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咏物诗鉴赏
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 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 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 精妙之处 • (2)试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诗中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 柳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试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 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 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 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 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 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 诗人借物抒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 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1.单纯咏物,简单抒情
咏物诗的内容
病牛 • 宋· 李刚 耕犁千亩实千箱, • 力尽筋疲谁复伤? • 但得众生皆得饱, • 不辞羸病卧残阳。
2.托物言志: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 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 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咏物诗的内容
• 琴诗
• 苏轼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托物喻理
咏物诗的内容
• 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4. 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 的不公平现象
常用手法
•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侧面烘 托。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双关、借代 • 抒情方法:主要是托物言志、
•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 ——刘熙载《艺概》 • 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 不脱,不即不离”。 ——屠隆 《论诗文》
主要特点: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咏物诗的内容
• 咏柳
• • • • •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B.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 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 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 然的情怀。
答题步骤
• 写了何物 —— 有何特点(描其形,求形似; 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寄托的 情感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 1、2007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 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 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 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 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
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 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 算对) •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参考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 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 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
• P92《咏素蝶诗》
• • • • •
•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参考答案】:A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自洁 自清、一尘不染、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来喻自己,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 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 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实战演练
•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咏 山 泉 储光羲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 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辨手法
•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侧面衬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比喻、拟人、双关、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分析题的答题步骤:
•
点明手法——列举表现——分析作用
实战演练
•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 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的标题
• 【唐】骆宾王 《咏蝉》
• • • • • • • •
【元】王冕 《墨梅》 【明】于谦 《石灰吟》 【宋】王安石 《梅花》 【清】郑燮《竹石》 【唐】李贺 《马诗》 【唐】贺知章《咏柳》 【唐】骆宾王 《咏鹅》 【唐】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祝竹
•标题:①以物象为题; • ②咏(题、赠、赞)+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