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霸笔记35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

物理学霸笔记35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


( 1 ) I =U 是 欧 姆 定 律 的 数 学 表 达 式 , 表 示 通 过 导 体 的 R
电流 I 与电压 U 成正比,与电阻 R 成反比。

2
)公

R
U =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明了一种测量电
I
阻的方法,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 流 成 反 比 ”。 3 .伏安特性曲线 ( 1 )定义:纵坐标表示电流 I 、横坐标表示电压 U 的关 系图象。 ( 2 )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欧姆定律适用的 电学元件。 ( 3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且欧姆定律不 适用的电学元件。 五、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1 .电功 ( 1 )定义:电场中电场力移动电荷做的功叫做电功,即 通常所说的电流做的功。 ( 2 ) 公 式 : W=qU=IUt ( 适 用 于 任 何 电 路 ), 在 纯 电 阻 电 路 中 , 根 据 欧 姆 定 律 有 W=I2Rt 。 ( 3 ) 单 位 : 国 际 单 位 是 焦 耳 ( J ), 常 用 单 位 是 度 ( kW · h ), 1 kW · h=3.6 × 106 J 。 ( 4 )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荷的电势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 .电功率 ( 1 )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电动势 ( 1 )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
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 2 ) 表 达 式 : E=W/q 。 ( 3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注意: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
1 μ A=10 – 6 A 。
2 .电流的分类
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流;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的电
流叫恒定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3 .三种电流表达式的比较分析
定义式
微观式
决定式
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q =
t
I = nqSv
I
U =
R
适用 范围
字母 含义
公式 含义
一切电路
一切电路
n :导体单位体
积内的自由电
3 .电阻率 ( 1 )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
料本身的属性。 ( 2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
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4 .对电阻、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 1 )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①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大
35 电 阻 定 律 和 欧 姆 定 律 一、电流 1 .电流 ( 1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2 )条件:①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注意:形成电流的微粒有三种: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
子。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 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 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 3 )公式
①定义式:
I
q =
, q 为在时间 t 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电
t
荷量。 注意: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 q
是两种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② 微 观 表 达 式 : I=nSve , 其 中 n 为 导 体 中 单 位 体 积 内 自 由 电
子的个数, q 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S 为导体的横 截面积, v 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 4 )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注意: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它的运算遵循算术运算 法则,是标量。 ( 5 ) 单 位 : 国 际 单 位 制 中 , 电 流 的 单 位 是 安 培 ( A ), 常 用 单 位 还 有 毫 安 ( mA )、 微 安 ( μ A ), 1 mA=10 – 3 A ,
积无关,跟外电路无关。 ( 4 )方向:电动势虽然是标量,但为了研究电路中电势
分布的需要,规定由负极经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 (即电势升高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三、电阻、电阻定律 1 .电阻

1
)定义式:
R
U =

I
( 2 )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的大小。
2 .电阻定律: R =ρl 。 S
S ( 3 )应用电阻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于输电线路的电阻,注意是两条导线的总电阻,输电
线的长度等于两地距离的 2 倍。 ②利用比值法求解是解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可消除较多的
未知量。
③对于导体的长度变化问题,求电阻时,注意 R =ρl 中 S
的 S 是否变化。 四、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 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
q 表示在时间 t 内通过导 体横截面的 电荷量
荷数 q :每个自由电
荷的电荷量 S :导体横截面

v :电荷定向移
动的速率
I与q、t无
关,
I
q 与
t
的值相等
微观量 n 、 q 、 S 、 v 决定 I 的大小
金属、电解 液
U :导体两 端的电压
R :导体本 身的电阻
I ∝U
I
1 ∝
R
二、电源的电动势 1 .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电压,
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 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 好。 ②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 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电阻率小的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③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 2 )导体形变后电阻的分析方法 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 ①导体的电阻率不变。 ② 导 体 的 体 积 不 变 , 由 V = LS 可 知 L 与 S 成 反 比 。 ③在ρ、 L 、 S 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 R =ρl 求解。
跟导体的电阻 R 成反比。

2
)表达式:
I
U =

R
( 3 )适用条件: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的纯电阻电路, 即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注意:欧姆定律“二同” ①同体性:指 I 、 U 、 R 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
或同一段导体。 ②同时性:指 U 和 I 必须是导体上同一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2 .欧姆定律不同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