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你打算给自己提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三、朗读感悟,启发想象1.出示挂图,(师: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口头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的话,读后回答: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3)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4)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6.整体感悟,角色体验。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四、读后悟理,理解寓意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1)小明这次到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1.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它惊呆了,它会看到什么?它会说些什么呢?3.学生分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
六、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12、坐井观天青蛙:见识短浅、傲慢、自信小鸟:有耐心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13、寒号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1)开火车朗读课文。
(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2)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三、整体感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
2.学习2~5自然段。
a.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b.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c.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3.学习6~8自然段。
讨论交流:(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2)谁怎么劝告?(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五、布置作业: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2、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板书设计13、寒号鸟时间喜鹊寒号鸟冬天快到了忙着做窝躺在涯缝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述句的不同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容。
教学难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2、检查读书情况:三、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提出不懂的问题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看课件,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朗读感悟课文1、4自然段。
朗读交流第1自然段:1、细读品味:1)、课件两幅插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2)、请你找出课文中和这两幅图对应的段落,是哪两段?朗读交流第4自然段: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会长得那么好,可结果,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芦啊!你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2)、我们刚刚一起读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对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看图说话:1、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二)、学习第2自然段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学习: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那个人想的是什么?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着看出什么?课文前面为什么说每天看几次,这里用盯着,你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当邻居让他治虫时,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说的?请你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交流,结合指导:想一想种葫芦人的话是什么意思?三、拓展训练: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第二年,种葫芦的人重新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样做?四、布置作业在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板书设计14、我要的是葫芦葫芦种葫芦的人碧绿的叶子,雪白的花面带微笑口语交际:商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过程与方法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直入课题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三个)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1.商量的任务: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2.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
(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2.注意商量时就做到:(1)要用商量的语气。
(2)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四、说收获。
语文园地五知识与技能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过程与方法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第(1)课时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三、书写提示。
第(2)课时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1.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2.送词入诗说诗意。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1.读一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