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美术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当代美术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当代美术的现状、问题及前景TYPE:传统与创新TIME:2003-6-9AUTHOR:冯远URL:N/AHIT:78 DAYHIT:1 WEEKHIT:52001年对中国来讲,喜事接踵而至,申奥成功,加入WTO,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都无可置疑地表明了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在这个时刻,召开全国美术创作工作座谈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首先意味着,在新的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遇到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新的时代向美术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这些课题包括:如何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力作,如何以优秀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审美需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体国民文化素质。

如何在既共生互融又相互竞争的世界美术大格局中建立当代中国的艺术样式和学术形象,如何使当代美术创作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等等。

面对机遇、挑战和各种新课题,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美术家和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都应当感到肩负的历史重任。

借“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开幕的机会,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共同来梳理世纪之交中国美术发展的现状,反思美术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把握美术发展及未来的策略。

一、当代美术发展的现状20世纪的中国美术,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经历了继承与开拓、融汇与创新这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美术经典作品,不仅鼓舞了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意志,也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精神面貌。

这个世纪产生的美术家和作品灿若星河,它与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因此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多彩。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趋向丰富多样,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

美术实践和理论探索异常活跃,美术创作空前繁荣。

各画种创作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出重视继承传统、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主旋律题材和多样化艺术追求的创作态势。

美术家进行创作的心态已从90年代初的躁动趋于沉静,艺术创作也呈现出在开放的、自信的心态下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传统和外来文艺思潮、艺术形式,建立中国艺术价值标准的趋势。

当代中国美术的现状从整体来讲,是繁荣、活跃、健康和有序的,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绩。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创作上具有潜能的新人和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

推出了一系列如“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百年中国画大展”等重大展览和主题展。

同时,中国的美术家们在世界美术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显示出中国当代美术的国际化趋势。

美术理论的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美术批评与理论在当代创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个人认为,形成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党的文艺政策的英明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指引下,确立了主旋律与多样化创作样式并进的文艺政策,形成了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和环境条件,激活了广大美术家拓展创作空间的热情和艺术创造力,这为美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是有组织的美术创作活动频繁活跃,各美术创作机构、团体在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每年都举办各类大型的美术活动、展览以及学术研讨会,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青年美术人才,影响深远;三是作为创作和文化消费枢纽的艺术市场的建立,使美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得到了相应的回报,美术家作品的价值和价格逐渐趋向吻合,市场购买力的趋旺有力地调动起了美术家创作的积极性。

中国艺术市场真正地建立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它对美术创作的推动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四是国际美术交流的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著名的外国美术大师都到中国进行访问、教学和交流,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和成就在影响中国美术家的同时,中国的传统和当代美术也使他们获益非浅。

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们也逐步受到海外美术同行的关注,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出国研究学习外国美术的观念和技艺,并将它们与本土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由此也促进了当下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繁荣。

中国当代美术的繁荣局面是由多种流派、风格和类型所组成的。

从宏观上看,中国当代美术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现实主义美术、重建传统文化精神和形式的美术、现代主义美术以及具有前沿性质的实验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近年来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题材上,既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与现实主题的作品,又有歌颂当代平凡人美德和日常生活情趣的作品;在形式语言上,除了写实主义手法外,现实主义美术还广泛借鉴了现代美术、民间美术和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方式,诸如抽象、变形、装饰、表现、超现实、综合手法等,由此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包融量及其活力。

重建传统文化精神和形式,或者说进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近年来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表现在以重构传统图像为作品核心的风格上,还广泛表现在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实验艺术都从传统资源中拓展新的创作天地。

这充分说明,借古开今,推陈出新,已成为当代美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方式,也充分说明了传统艺术具有恒久常新的生命力。

西方现当代艺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己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它己被中国美术家通过吸收、改造、同化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艺术样式。

目前,这方面的创作也表现出了空前的活力,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视野并日益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前沿性美术指的是带有实验性质的、与现代科技成果和材料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美术样式,如多媒体艺术、计算机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

在国内一些重要的大型展事活动中,这些样式己逐步走向前台,为人们所认识和接纳,一些美术院校也陆续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教学。

通过这类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开放的、充满现代化意识和富有活力的中国。

中国当代美术的繁荣不仅表现在艺术创新还表现在制度创新、基础建设增长和理论的活跃等各个方面。

在制度创新方面,许多有利于美术作品创作和美术家成长的制度正在建立和逐步走向完善,如不同投资主体的展览和评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不同层面的市场交易与艺术品收藏及相关制度己逐渐得到创作者和消费者的认可,不同渠道的国际美术交流制度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础建设方面,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城市兴建了许多美术类的展览馆、博物馆,其中,既有政府的投资,也有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投入。

这些展览馆、博物馆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理论建设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一定成绩,一些批评著作、理论著作和史学著作相继面世,现有的美术类专业杂志更是美术家展示多样化创作、批评家和公众研讨美术发展的阵地。

批评和理论的活跃,促进了美术创作实践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开始进入良性互动状态。

综上所述,总体而言,中国当代美术的成绩是突出的,形势是令人鼓舞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力日益强盛以及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也是我们相信中国当代美术在21世纪将会迎来新的繁荣期的理由。

二、对当代美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反思当然,中国当代美术在其繁荣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此,清醒的认识和反思比盲目的陶醉和浅薄的自信更有意义。

我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美术虽然处于繁荣上升阶段,但从整体上看,是量大于质,还缺乏从精神内涵到形式、语言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力作。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力作的目标虽己多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影响的力作仍如凤毛麟角,主题性创作质量且有下滑趋势。

这和整个时代所表现出的发展气势及创造力是十分不协调的。

就数量而言中国当代美术家居于世界前列,但在艺术观念、素养、语言及形式创造上具有突出成就,并以此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美术大家还不多见。

美术大家是一个时代美术成就的最高体现,缺乏大家的现状和中国作为一个美术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和十年前相比,当代美术在观念、风格和审美取向上都获得了质与量的飞跃,但还未能产生出既能表现时代精神,又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当代性艺术样式。

而在世界美术格局中,只有构建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现代性艺术,才能对世界文化发生独特的影响,进而对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艺术品市场机制的建立对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正越来越突出,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部份画家对市场价值观的过份崇拜,已成为制衡当代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亟待重视。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走穴风的盛行,作伪风的泛滥,炒作和欺诈行为的时有发生,一些美术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唯市场利益为创作的动力,导致了一些有作为的画家创作水平的大幅下滑。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当代美术尤其是中国画的形象和声誉。

3、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体制老化问题。

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一些专业创作机构、国有画院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和有效的管理。

一些美术家长期拿不出高质量的作品来,却热衷于个人的名利、效益活动,导致社会舆论的不良反映。

一些民办的画院虽然很活跃,但囿于艺术水平和资金来源看,非但难以弥补国有画院的弱项,反而致使整个创作态势有向庸俗化、低俗化方向蔓延之势。

4、从世界艺术发展的现状看,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手法、材质、技术仍显得相对单一。

对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材料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科技手段的认识和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对这些艺术手段和技术的补课将是中国当代美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要加快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除了请进来、走出去之外还需要有计划构筑“阵地”。

一些类似“威尼斯”双年展的世界性大展,日本、韩国都在其中拥有自己的展馆,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连参展美术家都是经由非正式渠道进入,其中一些作品不仅不能代表国家的水平,有的甚至还有损国家的形象。

虽然参展的一些美术家和作品在国际艺坛获得了展示机会,有的还获得荣誉,但必须清楚地看到,其中相当部分作品的观念、内容、样式却是受某些策展方意识形态影响和选择所决定的。

由于利益关系,一些批评家、美术家不惜放弃弱化自身文化身份以所谓的与国际接轨为由迎合策展人的口味,甚至由此引发了某些打着艺术的名义为幌子行血腥、残忍、恐怖之实的现象的出现,例如“食人”、“玩尸体”等。

5、批评力量的薄弱。

美术批评一方面应该作为美术创作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它应以前瞻性的理论视野对美术创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方面的美术批评都未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美术批评显得活跃,批评理论也取得一些成果,但应该看到,美术批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成为作品的简单图解,就是成为对某个美术家、美术现象的文字注脚和曲意捧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