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面与楼面工程隔离层施工工艺
地面与楼面工程隔离层施工工艺
2水泥类防水隔离层必须检查检测报告,其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5.4.7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然后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交下道工序施工。
5.5 质量标准
5.5.1主控项目
1隔离层防水材料及胎体增强材料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产品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现场取样试验,无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的或复试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得使用。防水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抽样复试规定。
聚氯乙烯卷材(一层)
防水冷胶料(一布三胶)
防水涂膜(聚氨脂类涂料或氯丁胶乳沥青涂料)(三道)
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一布二胶)
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
5.2 主要机具
一般应有基层清理修补工具(锤子、凿子、铲刀、抹子、钢丝刷、扫帚等)、取料配料工具(台秤、搅拌器、配料筒、水筒等)、铺涂工具(滚刷、油漆刷、小毛刷、橡胶刮板等)、干粉灭火器等。
5.3.2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5.3.3泛水坡度按设计要求(厕浴间在2%以上),不得积水。
5.3.4基层遇转角处等部位,水泥砂浆应抹成小圆角。
5.3.5基层与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地漏、排水口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先将预留管道(或套管)安装牢固。预留管道(或套管)未安装不得进行防水层施工。转角处水泥砂浆收头圆滑,管根处按设计要求用密封膏嵌填密实。
3防水层不得有积水现象。
4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5.2。
表5.5.2隔离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4
用水准仪检查
3
坡度
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用钢尺检查
5.6 成品保护
5.3 作业条件
5.3.1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基层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基层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若基层过于潮湿可用抗渗堵漏材料做潮湿基层处理,待表面干燥后再做防水层。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5.6.3施工时,不允许污染已做好饰面的墙壁、卫生洁具、门窗等。
5.7 应注意的问题
5.7.1空鼓:防水层空鼓一般发生在找平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处。原因是基层含水率过大,使防水层空鼓,形成气泡。施工中应控制基层的含水率。
5.7.2渗漏:防水层渗漏水,多发生在穿过楼板的管根、地漏卫生洁具及阴阳角等部位,原因是管根、地漏等部位松动,粘结不牢,铺涂不严或防水层局部损伤,部件接茬封口处搭接长度不够所造成。在铺涂防水层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并加以修补。
4防水隔离层应通过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严禁有渗漏水现象。坡向应正确,并满足设计要求,排水应通畅。可用坡度尺检查并检查检验记录。
5.5.2一般项目:
1防水层厚度应均匀,应符合设计要求。可观察检查和用钢尺检查。
2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应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层应平整,不允许有脱皮、起壳、开裂、孔洞、气泡或收头不严密等缺陷。可通过观察检查并用小锤轻击检查。
地面与楼面工程
本章适用于防渗、防潮等房间地面的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的施工。
5.1 材料要求
5.1.1隔离层的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并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5.1.2隔离层的材料,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石油沥青油毡(一至二层)
沥青玻璃布油毡(一层)
再生胶油毡(一层)
5.3.6材料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5.3.7存料处与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5.4 施工工艺
5.4.1工艺流程:
5.4.2隔离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几次。
5.4.3地漏、管根、阴阳角等处应加涂一道做附加层处理。可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的宽度应不小于300mm,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
5.4.4下一道涂膜待前一道固化后再进行施工,对平面的涂刮方向应与先一道刮涂方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垂直。每道刮涂厚度应基本相同,最终达到设计厚度。
5.4.5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涂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
5.4.6在隔离层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技术和使用材料的交底。
5.7.3存放材料地点和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
5.7.4存料、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5.6.1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已做好的防水层,并及时做好保护层。在做保护层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突出地面管根、地漏、排水口、卫生洁具等处的周边防水层不得碰损,突出地面的接头在工序交叉施工中应注意保护,防止变位,造成后患。
5.6.2地漏、排水口等处要防止杂物堵塞,确保排水畅通。试水验收后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