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秒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概念,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1分的时间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在教学初,就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感受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所用。
我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或用过“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跳绳比赛,跑步计时器上有秒。
然后出示火箭发射倒计时的情景,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用“红绿灯”“短跑比赛”等用秒计时的场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能激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3、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几秒的认识教学先是让学生静静地体验1秒,再让学生说出秒针走了多少秒。
紧接着认识了5秒,15秒,30秒,60秒,继而通过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让学生有个更直观的认识,进而总结出1分=60秒。
1分有60个1秒组成,1秒能做些什么呢?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找寻答案,紧接着出示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干很多事情,让学生充分体会1秒的短暂但是却可以创造很多价值,当出示刘翔跨栏的冠军,仅仅比银牌获得者快了0.27秒时,知识得到进一步了升华。
体验1分钟是在学生充分感知1秒的价值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要在1分钟内干什么,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充分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长短。
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
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4、注重课堂拓展,培养实践能力本课通过课件安排三个层次性训练,填写适当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时间单位;我当小法官: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加深对分与秒的认识;评一评:让学生灵活运用秒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此认知的理解,强调学生认真读题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谈收获,来了解这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
下课铃声响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学具,看用了几秒,进一步升华了对秒的认识。
课外,让学生写关于时间的数学日记。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课堂的生成也是这样,并不一定都按照我事先预设的那样完美顺利。
这节课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1、经验不足,在上课初播放春节联欢晚会时,声音太小该有的气氛没有烘托出来,影响教学效果。
其实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很认真的播放了一遍。
讲课前也播放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只差上课的前10分钟再次播放一遍了。
还是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够强的原因。
还有就是个别幻灯片中有明显的错误,如:“真棒!”却只显示了“真”而没有“棒”字,这就是严重的粗心导致的。
2、学生对“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一问题回答得很不好,只有个别学生说钟面上有秒针,跑步时老师用到秒等,经过启发才说出有限的几个,可见,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不够。
作为老师,还是要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3、学生带来的小闹钟没有充分利用。
只是让听听声音,找找秒针,也没有检验是否找对秒针。
其实应该让同桌互相来前面展示看是否找的是秒针。
4、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适当的进行评价,学生也没有进行自评和互评。
其实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同伴的对与错,这样应该掌握的更扎实有效。
学生课堂的参与还有待加强,说明我对学生的鼓励还不够,今后还有待提高。
5、体验不够,虽然体验了1秒,但是学生认识3秒,5秒还不够应该让学生再体验一下5秒的长短。
如可以在规定的 5秒内,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感觉够5秒就自觉地站起来。
6、板书设计不够合理,课题太小而内容有点大,字也需要多练习,在板书设计上一定要下功夫,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且美观大方。
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无疑可以为教师的课堂增添光彩,因而一定要多下功夫练好粉笔字。
在进行教学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给了我一个成功的启示,那就是教师不是要纯粹地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应该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理解能力也有限,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老师使之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还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变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把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C.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D.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大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B.正数都大于0C.0.1是一个正数D.自然数一定是非负数3.一列分数的前4个是、、、.根据这4个分数的规律可知,第8个分数是()A.B.C.D.4.某日黄州最低气温9℃,北京最低气温-15℃,黄州最低气温比北京最低气温高()。
A.6 ℃ B.-6℃ C.24℃ D.19℃5.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6.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7.下面( )的积可以根据“16×20=320”的积直接写出来。
A.160×20B.20×19C.12×608.实际比原计划的产量增加了18%,把()看作单位“1”.A.实际的产量B.原计划的产量C.实际增加的产量9.()20=0.75=________%=6÷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折=________(成数).10.一个小数乘以它的计数单位后积是0.05,这个数是()。
A.5 B.0.05 C.0.5二、填空题11.在一幅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两地实际相距______千米,一列火车上午8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下午______时可以到达.1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4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为________,这个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13.有100千克苹果,每2.4千克装一袋,可装(______)袋,余(_______)千克。
14.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京广铁路长29厘米,一列动车平均每小时以160千米上午速度从北京开往广州,一共用了(____)小时。
1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分米.16.把一个圆锥沿底面直径切开(过顶点),切面是一个________形.17.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2)将三角形向右平移8格;(3)如按2:1的比放大这个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______倍.18.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0.5分米,圆柱体的高是(_______)分米。
19.有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已知其中有人至少分到3个.那么,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_____人.20.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3和7________(2)4和9________三、判断题21.3的倍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____)22.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3,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3.(____)23.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
(_____)24.学校开周前会议,出席100人,缺席5人,缺席率是5%.(_____)25.比例中,两内项互为倒数,则两外项之积一定是1.(____)四、作图题26.从下边长方形中剪下一部分,折成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怎么剪?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正方体展开图。
五、解答题27.收集信息,解答问题。
(罐头、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
)(1)如图1,这个圆柱体罐头的容积是多少毫升?(2)如图2,这个长方体纸箱最多能装多少个这种规格的罐头?28.只列式,不计算。
这台空调现在的售价是多少钱?29.在绿色环保假日活动中,六(1)中队共收集矿泉水瓶130个,六(2)中队比六(1)中队收集的1.5倍少20个,六(2)中队收集矿泉水瓶多少个?30.95号汽油原来每升7.4元,现在加油站搞活动,单价降低5%,每升便宜多少元?3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32.修一条全长2400米的小路,前6天完成了75%,每天完成多少米?33.施工队有一批水泥,当用去这批水泥的30%后,又运来160袋,这时的水泥比原来多110。
那么原来有水泥多少袋?六、计算题34.求圆锥体的体积。
3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5﹣6+0.75; 3×8﹣3+3×3.75;3,07﹣(3.07﹣1.8); 9+99+999+9999.【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C C A A B C二、填空题11.112.72立方厘米 24立方厘米13.1.614.515.4216.等腰三角17.(1)(7,5)(2)(3)418.1419.4920.36三、判断题21.正确22.错误23.错误24.×25.√四、作图题26.(答案不一,正方体侧面展开图任意一种都可)五、解答题27.(1)282.6毫升(2)6个28.2899×(1-15%)29.175个30.37元31.32970千克32.300米33.400袋六、计算题34.09立方厘米35.8;37.5;1.8;11109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m为合数,小明根据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得到,以下描述正确的有()个①x=1可能是方程ax+1=2的解②a,b,c中不可能有偶数,也不可能有合数③a,b,c可能都是偶数④如果a是2的倍数,那么a一定是2A.0 B.1 C.2 D.42.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A.6 B.7 C.8 D.无答案3.40. 用一个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A、3.14B、12.56C、6.284.有两个两位数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的和是( )A.96 B.48 C.605.鸡兔同笼,上有21头,下有66足,有()只鸡.A.9B.48C.18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