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舟山市水产品发展对外贸易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舟山市水产品发展对外贸易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舟山市水产品发展对外贸易策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水产品产量每年在130万吨左右,出口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2008年来加工和出口却出现徘徊的态势,据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会长周佳章介绍,以往舟山年出口海产品七亿美元,要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2009年上半年当地海产品出口同比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跌幅,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而且近年来舟山海产品出口市场美国的贸易壁垒也对当地产生很大影响。

但有关人士指出,舟山渔业目前最大的危机并非市场,而是资源。

近年来美国市场在萎缩,而欧洲、中东、俄罗斯市场份额却在攀升。

舟山最大的优势是加工能力,而资源的紧张却让企业面临了无米之炊的情况。

然而各大媒体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内关于水产品出口的贸易研究直至目前为止一般都停留在如何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等,并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建议,均没有从根本上提出促进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出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将在他人研究基础上以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出现的水产业发展瓶颈和新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其经济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新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研究方面:(1)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1817)。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李嘉图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他揭示了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从世界主义的角度而构筑的高度抽象化的国际分工的依据,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实行优势互补,促进相互发展的“合理内核”。

这一理论在历史上为促进世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2)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eidrich Liszt)洞察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弊端。

他在对保护关税的论述中指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应采取保护主义。

他抨击了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和“世界主义”政策,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这一理论对制定国际贸易政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4)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中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又称H—O理论)的基本论点,其学生贝蒂•俄林(Bertil Ohlin)在《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中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

通过严密的分析,俄林得出了结论: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

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

萨缪尔森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5)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解释如何才能造就并保持可持续的相对优势。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应用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水产品贸易领域的应用研究较早的有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清光照夫和日本东京水产大学教授岩奇寿男,其《水产经济学》(1986)一书,对日本水产品的市场机制、价格形成、对外贸易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了日本渔业的生产函数、水产品需求弹性和价格变动趋势,为水产品市场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James L .Anderson著、刘鹏俊、吕瑞香等译(2004)的《水产品》,在介绍水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动态的基础上,对水产品市场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全面的介绍,对国际水产品贸易的总体趋势做出了预测,对水产品贸易的价格体制和市场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目前世界水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水产品的国际贸易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水产品出口问题。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特别是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己经位居我国农产品大类出口产品的首位以后,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水产品出口问题的研究者和研究文章数量不断增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庾晋《农产品出口如何跨越绿色壁垒》(2002)分析了发达国家频频采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并指出政府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检验检疫,并且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投资开发外向型农业,凡是具有条件经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都应赋予其自营进出口经营权,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外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李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2003)着重研究了如何减轻并消除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负面影响。

文章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同时由于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的限制,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障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水产品贸易的增长,不少学者开始注重水产品贸易研究。

骆乐《水产品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及其应对措施》(2001)在概括论述了我国加入WTO对水产品贸易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对实现自由化后的水产品贸易做出了估计,发现水产品的贸易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文章提出了我国渔业面对WTO应采取的战略对策,指出我国在农业保护方面仍存有一定空间,政府可以利用WTO中允许对渔业的投入,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补贴及合理利用反倾销措施进行保护,简化进口许可证管理程序,整顿国内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等措施。

李金明《世界水产品市场与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200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贸易年鉴资料,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我国水产品出口种类分成七大类,运用市场占有率、比价系数、竞争力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结果表明我国水产品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具体到各类水产品上又有所不同。

张玫《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2007,该文对世界及中国水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状况特点进行了分析,也对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加入WTO后进口关税的降低不仅不会对我国国内水产品市场带来冲击,而且会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业降低生产成本。

该文从产品出口业绩与产品出口实力两个方面入手,构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中国水产品竞争力的实际测定;设计了水产品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出中国主要水产品在主要出口销售市场上的质量竞争力有所提高的结论。

随着人们对沿海区域开发利用强度的日益增加,沿海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对海洋渔业的多样性构成威胁,损害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引起众多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有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献也层出不穷,陈新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2001)较为系统的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经济决策模型、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指标体系的量化方法、构建预警系统并结合东海区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永丽,毕建强《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005)高度关注并有效解决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利用科技进步,走现代精品渔业发展之路,是促进和实现海洋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和必然选择。

通过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海产品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地区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也可以发现,国内关于水产品出口贸易研究直至目前为止一般都停留在如何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水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等,而且大部分都是对我国整体渔业的研究,较少有提出具体针对舟山地区水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3.参考文献[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郭庆林.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研究[D].上海:上海水产大学.2001.[6]骆乐.水产品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渔业经济.2001(4).[7]刘春香;宋玉华.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J].2004(4).[8]山世英;姜爱萍.中国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问题[J].2005(5).[9]冯辉霞.舟山水产加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J].渔业经济研究.2006(1).[10]吴越,宁喜斌.欧盟食品安全新法规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6(8).[11]张玫.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07.[12]张玫;霍增辉;易法海.加入WTO前后我国水产品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3).[13]吕浩.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14]李怡芳.入世后我国水产品贸易特征分析[J].商场现代化(国际经贸版).2009(2).[15]崔和.金融危机与我国水产品贸易[J].中国水产.2009(2).[16]Valerie J. Lindsa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lusters: a Complexity Theory Approac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2005(3).[17]Sonya H. Wen. To teach or to compete A strategic dilemma of knowledge owners in international alliance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12).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 舟山市水产业发展现状1.1 舟山市水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1.2 舟山市水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出现的问题2 舟山市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2.1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2.2 舟山市发展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优势2.3 舟山市发展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劣势2.4 舟山市水产业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2.5 舟山市水产品加工出口贸易面临的威胁3 日本水产业对外贸易对舟山的借鉴意义3.1 日本水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分析3.2 对舟山水产业的借鉴意义4 发展舟山市水产业对外贸易的建议4.1 国家政府应采取的措施4.2 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的举措4.3 舟山水产加工企业的积极应对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建议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数字学术资源和各种纸质学术文献,查找充足的文献资料;对于舟山市水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一方面通过统计年鉴、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网站等公开途径获得;对尚未主动公开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应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向其查询;有必要时应开展实地调研,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