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上.docx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上.docx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1.充电前的准备工作:1.1.起动用蓄电池有时由于蓄电池大量放电、或长期存放导致电池亏电,因此应定期从设备上拆下蓄电池,在充电间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补充充电一般每个月进行一次,以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进入冬天时最好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1.2.充电前应先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并进行记录,以便根据各电池的亏电情况确定充电方案。

1.3.检查交流电源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电源应为220V, 50Hz 交流电。

1.4.先接蓄电池,将充电机“ +”极接至蓄电池“ +”极,充电机“ -”极接至蓄电池“—”极接线柱上,注意防止负载短路。

1.5.选择充电电压。

若充电电池为12V,则电压选择档应旋转到12V档,若充电电池为24V,则电压选择档应旋转到 24V 档,不得选错,否则将损坏充电机或蓄电池。

2.充电操作:2.1. 初充电、补充充电常采用恒流充电(恒流充电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始终以一定不变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优点是充电比较完全,但是后期电流几乎全部被消耗在水的分解和热的发生上)。

补充充电电流为(如60Ah蓄电池用 6A),充电时间为 3~ 5 h,或根据存放时间长短确定充电时间。

2.2.维护充电常采用恒压充电(恒压充电是始终以一定不变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优点是气体产生很少,耗水量小,存在充电不完全的缺点。

单体电压通常设定在~(12 V电池为~ V,6 V电池为~ V),直到充足电为止)。

2.3.将充电机电流选择档位调至最低档位。

2.4.确保红、黑夹没有接触才可以通电,否则会造成短路并损坏机器;2.5.充电采用二步充电法:2.5.1.即第一步采用充电至12 V电池为~V,6 V电池为~V时。

转入第二步充电,第二步充电采用至充电结束。

2.5.2.接通220V电源,逐档调节充电电流,至最大充电电流,进行第一步充电。

即:对于 12V,54Ah 电池其充电电流为 =,对于 12V,150Ah 电池其充电电流为 =15A2.5.3.当电池电压达到~时,转入第二步充电,第二步充电最大电流为。

即对于 12V,54Ah 电池其充电电流为 =,对于 12V,150Ah 电池其充电电流为 =2.5.4.充足电后,最后对电池进行一次均衡充电,以保证单格均衡。

方法为:将充足电的电池,用电流充电( 即12V,54Ah电池充电电流为=;12V,150Ah电池充电电流为=;当电池冒出均匀气泡,温度上升时,停止充电 1 小时;如此重复 3~4 次,单格电池都能冒出均匀气泡 , 并且电池电压电液密度趋于不变时结束。

2.6.充电时间的确定:补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对应关系( 参考 ):电池电压补充电时间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12小时以下14小时2.7.充电结束后,检查蓄电池电眼(免维护蓄电池,下同)颜色。

电眼显示为绿色,说明蓄电池已充足电。

如果电眼为黑色检查充电连线是否接牢,连接点是否清洁,充电电压是否达到 16 伏,并继续补充电。

2.8.若发现电眼发白,有可能是电眼中有气泡,可轻微摇晃电池将气泡赶走。

若摇晃后仍然发白,应更换该蓄电池。

2.9.对于蓄电池电压低于伏的蓄电池,补充电初期可能会出现蓄电池充不进电现象。

因为严重亏电蓄电池,蓄电池内比重已接近纯水,蓄电池内阻很大,随着蓄电池充电的进行,蓄电池内硫酸比重上升,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2.10.充电过程中,如发生蓄电池排气孔喷酸,应立即停止充电。

2.11.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超过45 度时,停止充电至电池温度降到室温后,将充电电流减半,继续充电。

2.12.蓄电池补充电过程中,每小时检查一次电眼状态。

蓄电池电眼显示绿色,说明蓄电池已充足电,停止充电。

????3.电池充足电(充电结束)判定标志:3.1.电池单格内有大量气泡产生。

3.2.电池单体电压在~(12 V 电池为~ V , 6 V 电池为~ V ),且在 2h 以上测定不变。

3.3.电液密度达 ml( 25℃),且在 2h 以上测定不变。

4.蓄电池状态判定标准:4.1.测量电池电压判定:电池端电压( V)不良原因处理以上正常——~充电不足补充电充电不足补充电~短路电池需更换充电不足补充电以下短路或逆接、电池需更换电压值( V)充电水平( %)~1007550254.2. 观察放电指示器判定:放电指示不良原因处理绿色或白色区正常——黄色区充电不足补充电红色区充电不足或短路补充电后再试验4.3. 测量液体比重判定( 25℃)电解液比重及状况电池容量比不良原因处理初加液错误调整比重以上——补液错误调整比重~约 100%良好——充电不足补充电~约 75%初加液错误或漏夜充电后再调整比重单格比重低为短路电池需更换过放电(极板严重硫化)电池需更换~(约 50%)初加液错误充电后再调整比重~(约 25%)小于(接近 0% )电池完全无电(充电不足)补充电单格比重低为短路电池需更换液面在最低液面线下——极板生白(补水不足或不及补液充电,严重更换。

时)过充电电池需更换电解液颜色混浊——加入不纯物电池需更换5.注意事项:5.1.充电机:5.1.1.在工作中,若发生不正常声响、气味、振动或其他故障,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检查;5.1.2.充电机在工作中,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工作;5.2.蓄电池:5.2.1.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普通充电时间均为3h。

5.2.2.不同容量、不同批次的蓄电池应分开充电。

5.2.3.充电过程中,严防电解液温度超过45℃,严防过量充电。

当电解液温度接近45℃时减半电流或停止充电。

5.2.4.使用多个电池时,要注意电池间的连接正确无误,注意不要短路。

5.2.5.电池若需并联使用,一般不要超过三组(只)并联。

5.2.6.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强烈震动或机械损伤。

5.2.7. 电池不可在密闭或者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建议循环使用温度为 5 ~ 35 ℃)。

5.2.8.请勿使用化学清洗剂清洗电池,电池的清扫请用尽量拧干的湿抹布进行,请不要使用干布或掸子等。

5.2.9.请不要让雨水淋到蓄电池,或者将电池放入水中。

5.2.10.使用上、下带有通气孔的电池容器以便散热。

5.2.11.请勿在同箱中混用容量不同,新旧不同,厂家不同的电池。

5.2.12.禁止随意拆装电池,以免危险,如不慎电池壳破裂,接触到硫酸,请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请就医。

5.2.13.充电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明火。

5.2.14.工作完毕后,关掉电源,开关回到原位。

6.定期维护与保养6.1.蓄电池维护与保养:6.1.1.每月应认真地用蒸馏水擦拭一次表面,直至表面(含外壳)不呈酸性为止。

6.1.2.每半月应认真地检查连结条、极柱及输出连线的接触情况和牢固程度,彻底清除金属部位(如接线端子)的氧化物和锈蚀,更换金属部位的凡士林油。

6.1.3.及时进行电解液密度的检查和调整。

电解液液位低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至正常液位,禁止添加硫酸!6.1.4.对蓄电池测量用的仪表(如密度计、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车上的显示仪表)进行检查和校验,以免由于仪表不准确,导致蓄电池维护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

6.1.5.根据气侯季节的变化,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电解液密度(也称换季)。

6.1.6.及时检查和排除蓄电池的故障。

6.2.充电机的维护与保养。

6.2.1.定期清洁充电机外壳及各元器件。

6.2.2.经常检查各指示仪表、指示灯,各指示仪表应反应灵敏,示值正确。

6.2.3.每日都应检查接地线是否连接可靠,各绝缘体之间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6.2.4.定期检查各连接螺栓、螺母是否连接牢靠。

6.2.5.定期检查各零部件,如有损坏应予修复或更换;如有松动,应予紧固。

7.电池的储存7.1.蓄电池应存储低温、干燥、通清洁的环境中,避免热源,阳光直射。

7.2.经常保持蓄电池表面的清洁。

发现表面有灰尘和酸液时,应及时擦拭,擦拭时可先用沾有苏打水的擦布擦拭一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3.经常用蒸馏水清洗排气栓,保持通气良好。

7.4.蓄电池充电期间应用带湿的拖把擦净地面,在清洁、绝缘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地面洒水,保持室内的湿度,以减少电池中水分的蒸发。

7.5.电池应充足电存放。

并且常温下每隔 1 ~ 2 个月进行一次充电。

7.6.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不可将电池在放电后长期搁置;7.7.不需要用的电池搁置一段时间之后应进行补充充电,直到容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7.8.当容量仅为或低于额定容量的40%时(开路电压25℃是低于),应用均衡充电以使得容量恢复;7.9.低温下电池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例如电池储存于15℃,无潮湿及无光照射的地方,在进行必要的补充电前,可以保持12 个月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