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视频教学课的心得体会
在邢老师的引导下,我观看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征老师的视频教学课,这次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
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现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本次视屏教学课的课题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课堂上学生活动非常丰富,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案,再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这充分符合了我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对于朱老师课,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具体操作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而反思自己以前有的老师的教学,虽然明知放手给学生的诸多好处,但是在教学进度的驱使下往往刚刚放手给学生就急于收回得出结论。
通过观看这次视屏教学课之后,让我想到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中,备课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对于重点内容或者能开拓学生思维的内容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发善思维能力。
一、烘托渲染——情景设置
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的时间里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视屏教学后我觉得朱老师的课堂设计具有很多亮点:习中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其规律的拥有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可能激发探究学习的潜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好奇心是不可阻挡的,一旦启动了它将会有不可估计的力量,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而轻过程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会学”,使学生“要学”,让学生“喜欢学”。
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而朱老师给学生创设烟火燃烧的情境:首先给学生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其次鼓励学生有新奇的想法。
再次能以一颗宽容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提出的质疑。
四鼓励学生给老师“找”麻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
而这些其实是老师放低自己的位置,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创设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的氛围。
同时也是结合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
以致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同学们都积极发言。
二、环环相扣——问题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朱老师在给学生创设烟火燃烧的情境后,以问题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人,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探究”这个环节,这正是将问题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表现。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除了掌握概念,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还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探究”、“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研究过程,改变原来的学习行为,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教学内容确定探究的课题,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相应的材料收集,而这些想必朱教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课堂上学生讨论,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根据问题和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思考,并努力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峰回路转——反馈预计
朱老师在同学们的讨论得出的问题的答案之后,再根据学生们总结出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自己的教学演示实验的引导,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再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操作,最后学生陈述实验内容等等。
这种教法在让同学们加深了对本次课的内容印象的同时,我想这也是朱老师课前预计的反馈吧。
四、拨开迷雾——引导过渡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当同学们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是,朱老师及时的点拨,当同学们不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时,朱老师也及时地提醒同学根据自己研究的因素从而进行设计。
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要做到且做好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每一次课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整过教学过程中去。
五、多种教学媒体功能得到发挥
朱老师在运用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在黑板上板书一些要点及重点;在课堂上除了自己操作演示实验外,还让学生也自己动手操作。
随着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发挥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特别是重视学生上台展示训练,师生共同用好黑板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媒体,值得发扬光大。
总之,通过观看这次视屏教学课之后,让我有机会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了和增强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会给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