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分析_郭俊峰

基于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分析_郭俊峰

第34卷第2期2013年2月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4,No.2February ,2013收稿日期:2011-06-05;修回日期:2012-03-01.基金项目:科技部软课题基金项目(Y11Z011EE2),大中型企业委托课题(Y14101F1G2),河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Y04104E1G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AZD021)。

作者简介:郭俊峰(1965.4-),男(汉),:河北廊坊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霍国庆(1965.7-),男(汉),山西阳城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科技领导力。

袁永娜(1981.6-),女(汉),河南安阳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13)02-008-0069基于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分析郭俊峰,霍国庆,袁永娜(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49)摘要:本文在分析孵化器价值链、产业链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了孵化企业的盈利模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已有主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进行了解析。

孵化器要实现盈利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要发展和完善完整的孵化体系,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和延伸;其次,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最大化实现价值活动的成本协同;再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多种渠道;最后要利用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提高对潜在入孵企业的吸引力。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价值链;产业链中图分类号:272.3文献标识码:A1引言科技企业孵化器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引领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1987年6月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取得了长足的快速的发展,2011年总量已经超过1000家。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我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和成活率、提升了我国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孵化器未能形成或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相当数量的孵化器等同于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公司。

公益性孵化器的主要投入来自于政府及相关渠道,缺乏足够的动机来为被孵企业提供更多和更有效的服务;物业型孵化器关注的是被孵企业能否按时交纳房租,对这些企业的发展没有兴趣,也缺乏必要的孵化能力。

为此,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两类孵化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有效增加商业型孵化器的比例,使之成为能够持续地成功地孵化科技企业并实现盈利的孵化器。

国外学者的孵化器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孵化器的界定和分类(Smilor and Gill ,1986;Sherman and Chappell ,1998)、入孵企业的选择(Merrifield ,1987;和Bearse ,1998)、孵化器的价值主张(Hacket 和Dilts ,2004;Bergek and Norrman ,2008)、孵化器和孵化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Smilor ,1987;Autio 和Kloftsen ,1998)、孵化服务与孵化需求的匹配问题(Bruneela et al ,2012)、孵化器的绩效(Mian ,1997;Chan 和Lau ,2005)、孵化器成功运营的影响因素(Fry ,1987;Rice ,2002)·70·科研管理2013年等方面。

关于孵化器盈利模式的研究成果不多。

Nash-HoffM(1998)认为盈利性孵化器的收入来源有四类房租收入、咨询服务收入和股权收益。

Grimaldi和Grandi(2005)认为入孵企业需求是孵化服务的内在驱动力,根据孵化服务的不同,将孵化器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孵化器和新型赢利性孵化器,这两种孵化器的最根本差别体现在:新型赢利性孵化器以提供无形服务为主,而传统孵化器以提供有形服务为主。

前者不以盈利为导向,其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国家或者国际一些基金以及孵化服务收益;而新型盈利性孵化器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孵化服务收入以及投资股权收益。

Becker和Gassmann(2006)认为孵化器盈利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盈利化并非导致市场失灵,而是市场失灵的解决之道。

孵化器提供专业化的资源、资金和知识孵化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收入。

Bruneel et al.(2012)认为孵化器的价值主张经历了三次变化。

第一代孵化器的价值主张是提供孵化空间,实现资源共享的规模经济;第二代孵化器的价值主张是辅导和训练支持,加速学习曲线;第三代孵化器的价值主张是为孵化企业提供技术的、专业的、金融的网络和外部资源、知识以及制度的支持。

这些价值主张差异直接导致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的差异。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肯定孵化器应该向盈利方向发展,孵化服务是为了满足入孵企业的孵化需求,构成了孵化器的收入来源,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孵化服务的类型、收入来源进行了分类。

国内学者对孵化器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课题组(2001)对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做了描述;何丽虹等(2001)对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做了比较分析;王爱玲(2009)在总结孵化器功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孵化器的发展及盈利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我国孵化器的盈利模式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梁云志和司春林(2010)从客户主张、价值主张、价值链、动态能力和现金流模型五个方面分析了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将孵化器分为简单模式、价值链陷阱模式、专一模式和资本模式四种类型,并以上海市孵化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多是对孵化器收入来源进行分析或对现有孵化器的不同商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孵化器盈利的逻辑和机理缺乏系统研究。

应用企业经营理论,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从而获取利润的一系列价值活动的相对稳定的组合。

探讨盈利模式通常需要分析其价值链和产业链,其中,价值链分析涉及现有价值活动质量的提升以及价值链的延展、拆分和组合,形成孵化器的收入来源;产业链分析主要涉及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

2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价值链与产业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围绕孵化高成长性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辅助价值活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组织文化管理与社会关系管理等;基本价值活动主要包括筛选入孵企业、为入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对入孵企业进行毕业评估、对毕业企业进行跟踪服务(见图1)。

科技企业孵化器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决定其是否盈利以及盈利的多少。

产业链的本质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落,其中,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和支付资金。

在此,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链特指围绕入孵企业的选择、孵化、成长、毕业、跟踪服务等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或个人的集合。

进一步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供应商主要是能够提供孵化种子的各类组织包括科研院所、企业或创业辅导机构,这些组织所培育的具有创业精神、创业动机、创业技术、创业项目的团队或个人就是本文所谓的孵化种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合作组织众多,其核心任务就是整合具备孵化科技企业所需资源的各类组织包括提供政策优惠与补贴的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和平台的科研院所、提供知识服务的管理咨询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法律会计事务所和工商税务服务部门、提供制造和物流服务的外包企业等,这些组织与孵化器密切合作,通常贯穿孵化的全过程,既可以看作是类上游的产业组织,也可以看作是横向互补的产业组织;科第2期郭俊峰,霍国庆等:基于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分析·71·技企业孵化器的下游组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科技企业加速器、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产业组织,另一类就是被孵企业的客户或消费者(见图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取决于其价值活动的收入与成本的平衡,由于孵化器的很多价值活动是由产业链上的合作组织提供的,所以孵化器的利润应是总收入减去孵化器自身成本和应支付各类合作组织的费用的余数。

需要说明,由于各地政府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并提供了多少不等·72·科研管理2013年的财政经费,这些经费也应纳入总收入范畴。

3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的理论模型作为商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孵化企业的企业,其盈利最大化取决于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选择、孵化、输出科技创业企业并为其提供追踪服务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各类服务和各色人等的支出构成了其成本。

要实现成本最小化,关键是要考虑被孵企业的共性需求与内在经济关联,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大化实现成本协同。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收入则主要来自于政府资助、被孵企业的服务收费和股权收益、社会捐助等,要实现收入最大化,关键是要考虑孵化服务多元化以及孵化质量的提升(见图3)。

当然,科技企业孵化器盈利最大化的首要前提还是要合理定位和有效选择孵化种子。

图3科技企业孵化器盈利模式的总体模型Figure 3Integrated Profit -making Model of High -Tech Business Incubators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孵化服务的总成本(TC ),包括固定成本(FC )与可变成本(VC )。

固定成本包括办公场所、厂房、实验室、生产线等固定资产成本(FC (K ))和随时间变化的成本(FC (t )),与入孵企业的数量和类型无关。

可变成本VC (i ,j ,k )意味着第i 行业第j 个入孵企业提供第k 种服务所需要多付出的成本),与入孵企业的数量和类型有关。

其中,随时间变化但不随入孵企业变化的成本主要为知识信息、经验积累和社会关系资源的积累等有关的无形资产的投入。

基于此,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孵化成本可以刻画为:TC =FC (K )+FC (t )+∑I ,J ,Ki =1,j =i ,k =1VC (i ,j ,k )(1)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TR )包括核心业务收入(VR (i ,j ,k ),第i 行业第j 个入孵企业提供第k 种服务可以获得的收入)以及OR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毕业企业反哺等),也即:TR =∑I ,J ,Ki =1,j =i ,k =1VR (i ,j ,k )+OR (2)孵化器的利润(π),则:π=TR -TC =∑I ,J ,Ki =1,j =i ,k =1VR (i ,j ,K )+OR -∑I ,J ,Ki =1,j =i ,k =1VC (i ,j ,k )-FC (k )-FC (t )(3)如果FC (t )足够大,那么建立多个孵化园区或成立孵化集团,就可以实现横向扩张的规模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