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遮阳板设计指南

汽车遮阳板设计指南

汽车遮阳板设计指南第一章简要说明1.遮阳板简要说明遮阳板是为遮挡司机或前排乘客前面和侧面的阳光所必需的。

遮阳板应包括本体和挂钩,两者协调作用,并满足需求。

遮阳板是车辆内部的车顶装饰子系统重要的组成部件,集安全性、功能性与装饰性于一身。

人们对其手感、皮纹、色泽、色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在满足遮阳板只遮挡炫目光的基本功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到遮阳板上了。

如化妆镜、票夹、车库门遥控、带拉杆结构、带延长板等。

2.遮阳板分类遮阳板按大小可分为小遮阳板、中遮阳板、大遮阳板。

小型遮阳板尺寸约为175毫米宽和360毫米长;中型遮阳板尺寸约为185毫米宽和400毫米长;大型遮阳板约尺寸为195毫米宽和450毫米长。

轴边缘最大厚度为28毫米,下部边缘最小厚度为18毫米。

明确遮阳板大小标准有利于遮阳板平台化的开展。

遮阳板按填充物及结构可分为单片式PU发泡、单片式EPP发泡、2片式EPP 发泡、PP壳体式。

各个结构的优缺点如表1:表1遮阳板按包覆材料可分为PVC、针织面料符合海绵、针织面料符合无纺布、仿麂皮。

各个包覆材料的优缺点如表2:表2遮阳板按镜框结构可分为无镜式、无盖式、翻盖式、抽拉式。

各个结构的优缺点如表3:表3常见遮阳板照片如下:3.遮阳板的加工工艺简介遮阳板生产的主要工艺:针对不同遮阳板,涉及的工艺及流程也有较大差异,可粗略归纳为以下几种:1)PVC EPP带灯遮阳板:采购原材料→EPP发泡→塑件注塑(支座,支轴,镜框,镜盖等)→附件车间组装分总成(支座总成,镜框总成)→面料裁减,热压标签→高频焊接PVC→注塑挂钩轴→压装支座总成及镜框总成→检验。

2)PVC PP壳带灯遮阳板:采购原材料→塑件注塑(PP壳,支座,支轴,镜框,镜盖等)→附件车间组装分总成(支座总成,镜框总成)→面料裁减,热压标签→高频焊接PVC→压装支座总成,镜框总成和挂钩轴→检验。

3)针织面料EPP带灯遮阳板:采购原材料→EPP发泡→发泡(泡沫层)→塑件注塑(支座,支轴,镜框,镜盖等)→附件车间组装分总成(支座总成,镜框总成)→面料裁减→热熔翻边及热压标签→压装支座总成,镜框总成和挂钩轴→检验。

具体涉及的主要工艺如下:1)注塑工艺将干燥后的塑料粒子在注塑机中通过螺杆剪切和料桶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形,是塑件制造应用最广泛的加工工艺,用来制造支座,支轴,镜框,镜盖等。

其中支轴采用嵌件注塑,它是将需嵌于注塑件的金属零件在注塑前置于模具内,注塑后熔融的塑料将其部分包覆成为零件。

2)发泡工艺将聚氨酯充分混合后注入模具于钢丝交联固化,在其间形成要求形状泡沫的加工工艺,泡沫连接了钢丝,即具备了强度,又改善零件的手感。

该工艺是PU 遮阳板生产的必须工艺,遮阳板PU本体都是采用了闭模浇注。

3)EPP发泡EPP是一种经发泡后的聚丙烯,由固体和气体两个相组成,呈黑色、灰色或白色的颗粒状,直径大小一般在2~7mm之间。

EPP具备了比重轻、耐温能力强、缓冲性能好、环保性。

基于以上特点,使得EPP非常适合汽车制造业中对安全、环保、减轻重量等方面的需求,其应用潜力非常大。

4)热熔翻边EPP先进行喷胶处理后晾干,通过工装定位EPP和面料,加热EPP上的胶,翻边工序使EPP和面料粘和在一起。

工装可能没有把EPP四周的面料都粘和好,需要通过人工补胶。

放入骨架总成,经过扣合和整形工序完成。

5)焊接工艺焊接工艺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热塑性材料的零件,通过一定方式将其连接处熔融后重新交联形成一体的成形工艺。

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超声波焊接、高频焊接、热板焊等。

6)装配工艺装配工艺是仪表板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通过卡角、螺丝、粘结、焊接等方法将各种零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

根据装配方式不同,在生产管理上分为流水线装配和单工位装配。

遮阳板在标签装配中还涉及水墨转印、热压等。

随着现有工艺经验的积累,各工艺门类日臻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新工艺的产生创造无限机会。

两者的结合给遮阳板工艺发展描绘美好蓝图,同时也给整车添色,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高性价比的要求。

4.遮阳板零件构成图图1根据造型、加工工艺、装配方式和配置的不同,遮阳板的零部件构成也会有差异。

图1遮阳板为针织面料EPP带灯遮阳板。

5.遮阳板材料推荐常见遮阳板零件材料如表4:2骨架钢丝135#钢3EPP镜面1EPP 4EPP被面1EPP 5支轴铝管140CR 6支轴1PA6 7支座1POM 8螺丝39卡簧1Sup10 10挂钩轴1PA66 11面料112镜盖1ABS+PC 13镜框1ABS+PC 14镜片1Glass 15灯面板2PC 16缓冲垫3EVA 17触片2Sup6 18卡片1POM 19支座盖1ABS+PC 20挂钩1ABS+PC表46.遮阳板开发流程介绍第二章设计构想1.设计思路遮阳板的设计思路:1要求满足操作的便利性、方便性;2全面的考虑整车造型;3与周边零件配合分析;4成本分析,选用遮阳板结构(本体材料,表皮材料,化妆镜结构);5遮阳板视野校核;6内部突出物;7遮阳板厚度确认;8遮阳板挂钩轴位置;9遮阳板支座与转轴配合;10吸顶角度参数;11遮阳板卡簧与支轴配合;12遮阳板本体上沿与转轴轴线的距离;13遮阳板支轴总成建议尺寸;14遮阳板中心距确认;15化妆镜参数确认;16遮阳板轴线校核;17人机工程;18EPP截面分析;19线束保护;20挂钩轴的种类;21灯光类型。

2.设计思路详述1)要求满足操作的便利性、方便性;对于客户而言,产品都需要满足方便的操作。

对于安装工人而言,任何零件都有操作规程,每一个平台的生产工艺和实际情况均不一样,所以设计时需了解生产线的实际情况。

2)全面的考虑整车造型;在现在汽车的性能只能以价格来衡量,同价位能反映汽车特点的只剩下外观了。

就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在决定是否购买一款汽车时,汽车的外观造型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遮阳板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汽车的整体风格3)与周边零件配合分析A.顶棚上做斜面与遮阳板配合,遮阳板匹配边界做斜面处理,两者匹配后的外观视觉减薄,最好顶棚设计缺口结构,如图2所示。

图2B.遮阳板处于正遮阳位置时,上边缘沿X方向(整车坐标)的平面应被顶棚或前风挡玻璃黑边遮挡A≥5mm,防止正面漏光,注意挂钩轴开口大小,防止漏光,如图3所示。

图3C.遮阳板处于侧遮阳位置时,上边缘沿Y方向(整车坐标)的平面应被顶棚遮挡A≥5mm,防止侧面漏光,如图4所示。

图4D.遮阳板绕X轴(遮阳板本体绕回转轴转动的轴线)翻转的过程中,与顶棚的最小间隙A=44±1mm,防止遮阳板与顶棚干涉,如图5所示。

图5E.遮阳板挂钩与钣金配合:遮阳板支座与钣金配合孔A点圆心对正,如图6所示。

图6F.遮阳板挂钩与顶棚配合:在便于安装的情况下,遮阳板底座和挂钩与顶棚的周边搭接量:A大于5mm,B大于5mm(X方向(整车坐标)及Y方向(整车坐标)的搭接需要分别测量),挂钩与顶棚干涉量C等于顶棚面料厚度,如图7所示。

图7G.遮阳板与后视镜、侧围立柱、拉手配合不出现干涉现象,并保证间隙在3mm 以上。

H.遮阳板通过螺接(Q2560616FDE)或卡接方式安装在汽车风窗框上横梁或前风窗上端具有一定强度的部件上。

I.遮阳板与顶棚的安装螺钉进行遮挡,如图8所示。

图84)成本分析,选用遮阳板结构遮阳板的分类详细见第一章第二节,结合整车造型和成本分析,确认遮阳板的大小与结构。

5)遮阳板视野校核依据QC/T629-2005中4.1.2的要求:遮阳板本体绕X轴旋转至下边缘处于最低位置时,其下边缘在GB11562-2009中3.5.1规定的V2点(该点坐标由设计公司提供)所确定的仰视角5度的范围内。

如图9所示。

图9遮阳板在闭合状态下于V1店(该点坐标由设计公司提供)与顶棚前沿的切线间隙:A>0mm,如图10所示:图106)内部突出物遮阳板本体应使用吸能减震的材料或表面覆盖柔性材料或设计吸能减震结构,依据QC/T629-2005中4.1.3的要求:遮阳板不应由尖角,边缘零件的圆角R不能小于3.2mm;本体厚度不小于3.2mm,则圆角R取厚度的15%~50%。

7)遮阳板厚度确认遮阳板整体厚度由造型决定,应介于AB之间,其中A=28mm,B=18mm,建议剖面造型如图11。

图118)遮阳板挂钩轴位置遮阳板挂钩轴中心距离遮阳板边缘距离:50mm≤A≤70mm,如图12所示。

图129)遮阳板支轴总成建议尺寸遮阳板支轴钣金件装配面到转轴尺寸:25mm≤A≤35mm,如图13所示。

图13遮阳板支轴轴向长度:100mm≤B≤160mm(不适用带拉杆结构),如图14所示。

图1410)吸顶角度参数遮阳板预紧角度:10°≤α≤15°,如图15所示。

图15遮阳板虚拟吸顶角度:30°≤β≤40°,如图16所示。

图16遮阳板实际的吸顶角度:15°≤θ≤25°,如图17所示。

图1711)遮阳板卡簧与支轴配合遮阳板在整个正翻过程中,卡簧都会和支轴配合产生吸顶力、正翻力。

遮阳板在吸顶位置时,卡簧与支轴配合位置如图18。

卡簧作用于支轴扁方处,产生向上的吸顶力。

一直到卡簧与支轴配合位置如图19,卡簧不再作用于支轴扁方处,而是作用于支轴直径处,产生遮阳板的正翻力。

图18图1912)遮阳板本体上沿与转轴轴线的距离如转轴直径Φ10mm,遮阳板本体上沿与转轴轴线的距离约为12mm。

如转轴直径Φ8mm,遮阳板本体上沿与转轴轴线的距离约为10mm。

13)遮阳板挂钩轴与挂钩配合遮阳板挂钩轴与挂钩配合,挂钩轴不能在挂钩中晃得,保证插拔力:30N≤插拔力≤60N,挂钩轴在挂钩中转动时不能损伤挂钩轴。

14)遮阳板中心距确认遮阳板中心距:250mm≤A≤400mm,如图20所示。

图20但为了遮阳板的平台化,建议遮阳板不长于450mm的中心距为300mm,遮阳板长于450mm的中心距为350mm。

15)化妆镜参数确认A.镜盖与镜框间隙应达到设计尺寸要求A:左、右、下小于2mm且间隙一致,上小于2.5mm,如图21所示。

图21B.镜盖开启过程中保证遮阳板化妆镜盖与弹片干涉量:A>2mm,如图21所示。

图21C.镜盖打开角度:遮阳板镜盖打开角度θ>90°,且在保证60°到最大角度需满足化妆镜灯亮的要求,如图22所示。

图22D.灯面板应定性为外观件,对皮纹及颜色需要提出要求。

皮纹建议光板或火花纹。

颜色建议透明或乳白。

16)遮阳板轴线校核遮阳板X轴、Y轴相交于一点;支撑轴于挂钩轴同轴;垂直于Y轴的平面应与挂钩开口方向一致,如图21所示。

图2317)人机工程过前排座椅R点做ZX平面(整车坐标)的平行面,该平面与遮阳板化妆镜的交线基本处于化妆镜中心位置,如图22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