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及输出系统概要
第3章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及输出系统概要
第三章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及输出系统
第三章 导学
学习内容与目标: 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人的感知响应过程
人体的主要感觉通道与适用信息
了解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三个子系统;了解人体
的主要感觉通道及其适用场合。
人因工导学
2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视觉刺激 视觉机能 视觉系统 视觉特征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2.3 视觉机能 3.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 中央视觉—视锥细胞(感色能力强、能清晰分辨物体)。 周围视觉—视杆细胞(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
如果周围视觉的视野范围缩小 到10°以内称为工业盲。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1.视角、视力、临界视角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声压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双耳效应产生的原因,听 觉的方向敏感性与频率的关系,掩蔽、掩蔽效应和听觉 残留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人与外界发生联系 的主要是三个子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 系统,见图3-1。 1.人的感知响应过程
3.2.3 视觉机能
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 生理尺度,以临界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视力=1/临界视角
临界视角: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角 (单位:′)
按标准规定,人站在离视力检 查表5m远处观看表中第十行“E” 字,若能分辨清楚,视力为1.0即 视力正常,此时的临界视角=1´。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人接受到外界信息(刺激)而作出一定反应,这 一过程称为感知响应过程。
2.人体的主要感觉通道及其适用场合,见表3-1。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2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3.2.1 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人的两眼可以感受到的
光波只占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其波长为 380~780nm,见图3-2。
3.3.2 听觉系统 起主要作用的部位:内耳耳蜗;
起辅助作用的部位:外耳、中耳、内耳的其它部分。 (见图3-11)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3.3 听觉特性 1.人耳的听觉范围
6.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 白字、白底黑字。(图3-10:交通标志)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3.1 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 体,人的听感范围:20~20000Hz。
视错觉
掌握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光波的波长范围,视杆细 胞和视锥细胞的主要性质,视角、视力、临界视角的 概念及计算公式;了解视野与视距、中央视觉和周围 视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色觉和色视野,理解暗 适应和明适应的概念和过程;掌握人的视觉特征。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导学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2.3 视觉机能 1.视角与视力 视角:确定被看物尺寸范围的两端点光线射入眼球 的相交角度。
α=2arctg(D/2L) α—视角(单位:′); D—被视对象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 L—眼睛到被视对象的距离,称为视距。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2.4 视觉特征 1.眼睛运动速度及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2.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3.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4.观察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图3-9)。 视区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5.设计依据:应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3.2.3 视觉机能 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双眼视物时,具有分辨物体深浅、远近等相对位 置的能力,形成立体视觉。 5.色觉和色视野 色视野是指颜色对眼的刺激能引起感觉的范围, 见图3-7。 6.暗适应和明适应 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 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为 明适应。见图3-8。
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听觉刺激 听觉系统 听觉特性
掌握人的听感范围,声压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听 阈和痛阈的概念;了解双耳效应产生的原因,理解听觉 的方向敏感性与频率的关系;掌握掩蔽、掩蔽效应和听 觉残留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导学
4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了解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 5
西南科技大学
3.2.3 视觉机能 2.视野与视距 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 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 度来表示。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 野,见图3-5,3-6。 视距: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几种 工作视距推荐值参阅表3-3。
一般应根据观察目标的大小和 形状以及工作要求确定视距,普通 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76cm之间, 在56cm处最为适宜。
人的信息输出系统
反应时间 运动速度 运动准确性
掌握反应时间的概念、组成及分类;了解人体动作 轨迹特征;理解运动速度与准确性的关系。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导学
重点: 1.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光波的波长范围,视杆细胞和视锥 细胞的主要性质,视角、视力、临界视角的概念及计算 公式,人的视觉特征; 2.人的听感范围,声压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听阈和痛 阈的概念,掩蔽、掩蔽效应和听觉残留的概念; 3.反应时间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难点:
人因工程学( Ergonomics )
西南科技大学
3.2.2 视觉系统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 成的,见图3-3 。 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径为
21~25mm的球体,质量约为7g。其基本构造与
照相机类似,见图3-4。 视网膜最外层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它们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细胞,其主要性质见表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