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分马哲期末练习题3

部分马哲期末练习题3

试卷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03》共 100 题共 100 分计时 60 分钟第一题单选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 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答案( 1 ) 标准答案:1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种观点是说 A. 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 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 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答案( 4 ) 标准答案:4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观点属于 A. 历史宿命论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决定论观点 D. 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答案( 2 ) 标准答案:24.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答案( 1 ) 标准答案:1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 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答案( 2 ) 标准答案:26.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答案( 4 ) 标准答案:47.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C.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D. 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答案( 1 ) 标准答案:18. 在生产力的要素系统中,其中最活跃、占有最主导地位的要素是 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劳动者D. 科学技术答案( 3 ) 标准答案:3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合理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答案( 3 ) 标准答案:311.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 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 2 ) 标准答案:21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B. 社会分配的原则 C. 社会风气的状况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4 ) 标准答案:41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答案( 3 ) 标准答案:314.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实行让步 B.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 实行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D. 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答案( 2 ) 标准答案:215.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 4 ) 标准答案:416. 按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答案( 2 ) 标准答案:217.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A. 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B. 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C. 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 4 ) 标准答案:418. 生产关系是反映 A.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B.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C.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D. 人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范畴答案( 3 ) 标准答案:319. 下列各项中揭示社会意识本质的是 A. 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B. 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C. 它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活动过程 D.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答案( 4 ) 标准答案:420.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 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的机关 B. 调节社会各种民事纠纷的机关 C. 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 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答案( 3 ) 标准答案:321. 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 政治关系?? B. 思想关系 C. 生产关系 D. 家庭关系答案( 3 ) 标准答案:32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思想文化 B. 人口因素 C. 政治制度 D. 生产方式答案( 4 ) 标准答案:423. 从本质上说,科学是 A. 人类的各种知识 B. 知识的理论体系 C. 人类的实践经验 D. 人类的理性认识答案( 2 ) 标准答案:224. 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 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B. 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C. 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答案( 1 ) 标准答案:125. 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A. 剥削阶级的利益 B. 劳动人民的利益 C. 统治阶级的利益 D. 先进阶级的利益答案( 3 ) 标准答案:326. 人民民主专政是 A.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类型 B. 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C. 无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D.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答案( 4 ) 标准答案:427.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 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C. 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答案( 4 ) 标准答案:428. 依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关系问题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是 A. 不断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 B. 不断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C. 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D. 建立和完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答案( 4 ) 标准答案:429.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议会机关 D. 政府机关答案( 1 ) 标准答案:130. 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 A. 政治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思想范畴D. 文化范畴答案( 2 ) 标准答案:231. 下列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 产品的交换形式 C. 产品的消费形式 D.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答案( 4 ) 标准答案:432.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这两大类型是 A.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 B. 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 C.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答案( 4 ) 标准答案:43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答案( 3 ) 标准答案:334. 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这说明改革 A. 具有社会性 B. 具有普遍性 C. 具有现实性 D. 具有历史性答案( 2 ) 标准答案:235.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答案( 3 ) 标准答案:336. 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属于 A. 阶级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永恒范畴 D. 历史范畴答案( 4 ) 标准答案:437. 从职能上看,国家区别于无阶级社会的社会管理机关的特点是 A.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B. 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C. 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D.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答案( 3 ) 标准答案:338.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A. 暴力掠夺的产物 B. 社会契约的产物 C. 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答案( 4 ) 标准答案:439.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 标准答案:440.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政党 B. 法律 C. 哲学 D. 国家政权答案( 4 ) 标准答案:441. 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是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 阶级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答案( 3 ) 标准答案:342.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属于 A. 国体问题 B. 政体问题 C. 行政问题 D. 法律问题答案( 1 ) 标准答案:143.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 A. 人类的社会实践 B. 人的意识 C. 社会存在 D. 人的大脑答案( 2 ) 标准答案:244. 发生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B. 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 C.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裂答案( 3 ) 标准答案:345.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 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D.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才能发展答案( 3 ) 标准答案:346.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 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 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答案( 4 ) 标准答案:447. 历史人物指的是 A. 历史上普通个人 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 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 标准答案:348.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 仓储设备 B. 生产工具 C. 劳动对象的容器 D. 能源和信息系统答案( 2 ) 标准答案:249.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 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答案( 4 ) 标准答案:450.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 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 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 思想文化的交流史答案( 2 ) 标准答案:25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标准答案:352.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 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答案( 3 ) 标准答案:353. 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A. 实体性因素 B. 渗透性因素 C. 准备性因素 D.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答案( 2 ) 标准答案:254.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答案( 3 ) 标准答案:355.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A. 掌握了宣传机器 B. 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C. 人才众多,力量强大 D.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答案( 4 ) 标准答案:456. 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一部分人用暴力掠夺另一部分人的财产B.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的私有制C. 人们私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D. 脑力劳动者占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答案( 2 ) 标准答案:257. 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 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的反映 D. 统治阶级意识的反映答案( 1 ) 标准答案:15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答案( 2 ) 标准答案:259. 科学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活动,它的生命力在于 A.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B. 认真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C. 善于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D. 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答案( 1 ) 标准答案:160.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职能与剥削阶级专政国家职能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国家政权管理形式不同 B. 国家政党制度不同 C. 国家的阶级性质不同 D. 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不同答案( 3 ) 标准答案:3第二题多选题 (共 20 题,总分 20 分)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表现有 A. 人民群众的任何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答案( 2,3,4, ) 标准答案:2,3,4,2.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 科学技术把生产力各要素组合成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明显加强答案( 1,2,3,4, ) 标准答案:1,2,3,4,3. 列宁指出旧历史观的缺陷是看不到 A.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 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C. 社会运动的物质动因 D. 人民群众的作用答案( 3,4, ) 标准答案:3,4,4. 社会革命的本意是指 A. 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B.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C. 阶级社会发展和更替的决定环节 D.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答案( 1,2,3,4, ) 标准答案:1,2,3,4,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 A. 科学具有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功能B. 科学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C. 科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D. 科学具有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的功能答案( 1,2,3,4, ) 标准答案:1,2,3,4,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基本含义有 A.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B. 科学技术因素可以代替自然资源 C. 科学技术是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D. 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答案( 1,4, ) 标准答案:1,4,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应该理解为 A. 是第一生产力 B. 是直接的生产力 C. 是转化到生产力三要素中去的生产力 D. 是智能性的生产力要素答案( 1,3,4, ) 标准答案:1,3,4,8. 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 1,2,4, ) 标准答案:1,2,4,9. 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原则有 A. 阶级分析方法 B. 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C. 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D. 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答案( 1,2, ) 标准答案:1,2,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政治结构的有 A. 国家政权 B. 军队警察 C. 法庭监狱 D. 政治法律答案( 1,2,3,4, ) 标准答案:1,2,3,4,11.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在于 A. 它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B.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C. 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规律D. 它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答案( 1,2,3,4, ) 标准答案:1,2,3,4,12. 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A. 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 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答案( 1,2,3, ) 标准答案:1,2,3,13.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