二)目标陈述
1、观察乙醇样品,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做乙醇与水,乙醇与苯的溶解实验,总结出乙醇的溶解性。

能准确、完整的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2、学生会动手拆插球棍模型,对照模型,能够准确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会从结构预测乙醇的化学性质。

3、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能说出乙醇燃烧现象,乙醇与钠反应现象,乙醇催化氧化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判断生成物,且用方程式准确表示反应,并会分析断键位置,提高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三)评价设计
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投以单键相连
B分子中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分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
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
3.(1)乙醇的分子式是,结构式是,结构简式是。

乙醇从结构上可看成是基和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乙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基决定。

(2)
(1)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时,键断裂。

(2)催化氧化为醛时,键断裂。

4.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

为什么要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试用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四)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总结归纳]→[评价反馈]。

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乙醇
一、教学设计说明
《专题3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2模块中的有机化学部分,本节在整个第三章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是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的
有机物,按“结构—性质—重要作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这样的模式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使学生认识乙醇,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并且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本节是整个第3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设计成功,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二、教学目标
1、观察乙醇样品,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做乙醇与水,乙醇与苯的溶解实验,总结出乙醇的溶解性。

能准确、完整的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2、学生会动手拆插球棍模型,对照模型,能够准确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会从结构预测乙醇的化学性质。

3、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能说出乙醇燃烧现象,乙醇与钠反应现象,乙醇催化氧化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判断生成物,且用方程式准确表示反应,并会分析断键位置,提高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六、实验准备:药品:无水乙醇钠铜丝
仪器:试管(4支)酒精灯镊子
七、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同点:不同的反应条件使得前者是部分氧化,后者是完全氧化。

用途提问:1:除了做调味品和饮料,你知道乙醇在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吗?2:你了解工业酒精
吗?
讨论,交流:学生根据
乙醇能够燃烧的性质和
已有的关于工业酒精的
知识,展开讨论。

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乙醇的物理性
质,化学性质只讲了乙醇的氧化反应和与活泼金
属的取代反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作业作业布置:
1、结合近期机动车驾驶员饮酒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案例,谈谈饮酒的利弊。

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与乙醇相似,请写出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评价设计
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投以单键相连
B分子中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分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
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
3.(1)乙醇的分子式是,结构式是,结构简式是。

乙醇从结构上可看成是基和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乙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基决定。

(2)
(1)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时,键断裂。

(2)催化氧化为醛时,键断裂。

4.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

为什么要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试用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是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精心准备,提供条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设计方案,做实验验证有关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新理念。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