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优秀教学说课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
(出示幻灯片)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当过教师、编辑等。
少时常到其家所开的万全堂中药店廊下的书摊借阅唱本。
生平喜读风物民俗、方志游记、草木虫鱼、书论画论、笔记野史之类的闲杂图书。
他说:“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要多得多。
”他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
汪先生熟悉市井民居生活,经他的描述,一方水土鲜活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
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以一种文化的品味悠闲、散淡地叙说北京胡同,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现象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生活习俗有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了解。
面对新旧文化传统的碰撞,作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对胡同文化的怀旧情绪,传递着些许的伤感。
3.补录:
人评汪曾祺小品:汪老的随笔小品,像《胡同文化》、《昆明的食菌》、《故乡的野菜》,散而庄,淡而腴。
记人事,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叙掌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夜雨春韭,秋末晚崧,皆有情致。
“喧闹如山野之闲花,明净如寒潭之秋水。
”
汪曾祺自叙: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
……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
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三、阅读课文
1.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