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教学设计部编版
隐蔽:藏起来不让发现。 拘囚:拘捕囚禁。
高官厚禄:官职高,薪水多。厚:丰富。禄:旧时官员的薪水。
拍案而起:形容强烈的愤怒。拍案:拍桌子(表示强烈的愤怒)
。
淫:诱惑。
移:动摇。 屈:屈服。
3.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同学们可能经常听到社会上所谓“江湖义气”
“为朋友两肋插刀” “该
出手时就出乎’ ,以为这就是男子汉大丈夫的骨气。其实错了。那么,什 么是真正的骨气呢?怎样才算是有骨气的人呢?我们今天学习著名的
历史学家吴晗的(谈会气) ,我想同学们一走会对骨气有正确的认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读出感情,不念错音。 2.讨论阅读提纲。 提示: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属议论文。它有典型的议论文结 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我们也按这样三段式结构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现在,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 (1~4 段)提出问题并加以解释,侧重从历史传统方面
突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5~ 9 段)分析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列举文天祥、古代
穷人、闻一多三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 1 段)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 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3.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把高度概括的题目扩充成中心论点。
4.提问:第 2 段为什么要引用孟子的话? 讨论并归纳:引用孟子的话,解释“骨气”的含义
c 孟子的话是作为
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5.提问:“淫”、“移”。“屈”、“大丈夫”的含意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淫”是“诱惑” ,“移”是“动摇” ,“屈”是“屈服” ,“大丈 夫”指有志气或者有作为的男子。
的方法。 1.请一个学生复述文天祥的事例。 2.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并归纳:文天祥拒绝降元。 3.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相对应。 4.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富贵” ,哪句话写“不能淫”? 讨论并归纳: “可以做大官”写“富贵” ,“坚决拒绝”写“不能淫” 。 5.请一个学生复述古代穷人的事例。 6.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并归纳: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7.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贫贱不能移”相对应。 8.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贫贱” ,哪句话写“不能移”? 讨论并归纳: “饿得快死了”写‘喷贱” ,“拒绝‘嗟来之食” ’写“不能移” 。 9.提问:为什么说“不食嗟来之食”有积极意义? 讨论并归纳:因为嗟来之食的味道不好受,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 事。那个穷人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表现 出他的骨气。 10.请一个学生复述闻一多的事例。 11.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横眉冷对敌人暗杀的故事。 12.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威武不能屈”相对应。 13.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威武” ,哪句话写“不能屈”? 讨论并归纳: “明知敌人要杀他”写“威武” ,“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 特务”写出“不能屈” 。 14.提问:这个故事中引用毛主席对闻一多的评价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引用毛主席的评价做为道理论据,有权威性,有说服力。 15.提问:这三个事例是什么论据的
1.学习我国伟大先人的榜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3.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2.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6 提问:第 3 段谈到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很多
这样有骨气的人,这是从什么角度谈?谈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提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 7 提问:第 4 段谈到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里有没有一个原则呢?这一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谈什么? 讨论并归纳:有一个原则,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 务。这一段从继承的角度,指出学习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穷 迹的意义。 8.提问:课文举了三个具体事例后,在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 气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无产阶级的骨气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 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 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最后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四、小结 课文对“骨气”的分析逐层深入,贯串始终。第一段开篇点题提出 论点后,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具体含义,第三段从历史 的角度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第四段进一步从继承的角度指 出不同时代“骨气”的含义也不同。经过举三个事例证明中心论点之 后,最后~段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本质特征。在这样充分论证的 基础上提出号召,说理透彻,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五、作业 租.完成课后练习一。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l .大声疾呼: 2 拍案而起: 。 3.高官厚禄: 4 富贵不能淫: 。 5 贫贱不能移: 6 威武不能屈: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哈喝( y5o)拘囚( qM 高官厚禄(刚
拍案而起( on)嗟来之食(陌)富贵不能淫( yin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折磨:使在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
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本课指蒙受屈辱。 嗟:象声词,不客气的招呼声。
哈喝:大声喊 m【。本课指大声的不客气的招呼。 痛斥:严厉斥责。痛:深刻而切实。
讨论并归纳:事实论据 16.这三个事例的选取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这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的三句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 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同时,这三个人物有古 代的、有现代的;有士大夫阶层、有平民百姓、有现代知识分子。时间跨 度大、涉及面广、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三、小结 这篇议论文的说理脉络清晰: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 纳。三个部分的论述,符合议论文的结构规律。 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的三句 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 同时,这三个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土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 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 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本文的三个事例又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三个事例的顺序,与孟子 三句话的顺序一致,显得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先举古代的,再举现代 的,既顺理成章,又表现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四、作业 至.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夭祥组织武装力量坚持 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_, ___。”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 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 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困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 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 ()投降,()可以做大官, ()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 ②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的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的有名的
(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
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在上文第①段中的债线上填入原诗句,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 联词。
2.第①段中“他选取了后者”中的“后者”是指
3.从表达方式看,上文第①节侧重于 于______.
_____ ,第②节侧重
4.联系第①段中具体内容,指出文天祥的“这片忠心’具体表现是: (l ) _____( 2)_____(3) ____ 。
5 第②段中孟子说的“几句话”是“ _。”第①段中“做大官”是印证 “_________ ”“他坚决拒绝”印证“ _________”。
6.这两节文字的论证论点是 ______作为证明论点 的事实论据是 _________.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辱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 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 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 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 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 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 们学习的。 1.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 2.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 1) _____ ( 2) _______。 3.“此之谓大丈夫”加点的“此”指的是 ________ 4.上文第 3 段的主要意思是() A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B.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C.我们就是这样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D .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i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这一点”指 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准备复述三个事例。 二、正课 提示:复述有三种形式:一是概要复述,即简述文章梗概;二是详细 复述,即在复述文章基本内容时,尽量运用原文的关键性词语进行具体 描述;三是创造性复述,即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可以改变原文结构、人 称,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复述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如给文章分段, 归纳段意,理清文章思路,找出关键性词语等,熟悉文章后再进行复述。 今天要求同学们复述的三个事例比较简短,大家可采用详细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